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大才子到IP困局:台灣漫畫的路,走到哪裡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充滿人生哲學的蔡志忠

當代華人漫畫史上,若要尋找一位既能以筆為劍,又能以墨為禪的創作者,那麼蔡志忠,必然是不能被遺漏的名字。他是漫畫界的哲人,是笑談古今的智者,是以漫畫為舟、載思想橫渡時代潮流的文化行者。

raw-image

身為台灣漫畫的四大才子之一,蔡志忠的創作不僅限於娛樂讀者,他所追尋的,是一種超越日常敘事的精神傳遞。他不像一般漫畫家那樣專注於角色塑造或情節鋪陳,而是以漫畫為形式,內容卻直指人心,滿盈着人生的思辨與智慧的光芒。尤其是自《莊子說》問世以來,他將諸子百家一一轉化為圖像語言,將艱澀的古典文本,拆解為淺白而幽默的篇章,讓莘莘學子與普羅大眾皆能輕鬆接近古聖先賢的思想。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說書人,卻用漫畫講述古代哲理;他不是佛教高僧,卻深研禪理並將佛學思想視為人生修行的重要支柱。他筆下的角色從不誇張造作,卻每每帶有濃濃的禪意與智慧。人物眼神清澈,肢體動作簡練,每一筆看似隨意,卻皆經思索、蘊藏深意。他不僅畫出了莊子之逍遙、老子之無為,也畫出了禪宗的空性,讓人在一笑之間頓悟,一覽之中沉思。

在成名前,蔡志忠也曾經歷台灣早期動畫界的起步。他參與《老夫子》的動畫製作,打磨著分鏡、節奏與畫格的節奏感,也逐步確立了自己對影像與圖像敘事的敏銳直覺。然而與坊間諧趣風格不同的是,他最終選擇了不走熱鬧、而走深沉。他走進的是歷史的幽徑,是哲學的林道。

raw-image

最令人動容的是,這位以幽默筆鋒聞名的漫畫家,在晚年選擇了最出人意表的一步:於2020年赴嵩山少林寺剃度出家。這個消息一出,對許多讀者來說無異於一種時代的告別。他不再以俗名示人,也許也象徵著他願以禪者之身,走完思想與信仰融合的最後一哩路。有人說這是創作的終點,但或許,這只是另一種表達的開始。畢竟,佛理本無語,他筆下的線條與留白,早已是心經般的註腳。

蔡志忠對「圖像即思想」的堅持,使他跨越了語言的疆界。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日、韓、法、德等多國語言,不僅在華人圈中引起共鳴,也在國際上獲得學術與文化層面的肯定。這位來自台灣的哲思畫師,讓世界認識了漫畫不只是娛樂工具,也可以是一種思想的傳遞方式,一種沉靜的革命。

或許,對他而言,畫筆從來不是為了畫畫,而是為了書寫心靈。他以圖為文、以墨為語,勾勒的是他對世界的理解與對人生的參悟。而我們,幸運地生活在有蔡志忠的時代,得以透過那些簡筆勾勒的圖像,窺見古人的思想脈絡,也感受到一位當代思想者的安靜溫柔與深遠情懷。

反應都會生活的朱德庸

在華文漫畫的版圖中,有一位創作者總是用最簡練的線條,描繪最複雜的社會圖像。他的漫畫沒有飛天遁地的奇幻場景,沒有刀光劍影的熱血對決,卻能讓人一看就笑,笑過之後沉默,再沉默之中覺得一針見血。他是朱德庸,一位用四格漫畫反映都市人生百態的觀察者,也是八〇、九〇年代台灣漫畫的四大才子之一。

raw-image

朱德庸的作品,像是一面鏡子,也像一面牆。鏡子映出城市中人們的焦慮與掙扎,牆則將無聲的真相赤裸裸地擺在眼前。他以亞斯伯格症患者獨特的觀察力和敏銳度,捕捉社會人際互動中的荒謬與張力。他不講大道理,只用寥寥幾筆、一兩句台詞,就能讓人在漫畫的空白處看見自己。那些人與人之間的尷尬、疏離、壓抑與不得不的偽裝,都成為他筆下熟悉的面孔。

raw-image

朱德庸是都市漫畫的舵手。他不畫江湖,只畫都市;不講義氣,只談日常。他關注的不是社會大議題,而是你我每天面對的辦公桌、婚姻床、電梯裡的沉默與馬路上的冷漠。他最早成名的《雙響炮》,聚焦於夫妻與家庭的張力,從一男一女的相處中解構整個家庭的焦慮結構;而《澀女郎》則更大膽地塑造四位性格各異的女性角色,從性別、慾望與現代價值的角度探討都市女性的處境。這些作品不僅成為時代記憶,也先後被改編成電視劇與電影,證明了他對都會人群心理的精準拿捏。

除了漫畫創作,朱德庸對公共形象設計也曾有所涉足。他曾於1993年為反菸運動設計「徐則林/徐則琳」兄妹,又創作了著作權宣導角色「著作權先生」。他用漫畫家的方式介入社會議題,讓教育與倡議多了幾分親切與趣味,顯示他身為藝術家之餘,對公共社會的責任感。

儘管近年來他逐漸淡出大眾視野,沒有頻繁露面或發表新作,但他早年的作品依然持續流傳,不時被引用在網路梗圖或社交媒體當中。他筆下的角色沒有名字,卻代表著千千萬萬個我們。他們焦慮、急躁、誤會彼此、沉默地活著,卻仍然在生活的隙縫中掙扎著發出一點聲音——那就是朱德庸用漫畫給這個社會保留的共鳴之音。

朱德庸筆下的漫畫人物,總是張著誇張的嘴、瞪著懵懂的大眼睛,有時暴走、有時麻木,他們哭笑不得,也讓讀者哭笑不得。他們的誇張是我們的日常,他們的荒謬是我們的寫照。當漫畫成為一種社會批判的形式,朱德庸就是那位不動聲色的冷面諧星,站在時代的邊角,把最尖銳的刀刃藏在幽默裡,讓你笑出聲的同時,也不得不思考:「我們的生活真的只能這樣嗎?」

在華文漫畫逐漸往娛樂與奇幻傾斜的浪潮中,朱德庸的都會寫實主義彷彿是一種逆行。他不用絢爛的色彩與熱血的構圖取悅讀者,而是用黑白兩色勾勒出社會的複雜性。他是觀察者,也是記錄者。他給我們的不只是笑話,更是一面反射人性的鏡子。

也許他選擇退場,不是因為他畫不出新的內容,而是因為這個世界早已被他說透了。而他留給我們的,則是一條看似輕鬆、實則深刻的閱讀小徑——那是通往都市孤獨、現代焦慮與人際荒謬的幽默之路。

憑藉單格一笑置之的蕭言中

在華文漫畫的長河之中,有這麼一位創作者,他總是一筆到位、一語中的,不鋪陳、不解釋,僅用一幅圖、一行字,便讓人瞬間會心一笑。他是蕭言中——台灣漫畫四大才子之一,一位用單幅漫畫征服時代、以幽默解構現實的創作奇才。

raw-image

單幅漫畫不同於四格,它無法靠時間線累積情節,也難以鋪陳角色性格。它要求的是在最短的篇幅內,製造最強烈的撞擊感,而蕭言中,恰恰是這種藝術形式的頂尖使者。他被譽為「單幅漫畫第一人」,這不是空泛的讚譽,而是對他多年以來以畫筆與睿智耕耘幽默藝術的最真實肯定。

raw-image

自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以來,蕭言中始終堅持用最簡明的方式,說出最深刻的觀察。他筆下的《童話短路》、《動物畸談》與《笨賊一籮筐》等作品,看似荒誕,實則扎根於社會現實;看似無厘頭,卻總在最後一秒,觸動人心。他的畫風簡練、筆觸靈巧,不求精雕細琢,卻每每打中讀者的笑點與痛點。他是一位觀察者,從大街小巷、人情世故中撿拾靈感,以一針見血的語言與構圖,揭露生活的荒謬與矛盾。

蕭言中的幽默並非為了逃避現實,而是用來對抗現實的利器。他畫的不只是笑話,而是將社會的邏輯顛倒過來,讓人在荒誕的設定中照見現實的可笑。從童話顛覆到動物擬人,從笨賊行徑到政治暗喻,他用幽默拆解權威、翻轉視角,讓人在放聲大笑之後,留下思索的餘地。他的漫畫是一場場機智的對話,一頁頁生活的辯證。

但蕭言中的才華,遠不止漫畫而已。他涉足舞台劇編劇,甚至親自登台演出,曾與屏風表演班合作,將他的喜劇節奏與表演張力延伸至劇場之中。他亦主持電視節目、參與廣告與品牌設計,展現出藝術與大眾文化之間的靈活穿梭能力。他是那種在任何媒介中都能自如發揮的人,他的創作總能帶著玩笑話的外衣,裹藏真實世界的重量。

他是蔡志忠、朱德庸之後,第三位在北京出版作品的台灣漫畫家,這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意味著他的創作穿越了語境與地域的界限。他所使用的語言,是幽默的語言,是人性共通的語言。他讓華文單幅漫畫在國際間站穩腳步,也讓更多人看見,一張圖可以多有力量,一句話可以多麼精準。

如今,蕭言中已經離世,但他留下的創作與精神,仍然持續在讀者之間傳遞。他的漫畫被剪貼、被收藏、被轉傳,許多段子早已成為經典,用來回應現代生活的各種情境。他的犀利與智慧,仍在那一張張單格漫畫中發光發熱。無論時代如何更替,幽默永遠需要鋒利的邊界,而他,正是為這個邊界立下標準的人。

蕭言中讓我們相信,即便只是「一格」,也可以足夠讓人回味良久。他用單格漫畫完成的,是一場沒有廢話的社會評論,是一種輕盈卻犀利的文化態度。他不靠連載長篇、不追熱潮話題,卻憑一格畫面、一行文字,在讀者心中留下一道難以抹去的印記。

這樣的創作者,也許不多。但他曾經存在,並讓台灣漫畫的風景,有了更加多元而鮮明的一筆。

其他值得一提的漫畫經典

在我的記憶中,漫畫從來不是單純的娛樂,它是一種成長的印記、一種文化的呼吸。自小閱讀《國語日報》長大,那些刊載在副刊角落的本土漫畫,成了我童年每天最期待的片段。從那時起,我便開始分得出每位漫畫家的筆觸與個性,彷彿一位又一位風格迥異的老朋友,靜靜在紙上與我交談、陪我長大。

敖幼祥,台灣漫畫四大才子之一,他的畫風永遠鮮明豐滿,角色表情誇張卻生動,線條裡流露著戲劇感與舞台感。他筆下的《烏龍院》可謂台灣漫畫最家喻戶曉的作品之一,不但成功打入中國大陸市場,更在那個尚未盛行兩岸文化交流的年代,默默開拓了台灣漫畫家在對岸立足的第一線。敖幼祥的故事總是兼具胡鬧與溫情,充滿著庶民幽默,讓人笑中帶淚。

raw-image

相較之下,邱若山則像是一位溫柔的夢境領航者。他並不以搞笑見長,而是善於透過趣味橫生的情節,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又一個充滿奇想與探險的故事世界。他筆下的漫畫總帶有一種童話與哲思的交錯氣息,即使今天他的名字已漸淡出主流,但我始終忘不了那些用故事撐起孩童幻想天空的漫畫篇章。

raw-image

還有許多曾在我們記憶中發光發熱,如今卻已不再活躍的名字。畫出《天才阿諾》的發哥,總是能將一個孩子的想像力描繪得天馬行空、充滿創意;而陳志華的《小土豆》系列,則以溫暖細膩的筆觸與簡單卻深刻的生活體悟,悄悄留在了許多讀者心中。他們或許已離開漫畫舞台,但留下的作品卻仍在時光中陪伴著我們。

raw-image

彭永成,是一位帶有自然氣息與詼諧筆調的漫畫家,他擅長描繪生活中那些細膩又被忽視的情感,他的逝世無疑讓台灣漫畫失去一位用幽默理解人性的觀察者。不過令人欣慰的是,他曾參與角色設計的《達克比辦案》仍在繼續,這是一部寓教於樂、結合科學與推理的作品,讓孩子在歡笑中學會思考,也算是他創作理念的延續。

談到成人議題的表達,怎能不提李勉之?他是台灣性教育漫畫的先鋒之一,以《miss阿性》這樣大膽又帶教育意圖的作品為時代留下了極具爭議但不可忽視的一頁。從賴有賢的《小和尚》、廖見河的《奇摩高校》、林政德的《YOUNG GUNS》到任正華的《頑劣家族》,這些作品見證了台灣漫畫逐步朝向多元化與成人向探索的過程。不過,時代變了,社會對漫畫的容忍度與接受度也轉向保守或科普導向。像李勉之這樣的創作者後來也改行畫兒童科普漫畫,這雖然令人唏噓,卻也透露出台灣漫畫產業對成人題材仍缺乏穩定與尊重的環境。

raw-image

當代的漫畫環境不乏優秀作品,像單幅科普題材的《怪奇事物所》、辛辣反映職場生活的《五斗米靠腰》、文化比較漫畫《台馬大不同》,還有以Youtuber身份經營分享的床編故事,每一部都擁有屬於現代讀者的新語言與新節奏。這些作品證明了台灣漫畫仍有創意與活力,只是產業結構與社會關注仍未完全跟上。

支持國產作品,看似只是動動手指買書、按讚、轉發,但實際上卻是無比艱難的選擇。一方面是市場的選擇性偏食,另一方面是產業缺乏長期規劃與保護。老一輩有《諸葛四郎》和《阿三哥與大嬸婆》這些陪伴整整一代人的連載經典,我們這代人則有《魔法阿媽》和《阿貴》等動畫作品讓人難以忘懷,大宇資訊的《軒轅劍》和《仙劍奇俠傳》也一度承擔了華文IP的希望。然而這些記憶像是火花,照亮過,但未能真正燃起一片長明的火炬。

台灣真正需要的,是能夠長期呼吸、穩定成長的佳作與產業土壤。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短期爆紅的作品,而是可以承載文化記憶、累積品牌資產,甚至能走向國際的本土內容。就像歐美日韓所具備的IP產業鏈,那是一整套從創作、出版、授權到動畫與影視的生態系統,而我們至今仍在為每一步獨立苦撐。

但即便如此,我仍沒有放棄看漫畫、看卡通的習慣。那些圖像與故事,早已深植我的生命經驗當中。我相信,漫畫不會死,只要我們還記得它曾經帶給我們什麼,也還願意相信它未來能夠成為什麼。那些已經沉寂的筆跡,那些尚在堅持的畫家,以及那些等待被看見的作品,都構成了我對台灣漫畫的溫柔期盼與無盡祝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i75631的沙龍
15會員
91內容數
wei75631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5
在孩童的記憶裡,藍色小精靈是一個色彩斑斕、節奏輕快的奇幻國度。一群身穿白帽白褲、皮膚藍得發亮的小矮人,在森林深處的蘑菇屋中快樂生活。他們每天唱歌跳舞,努力扮演著自己心中最適合的角色。而在他們快樂生活的背後,也藏著一段來自歐洲漫畫黃金時期的故事根源——一段來自比利時的文化奇蹟。
Thumbnail
2025/06/15
在孩童的記憶裡,藍色小精靈是一個色彩斑斕、節奏輕快的奇幻國度。一群身穿白帽白褲、皮膚藍得發亮的小矮人,在森林深處的蘑菇屋中快樂生活。他們每天唱歌跳舞,努力扮演著自己心中最適合的角色。而在他們快樂生活的背後,也藏著一段來自歐洲漫畫黃金時期的故事根源——一段來自比利時的文化奇蹟。
Thumbnail
2025/06/15
如果說世界上有哪一隻貓能將懶惰、毒舌、貪吃與超然自我這些特質發揮到極致,又仍舊讓人愛不釋手,那麼他,非加菲貓莫屬。
Thumbnail
2025/06/15
如果說世界上有哪一隻貓能將懶惰、毒舌、貪吃與超然自我這些特質發揮到極致,又仍舊讓人愛不釋手,那麼他,非加菲貓莫屬。
Thumbnail
2025/06/15
你是否曾在某個午後,無意間翻開一本漫畫,望見一隻坐在紅色屋頂上沉思的小狗,那雙黑豆般的眼睛裡藏著千萬個夢?他是史努比(Snoopy),一隻不像狗的狗,一位擅長幻想、變裝、寫小說與逃避現實的哲學家。
Thumbnail
2025/06/15
你是否曾在某個午後,無意間翻開一本漫畫,望見一隻坐在紅色屋頂上沉思的小狗,那雙黑豆般的眼睛裡藏著千萬個夢?他是史努比(Snoopy),一隻不像狗的狗,一位擅長幻想、變裝、寫小說與逃避現實的哲學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林志龍的臺灣武俠傳說公司最近上架一批老武俠電子書,都以臺灣著名武俠作家的作品為主。 由於臺灣過去的武俠小說出版業者常常張冠李戴,弄得版本問題一塌糊塗⋯⋯
Thumbnail
林志龍的臺灣武俠傳說公司最近上架一批老武俠電子書,都以臺灣著名武俠作家的作品為主。 由於臺灣過去的武俠小說出版業者常常張冠李戴,弄得版本問題一塌糊塗⋯⋯
Thumbnail
趙煥亭《奇俠精忠傳》第一回用了一點篇幅交代成書緣由,大致是慨嘆古來忠義名將很少有善終,現在就來寫一個名將有善終的故事⋯⋯
Thumbnail
趙煥亭《奇俠精忠傳》第一回用了一點篇幅交代成書緣由,大致是慨嘆古來忠義名將很少有善終,現在就來寫一個名將有善終的故事⋯⋯
Thumbnail
纏中説禪:當代奇人,一個永遠只願站立且希望探索、展示人的所有潛能和可能的人,真實身份未明。她狂放不羈、博學多才,自稱全球第一博客,是眾多網友的精神導師。在纏中説禪的諸多文章中,又以“教你炒股票”系列文章反響最大,世人感恩稱其為“纏論”。纏論與道氏、江恩、波浪等理論有着根本性的區別,纏論是以分類作為基
Thumbnail
纏中説禪:當代奇人,一個永遠只願站立且希望探索、展示人的所有潛能和可能的人,真實身份未明。她狂放不羈、博學多才,自稱全球第一博客,是眾多網友的精神導師。在纏中説禪的諸多文章中,又以“教你炒股票”系列文章反響最大,世人感恩稱其為“纏論”。纏論與道氏、江恩、波浪等理論有着根本性的區別,纏論是以分類作為基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第十三集: 恨世生被藏鏡人追殺,欲登上清聖橋,但被氣功擊落,藏鏡人將恨世生打死⋯⋯
Thumbnail
第十三集: 恨世生被藏鏡人追殺,欲登上清聖橋,但被氣功擊落,藏鏡人將恨世生打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