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2000|王家衛

「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
蘇麗珍和周慕雲選在同日看房、挑同日搬家,他們成了隔壁鄰居,卻也成同病相憐之人—他的妻子紅杏出牆,而對象正是她的丈夫。彼此的伴侶分別藉口離開破舊公寓,徒留了兩人在此傷了心神,於是他們相識相依,揣摩著對方的情人,試圖尋回情人出軌的理由。而最終的事實是,假戲滋生真的情,愛永遠存於最細微的堆疊。大雨滂沱,無法明說的曖昧和情慾留在1966年的香港,可那是消逝的歲月,是已不存在的時代。
多年後重看花樣年華,喜歡到無可救藥,厲害的過份,處處是技巧的淋漓盡致。整部片本身如原作之名對倒,自搬家時錯位的家俱、鏡頭取巧的錯亂、周蘇二人的感情都是對倒,丈夫/妻子被最低限度的鏡頭呈現,他們如何相戀永遠未知,王家衛也只留給他們背影與聲音,那些空白由周慕雲和蘇麗珍填補了起來,愛情被錯置,鏡頭敘事也將其「對倒」。
他們在梯間錯身,直到大雨的困局讓他們停留,花樣年華本身也是個個困局,被留在破舊公寓的蘇麗珍跟周慕雲是困、柵格狀的影成牢是困、傾盆大雨淹沒了街道只剩街邊能躲雨也是困,他們是困中的孤寂跟慾望,最後的秘密都留在了千年的遺跡裡頭。因為雨總會停,所以最後只能錯身。

前大半大量的單點透視構圖、框景的窺視,將空間的侷限與壓縮最大化,形構外遇的秘密也勾勒了兩人在公寓的壓抑。整部片的精髓都在這些細節裡頭,多帶一個包包、換了的領帶,這些最先是幫外遇老闆圓謊的對白,而後成了推敲丈夫/妻子外遇的枝微末節,那場餐桌戲真的好極,你來我往,對白頓點都精準到位,原來彼此都有發現,包包/領帶哪裡買的,終只是繞了一圈。
這樣的藉此說彼,不只是何老闆外遇作為喻依,片中戴高樂1966訪柬埔寨,是代表著殖民時代的結束,此時藉柬埔寨說的是香港,或許花樣年華不只是外遇的愛情故事還是香港政治局勢的隱喻,關係的倒錯也是認同的錯位,這個錯位是美好的花樣年華,殖民時期是「已過去的時代」,多了的那張船票,也終成為對於過去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