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e村-臺灣日式宿舍與眷村保存的市民論壇 雙北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感謝董俊仁學長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孫啟榕學長及陳德君校長一同分享對文化資產保存的經驗與看法,也感謝張欽鵬主任會前與會中的熱心協助,很高興今天與一群關心文化資產的朋友在雨中度過了熱情的上午。以下簡單概述分享的重點: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共計113條的條文中,最重要的當屬第1條,即《文資法》的目的:「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特制定本法」。筆者將試圖提出《文資法》的限制及改善的可能。


  從《文資法》第1條可看出《文資法》的預設有三:第一,文化資產保存及再利用的價值必定優於不保存的價值。第二,文化資產具有普遍平等的參與性。第三,保存及再利用文化資產必定能夠保障多元文化。


  首先,文化資產保存及再利用的價值必定優於不保存的價值嗎?在《文資法》立法之前,每個人都是文化的一份子,對同個東西都可各自欣賞、理解、詮釋,產生差異價值。詮釋學家高達美認為:「只有不同的詮釋,沒有錯誤的詮釋」。相對的,價值也只有不同的價值,而沒有錯誤的價值。另外站在實用主義的立場,更是「有用就是有價值」。然而,當文化資產的價值(指定或登錄的理由)成了「法定」高於一切的價值時,該文化資產的價值便不再多元了,因為對該文化資產的想像、論述不再多元了。伴隨而來的,是下一代將變得只看得見該文化資產的法定價值,而看不見該文化資產法定價值之外的價值。文化資產的價值是不斷變動、融合、轉化、詮釋的過程,應該整體的看待文化資產,而非二元式輕易劃分價值的優劣。


  第二,文化資產具有普遍平等的參與性嗎?政府補助私人保存修復歷史建築,便要求其再利用必須符合公共性。然而,公共性就保證其普遍平等參與了嗎?目前政府積極保存許多文化資產,除了不斷「供給」之外,是否有滿足「需求」?如同上述實用主義的立場,「有用就是有價值」。但前提是要「用過」才知道到底有沒有用。除了保存文化資產,更重要的是提升參與文化資產的動機與需求,如此才有可能讓文化資產成為每個人的資產,達到真正普遍平等的參與性。


  第三,保存及再利用文化資產必定能夠保障多元文化嗎?法律能夠保障文化的生命嗎?法律所保障文化的生命是文化本身嗎?法律無法保障文化的原因在於,文化宛如空氣般的存在,唯有失去時我們才意識到它的存在。如同我們不會立法保障歷史、保障時間、保障空間等。況且,生活就是一種文化,生活本身就是多元的,沒有什麼比生活的文化本身更具真實性與實用性。文化資產能否保障多元文化的關鍵在於,文化資產是否有成為我的記憶、並作為延續我的經驗的媒介。如同眷村的保存可作為兩岸歷史連結下的證據,作為乘載眷村文化的工具,具有推動台灣社會對戰爭與和平反思,在不同文化的對話與學習中,落實多元文化平等參與的可能。


  綜上,筆者的結論不是要廢掉《文資法》,而是凸顯目前《文化資產「保存」法》不斷保存文化資產之下,《文化資產「發展」法》的闕如。與其不斷尋找觀光「亮點」,更重要的是擬定台灣整體文化發展的政策與教育(如提倡文化消費、訂定文化資產清冊、免費在職教育等),讓多元文化價值落實為生活中的普世價值。如此,文化資產才可能在保存後,得以與地方、與經濟、與都市、與歷史、與個人經驗的延續中持續「發展」。

2020/9/27

avatar-img
49會員
581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德國,截至2019年7月,共擁有46項世界遺產(以下簡稱世遺),其中43項為文化遺產,3項為自然遺產(世遺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複合遺產3大類)數量僅次於中國、義大利(各55項)、西班牙(48項),世界排名第4(法國第5、印度第6)。世遺是如何產生的?又其標準為何?本文試圖從目前「唯一
  全台總計有近900個眷村,10萬餘戶,其中具有文資身分的列管眷村計有47處(國防部公告13處眷存文化園區+34處具文資身分的眷村)。自2012年公告13處眷存文化園區保存名單以來,眷村可說是近年來文化資產保存的重點之一。   然而,在現行文化資產的體系下,眷村保存是保存了「眷村文化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於2016年修法新增「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以肯定「差異」為核心的「多元」文化,強調「普遍平等參與」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然而,在高舉「多元」文化的同時,如何避免文化成為政治正確或另類民族主義情感的宣洩工具?筆者試圖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
  我國近年來陸續修復許多哲學家與文學家等思想家的故居,如:殷海光故居、方東美寓所、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等。相較於一般的修復工程,修復思想家的故居有何不同?又思想家的文化資產是其「故居」還是其「思想」?   哲學家柯靈烏(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歷史就是思想
  「老房子在土地開發壓力下岌岌可危,老傳統在社會變遷發展中快速消逝,我們用盡各種辦法,努力保護他們,留住文化記憶與時代美感,藉以懷念祖先、傳承孩子、分享朋友。我們在日常生活,透過學校教育,傳遞老房子與老傳統的價值與智慧給孩子,也努力為這些老事物創造新價值。我們關注老房子與老傳統如何保存與發
  何謂文化資產的知識論?文化資產的存有論?文化資產的溫暖?什麼是文化資產的體系性思考?(本文所討論的文化資產非狹義〈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資產,而是廣義跨時空、具時間痕跡的物)   文化資產作為一個物,具有物性,即功能性與文化性。文化資產如同布希亞談論的古物,是邊緣物的一種。傳統的文
  德國,截至2019年7月,共擁有46項世界遺產(以下簡稱世遺),其中43項為文化遺產,3項為自然遺產(世遺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複合遺產3大類)數量僅次於中國、義大利(各55項)、西班牙(48項),世界排名第4(法國第5、印度第6)。世遺是如何產生的?又其標準為何?本文試圖從目前「唯一
  全台總計有近900個眷村,10萬餘戶,其中具有文資身分的列管眷村計有47處(國防部公告13處眷存文化園區+34處具文資身分的眷村)。自2012年公告13處眷存文化園區保存名單以來,眷村可說是近年來文化資產保存的重點之一。   然而,在現行文化資產的體系下,眷村保存是保存了「眷村文化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於2016年修法新增「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以肯定「差異」為核心的「多元」文化,強調「普遍平等參與」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然而,在高舉「多元」文化的同時,如何避免文化成為政治正確或另類民族主義情感的宣洩工具?筆者試圖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
  我國近年來陸續修復許多哲學家與文學家等思想家的故居,如:殷海光故居、方東美寓所、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等。相較於一般的修復工程,修復思想家的故居有何不同?又思想家的文化資產是其「故居」還是其「思想」?   哲學家柯靈烏(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歷史就是思想
  「老房子在土地開發壓力下岌岌可危,老傳統在社會變遷發展中快速消逝,我們用盡各種辦法,努力保護他們,留住文化記憶與時代美感,藉以懷念祖先、傳承孩子、分享朋友。我們在日常生活,透過學校教育,傳遞老房子與老傳統的價值與智慧給孩子,也努力為這些老事物創造新價值。我們關注老房子與老傳統如何保存與發
  何謂文化資產的知識論?文化資產的存有論?文化資產的溫暖?什麼是文化資產的體系性思考?(本文所討論的文化資產非狹義〈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資產,而是廣義跨時空、具時間痕跡的物)   文化資產作為一個物,具有物性,即功能性與文化性。文化資產如同布希亞談論的古物,是邊緣物的一種。傳統的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場地建物係歷史建築,請遵守「文化資產保存法」之相關規定予以維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這是由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籌辦的特展「當我們同宅一起: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的系列講座之一。講請到實踐大學的蕭有志老師以及中原大學的陳宣誠老師,分別分享了廣慈社宅及斯文裡三期公辦都市更新的公共藝術,讓我們思考公共藝術與社會住宅之間的關係。
一、文化部(以下簡稱本部)為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藝文扎根活動,以建立公民社會,落實文化平權,厚植多元文化價值,營造協力共好社會,特訂定本要點。
Thumbnail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中心,籌備多面向系列豐富的企業學習參訪活動,這回舉辦「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吸引同學們及教職人員熱烈報名,透過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老師們的經驗分享,同學們對「地方創生」、「眷村文化」和「青年創業」有了更多了解。
Thumbnail
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為全臺灣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最完整的日式軍官宿舍建築群,落成時間橫跨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有遺構公園和宿舍商店三區,日式歷史建築結合藝術裝置,文創新生,適合家庭、情侶、朋友前往的景點!
眷村是臺灣特別的歷史記憶,對眷村的回憶隨著時代推進而慢慢淡化。這篇文章描述了造訪臺中市南屯區春安路眷村的故事,融合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眷村的深情記憶。
Thumbnail
臺南市南區 地點: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 日期:2024/03/31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台灣文學館的常設展《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一個將百年來的文學史化為日常,透過不同的多媒體設備,讓觀眾可以與文學互動,讓文字不單單是字詞,而是我們的日常。整個展覽從空間、色調、文字、呈現都非常完整細膩,在觀展的過程有很多的感受湧上心頭,因此想來紀錄並分享這段美好體驗! 以下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場地建物係歷史建築,請遵守「文化資產保存法」之相關規定予以維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這是由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籌辦的特展「當我們同宅一起: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的系列講座之一。講請到實踐大學的蕭有志老師以及中原大學的陳宣誠老師,分別分享了廣慈社宅及斯文裡三期公辦都市更新的公共藝術,讓我們思考公共藝術與社會住宅之間的關係。
一、文化部(以下簡稱本部)為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藝文扎根活動,以建立公民社會,落實文化平權,厚植多元文化價值,營造協力共好社會,特訂定本要點。
Thumbnail
撰稿人:黃子烜 Diego Huang(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中心,籌備多面向系列豐富的企業學習參訪活動,這回舉辦「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吸引同學們及教職人員熱烈報名,透過建國眷村營運管理中心老師們的經驗分享,同學們對「地方創生」、「眷村文化」和「青年創業」有了更多了解。
Thumbnail
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為全臺灣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最完整的日式軍官宿舍建築群,落成時間橫跨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有遺構公園和宿舍商店三區,日式歷史建築結合藝術裝置,文創新生,適合家庭、情侶、朋友前往的景點!
眷村是臺灣特別的歷史記憶,對眷村的回憶隨著時代推進而慢慢淡化。這篇文章描述了造訪臺中市南屯區春安路眷村的故事,融合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眷村的深情記憶。
Thumbnail
臺南市南區 地點: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 日期:2024/03/31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台灣文學館的常設展《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一個將百年來的文學史化為日常,透過不同的多媒體設備,讓觀眾可以與文學互動,讓文字不單單是字詞,而是我們的日常。整個展覽從空間、色調、文字、呈現都非常完整細膩,在觀展的過程有很多的感受湧上心頭,因此想來紀錄並分享這段美好體驗! 以下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