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在考慮斜槓 AI,卻不知道怎麼開始?
對考AI證照沒信心、不知如何準備、不懂怎麼用AI工具學習?
這篇分享我用 AI 自學,從攝影師順利考上iPAS 證照,完整經驗公開!
從「攝影師」斜槓「AI應用規劃師」
其實我本來就蠻喜歡嘗試各種數位工具,我原本是攝影師&攝影老師,長期在外面拍片、帶課。教學跟拍攝的過程中,發現AI 工具變得越來越好用了,譬如拍片主題發想、腳本整理,甚至團隊協作流程,都可以透過 AI 變得更順暢。
「拍片」跟「用 AI」對我來說很像,轉換兩者沒任何困難,都是用來整理知識和資訊嘛!但對於合作單位來說就不是這樣了。如果我向對方毛遂自薦:「我是攝影師,我也可以教你用 AI 喔!」,對方可能會滿頭問號。
所以當我看到「AI 應用規劃師」的證照考試時,心想如果有了這個身份,以後我的工作內容可以更多元化,不管是學校、公司或是一些在地組織,都可以提案開設數位培力或 AI 應用課程。
但我其實是個很抗拒考試的人,以前學生時代最討厭硬背。這次我靈機一動,既然要考「AI應用規劃」,那我為何不應用AI來規劃我的整個備考過程呢?以下就是我,如何用 AI 學習新領域、完整備考流程、實戰心法,以及提示詞(Prompt)的操作細節,原汁原味全部公開。
先回答常見問題
Q1. 沒資訊背景可以考AI應用規劃師嗎?
可以,初級考重視應用理解,非技術背景也能準備。
Q2. 用AI備考有哪些推薦工具?
Gemini、ChatGPT、NotebookLM 都可搭配用,互補優缺點。
Q3. 需要另外買講義嗎?
官方就提供很多學習資料囉,丟給 AI 參考即可
Q4. 備考時間要抓多久?
一般建議2–4週,每天花半小時,重點在了解基礎概念,還有記得關注 AI 新聞。

iPAS 經濟部產業人才鑒定 AI 應用規劃師
第一步:情報蒐集與考試概覽
當我決定要考這個證照後,第一步當然就是搜集資料。
1. 官方資源與級別劃分
首先,我會去 IPAS 的官方網站 以及 學習資源頁面 把相關資訊抓下來。
IPAS 把 AI 應用規劃師分成三個級別,每個級別都有明確的定位和目標對象:
- 高級:定位是「AI 應用規劃架構者」,針對需要制定 AI 應用導入規劃架構的人。
- 中級:定位是「AI 應用開發實務者」,針對從事 AI 應用導入開發實務的人。
- 初級:定位是「AI 應用知識行動者」,針對對 AI 應用規劃議題有興趣的人。
畢竟要先摸清楚水溫,我這次是從初級開始。
2. 額外加分資源:公部門人工智慧應用參考手冊
除了官方資料,我額外推薦一個很棒的補充資料——台灣數位發展部的《公部門人工智慧應用參考手冊(草案)》 。
為什麼推薦這個?因為如果你未來想跟公部門提案,想了解政府的數位轉型趨勢,或是你的組織導入 AI 需要非常嚴謹的行政流程,這份手冊超值得參考 。它把 AI 倫理(AI Ethics)的部分寫得非常清楚,特別是公部門規矩多,它會把所有可能踩雷的地方都講明白。裡面有很多「靈魂拷問」式的檢核清單,會逼你去思考導入 AI 前,是不是所有細節都考慮清楚了。這對於避免雙方認知落差,把 AI 這個新工具導入到嚴謹的環境中,非常有幫助。

公部門人工智慧應用參考手冊 場景問題定義檢核清單

公部門人工智慧應用參考手冊 AI 導入模式檢核清單
第二步:把資料丟給「一堆 AI」試試看!
這是最有趣也最關鍵的一步:開始把資料丟給一堆 AI 試試!
我是在 2025 年 4 月底備考,5 月 3 號初級考試,那時候官方還沒有釋出學習指引。所以工具跟資料都有點改變。我強烈建議現在準備考試的人,可以直接參考官方的學習指引,「科目一」考的東西,基本上應該就是學習指引裡的內容。
1. AI 工具的選擇與評估
你可能會問,要用哪款 AI?這邊我會建議大家,不要只用一款 AI!
- 為什麼要同時問好幾款 AI? 簡單來說,不同的 AI 模型是用不同資料訓練出來的,背後有不同的理念,就像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個性。所以我自己習慣會是同一個問題,問兩三款 AI,然後交叉比對,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或盲點。像前陣子,我幾乎會同時問 ChatGPT、Gemini、Grok、Perplexity、DeepSeek 五款 AI!但最近發現 ChatGPT o3 跟 Gemini 2.5 pro 都更新得很不錯,明顯強過其他幾款,所以最近我只問這兩個了。
- 免費版 vs. 付費版:
- 免費版:我發現 ChatGPT 免費版一個對話視窗只能丟三個 PDF。而且,免費版只能用基礎的模型。如果你目前不想付費,我會推薦用 Gemini 的免費版,因為 Gemini 2.5 Pro 免費版也用得到,它有推論跟分析能力,可以當作你的學習顧問。
- 免費版:我發現 ChatGPT 免費版一個對話視窗只能丟三個 PDF。而且,免費版只能用基礎的模型。如果你目前不想付費,我會推薦用 Gemini 的免費版,因為 Gemini 2.5 Pro 免費版也用得到,它有推論跟分析能力,可以當作你的學習顧問。

ChatGPT 免費版只能新增 3 個 PDF 文件,可能會不太夠用

免費版 Gemini 可以增加較多文件,也可以使用 2.5 pro 推理模型
- 付費版:如果你願意付費,我會強力推薦 ChatGPT-o3。它有更進階的推理分析能力 。而且,ChatGPT 的「專案」(Project)模式實在是太方便了。
- 付費版:如果你願意付費,我會強力推薦 ChatGPT-o3。它有更進階的推理分析能力 。而且,ChatGPT 的「專案」(Project)模式實在是太方便了。

ChatGPT 付費版的 「專案」功能介面
2. AI 的角色定位:助理還是顧問?
把資料丟給 AI 之前,你必須先想清楚,你要把 AI 定位成「助理」還是「顧問」?
- 把 AI 定位成「助理」:
- 適用情境:你對這個主題有專業或經驗,知道該怎麼做。
- 你的角色:你是主導者,會給出明確的指令,把每個步驟講清楚,就像訓練員工一樣 。
- AI 的角色:能夠乖乖聽指令即可,建議選擇一般模型,執行較為快速,比如 ChatGPT 4o、Gemini 2.5 flash
- 把 AI 定位成「顧問」:
- 適用情境:你對這個主題不熟悉,面對的是新領域。
- 你的角色:告訴 AI 你的問題是什麼,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不要教它怎麼做。
- AI 的角色:負責引導你學習、規劃策略、分析建議 。建議選擇:推理模型,比如 ChatGPT o3、Gemini 2.5 pro
譬如我這次考 AI 應用規劃師的科目一「人工智慧基礎概論」,我發現這對我來說是個新領域,很多定義、原理我都沒學過,所以我就直接把 AI 當成我的「顧問」。
3. 資料的性質:「已知/熟悉」還是「未知/不熟悉」?
除了 AI 的角色定位,資料本身的性質也很重要。
- 處理「已知/熟悉」的資料:
- 特性:固定範圍、內容明確(例如:科目一「人工智慧基礎概論」)。這類資料的目標是整理、理解、記憶、應用現有知識。
- 把文件整理成知識庫(第三篇詳解),請 AI 在知識庫內整理出內容即可。
- 特性:固定範圍、內容明確(例如:科目一「人工智慧基礎概論」)。這類資料的目標是整理、理解、記憶、應用現有知識。
- 處理「未知/不熟悉」的資料:
- 特性:動態範圍、不確定內容(例如:科目二「生成式 AI 應用與規劃」)。這類資料的目標是蒐集最新資訊、了解產業現況、學會應用新工具 。
- 重點:「科目二」真的比較靈活,它會考很多現在最新的一些工具應用 。像我5月3日考試時,有一題竟然考到 Google 4 月 30 號才發布的 NotebookLM!
我很好奇考官是考前一天才出題嗎?還考到圖像生成、音樂生成的工具等等。 - 建議多看看 YT 上,最近有哪些熱門討論的 AI 應用,尤其是一兩個月新推出的功能,尤其是一般人生活、工作、創作上,常用的、知名的 AI 工具,No-code、Low-Code 等工具。
- 特性:動態範圍、不確定內容(例如:科目二「生成式 AI 應用與規劃」)。這類資料的目標是蒐集最新資訊、了解產業現況、學會應用新工具 。
把應考資料搜集完成後,下篇緊接著來分享 實際應用步驟:我的「小白」學習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