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litude教程 | 打造真正有效的 網站 實驗測試,從踩坑到精通的完整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還記得上次產品改版後用戶抱怨聲四起的慘況嗎?或是那個「感覺很棒」的新功能上線後,數據卻慘不忍睹?那些曾經血淋淋的教訓,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憑感覺做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無論你是行銷人員想提升轉換率,PM 想驗證新功能的效果,還是工程師想知道這次優化到底有沒有用,A/B 測試測試都是評估變更成效最科學的方法,Amplitude 作為產品分析工具的領先者,其 Web Experiment 模組讓行銷、PM 與工程團隊能更順暢地協作,共同驗證改動的實際影響。

這篇文章就將為你整理一套標準化的「Web Experiment 測試執行 SOP」,從設計、執行、追蹤到結案,幫你避開那些年我們一起踩過的坑,精準驗證假設,讓每一次測試都成為提升產品價值的關鍵一步。


第一步,搭建實驗框架

各位知道嗎?很多團隊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想到甚麼改甚麼,想到甚麼測甚麼」。今天覺得按鈕顏色不夠亮,明天覺得文案不夠吸引人,後天又想試試新的版面配置。結果呢?測了一大堆,卻不知道哪個改動真正有效,這就像是蒙著眼睛在黑屋子裡找東西一樣,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受傷。

所以各位在動手之前,得先點一盞明燈——建立一個完整的實驗框架。 Amplitude 的實驗指南特別強調,一份好的 Test Plan 就像是建築師的藍圖,從地基到屋頂,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周到,這不只是為了讓測試更有條理,更重要的是確保結果真的能指導我們做出正確決策。

明確目標與假設:別讓直覺騙了你

讓我們用一個真實例子來說明。假設你發現首頁的註冊按鈕點擊率慘不忍睹,用戶就是不買單,這時候,與其拍腦袋覺得「按鈕太小了」或「顏色不夠顯眼」,不如先冷靜分析一下。 也許問題出在文案上?目前的「註冊」兩個字是不是太乾燥、太沒有誘惑力?

如果我們決定了調整首頁的註冊按鈕文案,實驗名稱就可以明確標記為「CTA文案調整 – 提升首頁註冊」。接著,具體指出問題定義,例如「訪客點擊註冊按鈕率偏低,懷疑目前文案不夠具體」,然後提出一個基本的假設,如果我們把它改成「立即免費加入,開啟創作旅程」會怎樣?這樣的文案是不是更能激發用戶的想像和行動慾望?

為了讓假設更具邏輯性,Amplitude 建議採用「Cause / Effect / Rationale」三段式思考法:

  • 原因:目前的「註冊」文案過於簡單,缺乏吸引力
  • 預期效果:更具體、更有誘惑力的文案能提升點擊率
  • 理由:用戶需要知道註冊之後能獲得什麼價值 這樣的假設不只是憑空想像,而是基於對用戶行為的深度思考。

指標設定:數字背後的故事

說到指標設定,很多人會陷入「指標越多越好」的迷思。但其實,就像做菜一樣,調料太多反而會掩蓋食材的本味。我們需要的是精準的主要指標和幾個關鍵的輔助指標

以剛才的註冊按鈕例子來說:

  • 主要指標:sign_up_cta_click 事件(這是我們最關心的)
  • 輔助指標:實際註冊完成數、頁面停留時間、跳出率...等

同時,別忘了設定最小可檢測差異(MDE)。比如說,我們期望 CTR 至少提升 10%。這不是隨便拍的數字,而是基於業務需求和實際可操作性的平衡考量。

實驗週期也很重要。兩週的時間剛好涵蓋兩個完整的用戶行為週期,既能捕捉到工作日和週末的差異,也能避免因為樣本太少而得出錯誤結論。

一份完整的 Test Plan 通常應包含以下要素:

raw-image



樣本數計算:別讓小樣本毀了大計劃

這裡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慘痛的教訓,曾經有個團隊測試了一個「超棒」的新功能,用 100 個用戶測試,結果顯示轉換率提升了 50%!大家興奮得不得了,立刻全量上線。結果呢?真實數據打臉打得啪啪響,轉換率不升反降,

問題出在哪?樣本太小了!100 個用戶的樣本在數萬用戶面前,就像是用一滴水來預測整個海洋的味道。 所以,善用 Amplitude 的樣本數估算工具,或者像 Evan Miller 的 A/B test calculator 這類專業工具,真的能救你一命。這些工具會根據你的基線轉換率、期望提升幅度和統計顯著性要求,精準計算出需要多少樣本才能得到可信的結果。 記住,寧可多等幾天收集足夠樣本,也不要急著下結論,耐心,是做好 A/B 測試的第一守則

第二步,團隊協作:讓每個人都成為實驗夥伴

A/B 測試絕對不, PM 一個人的戰鬥,而是需要整個團隊齊心協力的協奏曲。

變體設計絕對不能只是「PM 硬丟稿,工程照做」的單向流程,而是需要共同盤點以下重要面向:

  • 首先,UI 元件變更需要明確標記要修改的 HTML selector,讓工程師能在 SDK 中動態替換;
  • 其次,事件追蹤的設定要提前與資料團隊確認,若沒有現成的追蹤點,應先建立好再開始實驗;
  • 再來,元件邏輯的調整(如依使用者登入狀態或會員層級決定變體)需考慮 Amplitude 中的 Targeting 條件;
  • 最後,建議附上 before/after 的比對圖,讓 QA 能更快辨識異常。

相信我,多花點時間在前期溝通上,絕對比後期修 bug 來得輕鬆。

流量控制:穩中求勝

實驗流量控制真的是一門藝術,初期保守一點,用 10-20% 的流量先跑個幾天,看看數據是否符合預期,如果發現轉換率斷崖式下跌,立刻停止實驗,檢查哪裡出了問題。

還有一個重點:選擇實驗時機要聰明。避開促銷活動、節假日這些流量波動巨大的時段,你不會想要你的實驗結果被雙 11 的瘋狂購物潮給帶偏吧?

實驗週期也要足夠長,至少涵蓋兩個用戶行為週期,這樣才能真正看出變化的效果,而不是被短期波動誤導。

第三步,數據解讀:讓數字開口說話

當實驗結束,數據收集完成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如何讓這堆數字告訴你真實的故事? 統計顯著性當然重要,但別忘了實際業務意義。如果你的按鈕點擊率從 5% 提升到 5.1%,雖然統計上可能顯著,但這個 0.1% 的提升對業務來說真的有意義嗎? 反過來說,如果點擊率從 5% 提升到 6%,雖然統計顯著性還沒達到標準,但這 20% 的提升可能已經值得你認真考慮了。

數據不會說謊,但你需要學會聽懂它們在說什麼

數據解讀,是從實驗結果到得出結論的最後一哩路。當實驗結束後,數據才真正開始「說話」。如果前面的變體設計、事件埋點與 QA 驗證都做對了,這一步的關鍵就是讀懂數據背後的「效果大小」與「可信程度」。

Amplitude 的 Experiment 與 Analytics 無縫整合,讓你能直接在 UI 上輕鬆掌握實驗成效。首先,你可以查看各變體對主指標(如 CTR、轉換率等)的表現,並追蹤次要指標(如停留時間、跳出率)是否有顯著偏移。此外,Amplitude 還會自動產出信賴區間(CI)與 p-value,幫助你評估結果的可靠性。

更棒的是,Amplitude 提供了多種視覺化工具,例如實驗曝光人數與事件人數的分布圖、可視化的 uplift 百分比圖,以及針對不同平台、國家或使用者的分段報告。這些工具讓你能更直觀地理解數據,並深入分析不同群體的反應。舉例來說,你可以透過分段報告,發現某個變體在行動裝置上的表現特別突出,但在桌機上卻效果平平,進而調整策略。

那麼,如何判斷實驗結果是否「顯著」呢?Amplitude 會提供類似以下的資料表,包括變體、主指標、uplift 和 p-value。例如,若變體 B 的註冊率為 8.3%,相較對照組 A 的 7.2% 提升了 15.3%,且 p-value 為 0.018(小於 0.05),這表示結果具有統計顯著性。換句話說,你可以有信心地認為變體 B 確實帶來了正向的影響。不過,別忘了結合信賴區間來評估效果的穩定性,避免過度依賴單一指標。

不過別被數字沖昏頭!解讀實驗結果時請緊記三大心法:

  1. 效益規模才是王道:就算統計顯著,若實際改善僅1%,可能連改程式碼的成本都賺不回來。
  2. 時間會說真話:短期爆衝的點擊率,可能三個月後用戶疲乏就打回原形——特別是LTV、留存率這類長期指標。
  3. 耐心是美德:看過新店開幕前三天的人潮嗎?數據初期波動就像這樣戲劇化,務必達到樣本門檻再定生死。

下次當你盯著那些閃亮的百分比時,不妨先問自己:這個數字放在真實商業場景中,究竟值不值得全體用戶買單?

從實驗到決策:知識的昇華

每個實驗結束後,最有價值的不是那個「勝利」或「失敗」的結論,而是背後的洞察。為什麼用戶更喜歡這個版本?什麼因素影響了他們的决定?這些發現能如何應用到其他產品領域? 這些思考和總結,才是實驗真正的價值所在。我們可以將實驗結果分成三種情境來應對,每種情境都有對應的「行動劇本」:

第一種:變體大獲全勝(✅顯著且成效達標)

當數據顯示變體不僅統計顯著(p<0.05),實際提升幅度也符合預期(例如註冊率提升15%),這時就可以開香檳慶祝了!建議直接關閉實驗,將贏家變體轉為 Feature Flag 或全量部署。

第二種:變體慘遭滑鐵盧(❌顯著但效果反向)

如果發現變體雖然統計顯著,但指標卻往反方向移動(例如跳出率暴增20%),這時就要立刻啟動「災難應變模式」!立即終止實驗,召集團隊開檢討會(retro),重點分析:「到底是哪個環節出問題?」、「哪些用戶族群受害最深?」。Amplitude 的分群報告功能這時就是你的救命稻草,能快速鎖定問題族群。

第三種:數據曖昧不明(⚠️不顯著)

當 p 值卡在尷尬的0.06,或是uplift只有微幅2%時,先別急著放棄!這時你有三個選擇:延長實驗時間(特別是如果剛好遇到淡季流量低)、調降MDE門檻(例如從10%降到5%),或是重新設計變體。有趣的是,如果是「無害性測試」(Do No Harm Test),不顯著反而算是過關!

專業小技巧:遇到意外失敗時,別只盯著整體數據!用Amplitude的cohort分析功能,挖出「哪些人在什麼情境下」出現反效果。例如可能發現:新用戶很買單,但老會員卻集體反彈——這種洞察往往比成功實驗更有價值!

建立實驗文化:知識共享的力量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實用的建議:在 Notion 或其他工具裡建立你們的「實驗圖書館」。

首先,用標籤系統建立清晰的分類維度:

  • 標記實驗狀態(進行中/已完成/已轉旗標)
  • 成效顯著度(⭐️⭐️⭐️代表大成功、⭐️代表效果有限)
  • 落地實施狀況(已上線/暫緩/需重測)

還有最重要的「可複用性」標記——哪些程式模組或UX設計能被其他專案直接套用?這些標籤就像實驗的DNA條碼,未來團隊要查閱時,三秒就能找到關鍵資訊,另外更棒的是,每場實驗都該提煉出「踩坑學」與「成功學」雙重筆記:哪些假設被數據狠狠打臉?哪個變體成本超高卻只換來1%提升?這些血淚教訓可比死板板的教科書實用多了!

這個知識庫都將成為團隊最寶貴的資產,推動每個人在實驗的路上越走越遠,記住,A/B 測試不只是一個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當你開始習慣用數據說話、用實驗驗證假設時,你就已經在往更專業的產品人之路上邁進了。一個真正厲害的團隊不是從不失敗,而是能把每次跌倒都變成組織的「肌肉記憶」—就像職業運動員會反覆觀看比賽錄影帶,期許我們也要讓數據實驗成為團隊不斷進步的教練!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數位無罪,成長有理
33會員
32內容數
這不是冷冰冰的科技知識,而是一場 數據 × 生活 × 腦洞 的狂歡!我們專注於拆解那些讓人「哇靠!」的問題——AI 怎麼顛覆職場?熱門影視背後的商業套路?科技到底是助攻還是攪局?這裡不賣課、不端知識高冷范,我們用爆梗 + 數據思維,讓深奧的東西變得超接地氣又好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次主題成果展示:人力資訊分析 上集回顧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1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2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3 | 上手等級:入門🔗 🔗E
Thumbnail
🎗️本次主題成果展示:人力資訊分析 上集回顧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1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2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3 | 上手等級:入門🔗 🔗E
Thumbnail
A/B 測試是一種用來測試不同版本效果的實驗方法,可以用於網站優化、電子郵件行銷和社群媒體行銷中。瞭解 A/B 測試的五個大小技巧,包括明確的測試目標、控制變因、足夠的樣本數、一次只測試一個變因以及追蹤長期表現。在進行網頁優化時,可以將 A/B 測試應用於不同標題、文案、等元素,找出有效的改進方向。
Thumbnail
A/B 測試是一種用來測試不同版本效果的實驗方法,可以用於網站優化、電子郵件行銷和社群媒體行銷中。瞭解 A/B 測試的五個大小技巧,包括明確的測試目標、控制變因、足夠的樣本數、一次只測試一個變因以及追蹤長期表現。在進行網頁優化時,可以將 A/B 測試應用於不同標題、文案、等元素,找出有效的改進方向。
Thumbnail
🎗️本次主題成果展示:人力資訊分析 上集回顧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1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2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3 | 上手等級:入門🔗
Thumbnail
🎗️本次主題成果展示:人力資訊分析 上集回顧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1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2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3 | 上手等級:入門🔗
Thumbnail
🎗️本次主題成果展示:人力資訊分析 上集回顧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1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2 | 上手等級:入門🔗 ♐人力資訊儀表板分集 本次人力資訊儀錶板預計分成5集依循漸進逐步完成 資料整
Thumbnail
🎗️本次主題成果展示:人力資訊分析 上集回顧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1 | 上手等級:入門🔗 🔗EXCEL儀表板 | 人力資訊分析儀表板 #2 | 上手等級:入門🔗 ♐人力資訊儀表板分集 本次人力資訊儀錶板預計分成5集依循漸進逐步完成 資料整
Thumbnail
利用文字紀錄,明確寫下自己的採購項目......
Thumbnail
利用文字紀錄,明確寫下自己的採購項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免費電子郵件課程提供價值,建立信任,並引導訂閱者購買付費產品。透過豐富內容、獨特風格,以及AI的幫助,讓你的需求看起來更具吸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免費電子郵件課程提供價值,建立信任,並引導訂閱者購買付費產品。透過豐富內容、獨特風格,以及AI的幫助,讓你的需求看起來更具吸引力。
Thumbnail
網站建置後,為了確保優秀的使用者體驗和網站的功能性,進行徹底的後續優化和測試是不可或缺的。以下是建議的重點測試項目: 響應式網頁設計(RWD)測試: 確保網站在各種設備(如桌面電腦、平板和手機)上均展示良好。這包括在不同的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上測試,確保網站能夠自如適應不同的顯示需求。
Thumbnail
網站建置後,為了確保優秀的使用者體驗和網站的功能性,進行徹底的後續優化和測試是不可或缺的。以下是建議的重點測試項目: 響應式網頁設計(RWD)測試: 確保網站在各種設備(如桌面電腦、平板和手機)上均展示良好。這包括在不同的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上測試,確保網站能夠自如適應不同的顯示需求。
Thumbnail
前篇測試如何把提示詞生成的圖像細節提高,這篇要測試的工作流是把任意圖像載入後經由放大模型放大,同時測試放大後重繪看看效果如何。
Thumbnail
前篇測試如何把提示詞生成的圖像細節提高,這篇要測試的工作流是把任意圖像載入後經由放大模型放大,同時測試放大後重繪看看效果如何。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訊息的設計原則,並以STEPPS六大原則解釋成功的要素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訊息的設計原則,並以STEPPS六大原則解釋成功的要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