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面對陰影,照樣可以活得很好」嗎?
前一篇文章我自己大概知道,應該會有不少人看完覺得:「我不願面對的陰影,跟我個人的成就與完整沒有關係,至少你不可能說服我我不談戀愛跟我的工作成就有什麼關聯。」
經驗跟資訊這種東西,大家都只能講自己看過的--所以我想要再分享一個,我曾經算是未經同意,就把一個人從陰影暫時狠狠拖出來的故事www
一場以「愛情」為主題的團體諮商
那是大四時基於興趣使然,參加校內諮輔組實習心理師辦的團體諮商,主題是:愛情。每周一次用不同的活動媒材,帶學生去探索與理解愛情這個主題。
大概第三次還是第四次時,實習心理師就私下跟我透露說,他覺得這團的挑戰真的太大了--我們這團大約五六人,每個人的背景差異巨大,不同的性傾向、年齡、有人談過好幾段戀愛、有人光是連跟一般人正常溝通都帶有嚴重的防備跟刺....
我大概知道實習心理師最煩惱哪一個同學,我在團體時也不太喜歡這個人,全身是刺又極度防衛跟中二病,這種人不用講談戀愛了,連跟一般人正常溝通都很有障礙。
常常在團諮過程中,說些什麼「沒有希望」、「人與人的互動就是殘酷且慘烈的修羅場」、「不需要感情也不需要柔軟」之類的。
人類教不來的,給貓教看看吧
那個時候,我腦子不知道為什麼有一個點子:不然第四次團諮,我們來試看看用「伴侶動物」來教我們愛情好了。
因為我那時剛撿到現在的這四隻貓,他們當時還是很小但活動力很強的幼貓,讓想起我曾在臉書上看到一支測試影片--狗跟貓同樣身為同伴動物,狗對飼主通常是崇拜,但貓把你當室友,所以我覺得就愛情這個課題來說,拿貓來當投射的媒介,應該比狗還要真實。
在這之前,我沒有帶過團體,心理師也沒有做過類似的嘗試,但他還是同意讓我帶一次了,在這之前也有徵得所有參與者的同意。
所以,第四次以愛情為主題的團體諮商開始時,我直接帶了四隻幼貓去給大家互動。過程非常有趣,有人本來肢體都很穩很愜意,貓爬到他身上時他就嚇到彈起來,有人小心翼翼地去觸碰,心理師則是看起來很正襟危坐的試圖去互動,但貓都是看看他就走了。
至於那個全身是刺的中二病,意外的很喜歡貓,他輕輕的勾了一隻貓到他腿上玩。我在旁邊看著這一切,四隻貓很稱職的到處跟學員互動,沒有一隻貓窩在我旁邊。
互動快一個小時後,有一個學員抱著腿上在睡覺的貓跟我說:「我有一種很感動又很難過的感覺,我知道我在他生命中可能只有這一個小時,我只是他的過客,但我很自私的希望他分開後可以不要忘記我...」
嗯,這個是心理師的工作了,所以我交給心理師去講,也忘了心理師講了什麼。
一句話讓他點頭
我反而是隨口跟那個中二仔提醒說:「他們雖然有剪指甲,但幼貓還是會因為玩太開心而抓人喔,你自己要注意一下。」
他在那邊裝酷的跟我說:「哼,我以前念高中時就自己有在學校餵貓。小貓再怎麼樣,就只是抓你幾道爪痕而已,他們這麼可愛,哪需要為了一點爪痕而怕貓。」
我很直接的跟他說:「喔?聽起來你跟貓互動有經驗,你喜歡跟貓互動,甚至被抓傷也不怕,是不是因為更害怕人類會傷害你?」
他頭低下來看腿上在跟他玩的小貓,大概兩秒後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我也沒有多做安慰或是引導,就去問候下一個學員。
後來我把這件事透過私聊分享給另一個男生朋友,他用一種責備的口吻跟我說:「你怎麼可以直接要那個脆弱的孩子,在大家面前承認他自己的害怕呢?這對他來說太殘忍了。」
所有的書、知識、方法,都不如一次真實面對陰影的勇氣
一周後,我跟實習心理師私下討論上次團諮的狀況。
他抱怨了一下我那天晚到,沒有提早做準備跟介紹,所以一團亂...
我:「這一個禮拜你觀察下來,那四隻貓上周作為伴侶動物的療癒跟愛情主題,對學員的生活或信念改變是有幫助的嗎?」
他:「有,那簡直改變太大,太有效了。」
心理師說,那個男同學從去年就在輔導,做了很多溝通,很多牌卡,很多諮商,不同方式的療癒,都沒能讓他「不帶刺的做一般正常的溝通」。
「但上周結束後,我打電話給他、跟他互動...他居然不會不耐煩,也很有耐心,不帶刺的說自己的想法,然後請他幫忙做事時,也像個普通人一樣,跟我一項項確認細節並且嘗試。」
心理師還自嘲說:「貓真的比心理師有用太多了。」
後來有一次,大概半年後我在課堂上遇到一些小狀況,那個學員剛好下課路過,看到我手忙腳亂,還主動跑進教室說他可以幫我。
結尾
所以,回到一開始那句話——有沒有處理我的陰影,這跟我的成就有什麼關係?
很多書、很多典籍,會用說教的方式告訴你:「成為一個好人、有彈性的人、完整的人,會如何影響你的人生發展。」
但我還是想跟大家分享,我親眼看到的這個例子。
即使做完整套愛情團體諮商、即使他也沒有因此去試著談戀愛、即使他可能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有什麼改變--他也真切的有了一個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他不是因為談戀愛才變完整。參加團體前,他甚至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愛情這主題與我無關,我不需要。 但他選擇了在那一刻,去承認、去修補自己在人際上的不安全感。
當人開始修補一點點自己的陰影與碎片時,比起加強自己的強項,改變更是極其巨大的。
要變強一定要看書嗎?我相信他如果有在看書,做團體諮商前看的書,跟做團體諮商後會看的書,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不是書完整了他、不是知識給了他力量,是他自己透過面對陰影和恐懼,完整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