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不一定是翻山越嶺,有時候只是轉個彎,就走進一段快被時代遺忘,但仍留在我們記憶裡的生活風景。
這一集,我們來到臺北華山文創園區的 Magic Box 數位故事館,這裡從2025年6月12日至22日 ,是《轉角遇眷你──眷村文化記憶展》的展期。這裡不只是時代回憶,還是仍然發「聲」中的故事。
展覽以沉浸式影像、紀錄片與實物結合,帶大家從1949年跨越黑水溝的遷徙之路,一路走進竹籬笆裡的生活聲音。這次看展機緣遇到幾位出生、成長都在眷村的長輩,謝謝他們願意接受我的錄音邀請,分享他們的童年與生命經驗,讓我們一起更臨場感的走進那個集體記憶的時代。【點擊連結直接聽🎧】
【選擇喜歡的Podcast平台收聽👂】
【VTR-1|〈家與工廠之間〉 feat. 陳武秋蓮】
秋蓮媽媽今年90多歲了,今天來看展的她化著美美的淡妝,一頭吹整得很有型的白髮,淺藍色的長褲套裝,襟上別了一隻金色花朵的別針,非常好看、非常精神。而且她今天是自己從外地搭車到台北華山,跟女兒會合後一起看展的。
雖然經歷過因為爭戰後的清苦歲月,她用12年的代工人生,拉把4個孩子長大、學業、事業有成。但是她沒有跟我說一句抱怨,她說現在遇到國家重要的日子,她會手工做國慶花送人,只送不賣!
【VTR-2|〈風雨與承擔〉 feat. 郭崇元】
郭崇元醫師,是在眷村長大,後來旅居上海20年。他的童年,是從沒有冰箱的日子開始;成長,是從父親一份薪水養八口之家的堅持走來。對他來說「眷村的孩子不說謊」,不只是自豪,更是職業與人格的準則,他說,因為那是眷村教會他的事。
【VTR-3|〈那一盤鴨蛋和酸菜肉絲〉 feat. 梁玉明】
如果記憶有味道,它可能是炒酸菜裡少得不能再少的肉絲,或是一盤帶著紅黃蛋黃的鴨蛋,在市場攤上換回幾枚零錢的聲音。
作家-梁玉明,成長於父親長年駐紮外島、母親一人養家餬口的日子裡。她說,年輕時不懂事,長大後才知道,那是媽媽持家的克難智慧。
眷村不是只有美食,也不是只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時間的縫隙。今天在展場裡看到的,雖然是物件與文獻,但卻是一代人用生命和歲月撐起的堅韌情感,是代工的雙手、沉默的父親、節省的母親,是一整代人的回憶、是一段兩岸的歷史。
有些地方,不會因為拆了就消失。眷村是歷史,但不是遙遠的歷史。眷村,不只是歷史裡的一頁,還是那些沒寫進教科書的家書與晚餐。《轉角遇眷你──眷村文化記憶展》等你走進華山,走進這些故事。
「轉角遇眷你—眷村文化記憶展」展覽資訊
時間:2025/06/12(四)至 06/22(日)
週一~四 11:00~17:00|週五~日 11:00~17:30
地點: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Magic Box 數位故事館
(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展覽及周邊活動皆為免費參與。
◎講座及影展名額有限,建議提前報名。
更多資訊請上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或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