這是一個極具哲學與倫理張力的提問。要判斷「有能力但貪贓枉法的人」與「誠實守法但經驗尚淺的新手小白」誰比較「優」,我們得從幾個角度來分析:
一、功效主義角度(以結果為導向)
如果一個社會只看成果與效率,那麼「有能力的人」可能更受青睞,哪怕他貪腐。因為他帶來了可見的成績與產出,甚至能帶動經濟、技術或影響力。
但這樣的體系會付出代價:- 劣幣驅逐良幣,誠實守法者難以立足。
- 道德崩壞,長遠將失去社會信任基礎。
二、德行主義角度(以品格為核心)
從這個角度來說,「誠實守法的小白」具有潛力與希望,因為他具備最根本的倫理基石。
- 雖然現在能力不強,但在正確的制度中能慢慢成長。
- 給這樣的人空間,社會才有良性循環。
三、現實政治角度
有些體制為了短期穩定或面子工程,會縱容有「手腕」卻貪腐的人。但這種人往往:
- 難以信任,對體制長遠傷害更大。
- 培養出的是一種「向上爬靠違法,遵法的人當炮灰」的價值觀。
四、組織或企業經營角度
在健康的組織中,「誠實且有潛力」的新人應該受到保護與培養。否則只看能力不看人品,最後會:
- 內部互相踩踏、惡性競爭。
- 企業文化腐敗,難以持續經營。
✦ 結論
從短期效益看,能力者可能佔上風;從長期治理與文明進步來看,「誠實守法」的人才是根基。
如韓非子所說:「法不阿貴,繩不撓曲」,一個社會最怕的,不是無能者,而是有能力但無底線的人。他們能改變制度,也能摧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