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克己守禮之際,青春氣息撲面而來,於是乎,竹林上,內心捲起千層浪——李安《臥虎藏龍》(200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電影《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是李安導演在 2000 年時的作品,也是其拍攝的第七部店影,說起拍攝此片初衷時,李安自言:「一償兒時的夢想外,其實是對古典中國的一種嚮往。」

有的人把《臥虎藏龍》單純的視為武俠片,不外乎其中傳統而濃烈的中國風,從清朝年間的中式衣裳、中式建築,到人物間的用字遣詞和武俠片的經典橋段──客棧打鬥、屋檐打鬥、輕功、使劍用刀、綠竹林等──但本片內含的中西文化差異、哲學道理,這些都有值得探討之處。

「江湖」何在?

raw-image

劇中,很多我們黃種人視為再「平常」不過的情節安排,因為習慣,不假思索就接受了,在西方人眼里卻可能不是這麽一回事。以輕功為例,他們可能不明所以,人為何有與地心引力相抗衡的力量?這股力量從何而來?另一例是,就武俠片來說,單純最基本的「江湖」二字,我們都明白其意,卻又說不出個具體的來歷涵義。

對於武俠,我們難免充滿幻想,向往儒俠、美人、俠義的世界,一個寄托情感及夢想的世界,因為它是我們華人壓抑社會的一種幻想,一種潛意識的抒發,一種情緒的逃避。

但港台武俠片里,卻少有能將武俠與「真實情感及文化」產生關聯的作品,即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層次,甚至也是西方人了解東方文化的一種膚淺方式。李安說:「恨武俠片的粗糙、不登大雅之堂。武俠片好,好在它的野;壞,壞在它的俗。」由此可以推斷,除了單純滿足童時願望外,李安另一個拍《臥》片的初衷,也是想讓觀眾在享受對武俠片的情感寄托的同時,又能同時保有它野性的狂肆,既有優雅的意境可以悠遊,又有狂放的豪氣可以馳騁,看得出《臥》片是在各方力量中不斷拉扯中前進的一片。

也許,《臥虎藏龍》最核心、根本性的問題是:
在兩種極端之間擺蕩,試圖取得一種恰當的「平衡」。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圖/百家號 軌道為你而來

圖/百家號 軌道為你而來

華人的壓抑,或許能在武俠世界里找到出口,其中「臥、藏」的,就是道教口中的「龍、虎」,也就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與反應-情和欲。

傳統的武俠片會刻意幫大俠解決這樣兩難的問題,但李安就是故意安排讓李慕白猶疑不決,他試圖在克制情感與順應情慾裡遊走,找尋適當的平衡點,李慕白的難處,正是在於人之大欲。又或是,擺盪在正邪之間的玉嬌龍(章子怡飾),不只是李慕白和俞秀蓮(楊紫瓊飾)的慾望投射,也是所有人的欲望的投射,人人心中都有個玉嬌龍的鬼影子。

劇中這三個主要人物,各有各的課題,各有各的心理拉扯與追尋「平衡」的過程,既有面對臥、藏情與欲的掙扎,也有面對正與邪時的情感傾向的平衡。

理性與感性之爭

當理智與情感不能及時地彼此相接時,會發生什麼結果?

不論是李慕白、玉嬌龍和俞秀蓮面臨相似的理智與情感的衝突,在美國作者羅伯特.阿普等人著作《李安哲學》描述作者認為,《臥虎藏龍》就是李安表現壓抑、表現渴望、表達不斷克制的精神,以及純粹的將自身交付給情感的拉扯──這種拉扯其實就是中國傳統儒道之爭。

儒家與道家,究竟是怎麼樣的精神,帶領這三人各尋本心,甚而可能造成無反挽回的毀滅性結果,這必須從最原本的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哲學講起。

儒家思想:聖賢之途、禮儀規矩、社會人文主義

圖/Sony Classics

圖/Sony Classics

傳統讀書人自小便被教育要成為君子,而君子是指道德品行高貴的楷模,正如羅伯特.卡爾特(Robert Carter)所言:「儒學本身就是一個總像自我完善、自我轉變和成為聖賢之途的教育成長開放的過程。」也就是說儒家要求以人人成為完人,打造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

而一個人要成為君子,就要透過自我修為的方式-培養仁義禮孝信等德行。

以儒家標準來說,盡管玉嬌龍曾是殺害師傅江南鶴的碧眼狐貍之徒,李慕白仍力求收她為徒弟。盡管玉嬌龍盜走青冥劍,並與之格鬥,俞秀蓮仍然認了玉嬌龍這個結拜姊妹。這樣來看,李慕白和俞秀蓮,都屬於儒家所定義的君子(或幾近為君子)。

道家思想:見其本心、對真我的追尋、自然主義

若說儒家思想是一種社會人文主義,強調禮儀規則的社會德行;道家思想則是一種自然主義,支持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是一種生態中心哲學,遵循自然之道便可進行本真的自我培養。

身為玉家掌上明珠的玉嬌龍,不甘一生順遂平凡地嫁人,她的心靈是飛躍的、是自由的,就像她在電影中問俞秀蓮:「你在江湖走來走去的,是不是很好玩?」 「可是我看書上說的,都是挺有意思的,到處都能去,遇上不服氣地就打。」她有著對武俠世界一切浪漫的憧憬與想像,所以她選擇了一種罪犯武士的生活方式。

玉嬌龍反抗其傳統的儒家角色的方式是轉向事物完全相對的極端,她行為的極端性導致了個人的災難,產生一種逆轉。

玉嬌龍並不是沒有發現,俞秀蓮對生命的堅定想法對她也是有吸引力的,玉嬌龍本身也有看到自己無羈情感所帶來的破壞性,可是她不願意向儒家思想準則屈膝投降來放棄內在的個性,在聽了俞秀蓮的勸後,她的選擇並不是轉向理性,取而代之的是,將自己交付給情感,讓自己與自身之外的力量結為聯盟、讓自然成為自己的生命力量,一切的情感生活都不再被隱藏、不再被壓抑。

以儒家思想的框架來看,玉嬌龍的生活態度並不能得到寬恕;
但在道教中,她的動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值得讚賞的。

大雨落幽燕,滔滔浪連天

raw-image

李慕白初見玉嬌龍,是電影中的著名場面:竹林上四兩撥千金的打鬥。

竹林里光影晃動、變化多端,既能提供視覺動感效果,又能體現浪漫的詩意;畫面中,武俠人物可以無視重力的存在,神奇地飄浮在樹梢上,這樣奇異的畫面可能使不熟悉「輕功」的西方觀眾,帶來驚嘆和訝異。

原先,李慕白是被一種武俠世界對技藝與人格的傳承所驅使。這樣的責任感,讓他不願見到玉嬌龍這麼一塊在武藝上的璞玉白白被糟蹋、埋沒,在將來成為武林中的毒龍一條,因此,想藉著收她為徒就此導正她。

不過,他高估了自己的定性,也低估了人心中的本性。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早已明明白白讓我們知道:自古以來,情關最難。

眼前人細微的呼吸、靈動的眉眼,帶有攻擊性的青春氣息撲面而來,他的心動了、亂了。李慕白與玉嬌龍之間,有著關乎人性的掙紮與挑戰,兩人之間,並非僅是師徒關系,還有難以明講的男女之情。

那是一個中年男子在心如止水之際,見到一個熱烈鮮活的女子。
她看似莊嚴端正,卻極其野性,她清純美麗,卻又暗藏禍心,猶如一朵高嶺之花,開得豔魅,又帶著決絕的高貴,危險的訊號逼面而來,奪人懾目。

《十年一覺電影夢》一書中提到:「難處則在於玉嬌龍年輕漂亮,又是女人,而李慕白師傅的喪命、武當派的秘籍被盜,都和女色有關,這是他的心病。」在電影中貝勒爺說:「面對色情,再大的英雄也是莫可自己。這正是他害怕之處,他再怎麼具有大俠風範,也擺脫不了人心之欲。

成語「臥虎藏龍」,意思是,埋藏在禮儀與文明下的情感、熱情、秘密欲望的潛流。而玉嬌龍就是電影名稱臥「虎」藏「龍」里的那條龍,是華人社會里的禁忌話題。

謹守儒道還是依循本心?

圖/Sony Pictures Classic 攝/Chan Kam Chuen

圖/Sony Pictures Classic 攝/Chan Kam Chuen

李慕白與俞秀蓮,他們是中國傳統社會里常見的兩個典範人物:在江湖不只靠武藝,更需以德服人,他們為群體、為道德而活。以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來看,他們因為害怕表達對彼此的愛慕會給為救李慕白而喪命的俞秀蓮的未婚夫(孟思昭)臉上抹黑,他們被江湖道義所約束、重視責任勝於情感;然而,兩人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對彼此間的愛慕緘口不言、過著壓抑而充滿遺憾的日子。

玉嬌龍則選擇依循本心獲得自由,但自由總要付出代價,她付出了反叛自己傳統角色的代價,也就是電影里結局。

到頭來仍舊無法面對自己的本真面貌

故事鄰近結尾處,玉嬌龍在窯洞里向李慕白問出:「你要劍,還是要我?」正是一種對李慕白本心的拷問。

在習武之人的世界裡,練氣練到至要關頭,只待最後一口氣就達升華境界。可在故事鄰近結尾處,李慕白在臨終前,拚著這口氣不上去,他舍了修道、舍了神仙都不做,也要給俞秀蓮一個承諾,他說:「寧做幾天的野鬼,不做永恒的孤魂。」

只因倘若超脫得道,孤魂仍舊是孤獨的,也就與人世間的俞秀蓮再無瓜葛;但若是做個野鬼,還得以在俞秀蓮身邊多留幾日。也就是,在臨終前,李慕白藉由壓抑到與玉嬌龍之間的幽微、微妙的意亂情迷,最終明白了他對俞秀蓮壓抑已久的感情。

李慕白最終的這番表白心跡是很浪漫的、真誠的,他給俞秀蓮多年的感情做了個交代,他沒有敷衍假裝。但是,他對玉嬌龍的情感也自死至終都處於自我控制、不求甚解的迷糊狀態中。

全劇離不開二字:平衡

圖/Sony Pictures Classics

圖/Sony Pictures Classics

《臥虎藏龍》的中心思想,就是儒家克己守禮與道家感情世界之爭,也是理性與感性之爭。人心猶如一個天枰,理性與感性各佔一端,太多的理性讓生活缺乏了浪漫與激情,太多的感性則容易讓人迷失。

就像李慕白和俞秀蓮,過多的理性使他們抱著遺憾走完一生,感受到沈重的失落;而玉嬌龍太多的感性,則帶給身旁的人和自己災難與麻煩,付出追求自由伴隨而來的沉痛代價。

鄰近結尾,李慕白已逝,俞秀蓮對玉嬌龍說:「答應我,不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

《臥虎藏龍》似乎並不支持一種單一的哲學體系,
而是認為到家的天性自由與儒家的精神秩序之間應當存在一種「平衡」。

老子《道德經》有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只有平衡自己內心的理性與感性、儒和道、社會責任與自然主義,將這些價值步入趨於平衡、協調的境界,我們才能戰勝自我、才得以蓬勃向上。


raw-image

參考資料

  1.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李安哲學》
  2. 時報出版《十年一覺電影夢》
  3. 大都會文化《蛻變:章子怡的成長紀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晤的沙龍
4會員
31內容數
❝ 見字如晤,聲息可辨。 ❞ 一位有著大眾臉的編輯,期盼在充斥短影音的世界裡,以 #文字 認出彼此。 期許透過 #內容,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 🖋 文字散見於關鍵評論網、音音有代誌、嚷嚷社、方格子 📧 合作:lettersalive09@gmail.com
如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6
華人團圓共迎新年時所聽見的歌曲〈恭喜恭喜〉歷史背景故事的人仍為少數。曾經,在歷史的長河裡,實則帶有悲愴淒涼的意味。在時間的作用下,掩埋在鑼鼓喧天的年節中。年年唱響於闔家團圓時刻、帶著喜慶氛圍的〈恭喜恭喜〉,原版背後實則隱藏苦澀的由來。
Thumbnail
2025/02/16
華人團圓共迎新年時所聽見的歌曲〈恭喜恭喜〉歷史背景故事的人仍為少數。曾經,在歷史的長河裡,實則帶有悲愴淒涼的意味。在時間的作用下,掩埋在鑼鼓喧天的年節中。年年唱響於闔家團圓時刻、帶著喜慶氛圍的〈恭喜恭喜〉,原版背後實則隱藏苦澀的由來。
Thumbnail
2025/02/16
出色的演奏、豐富的經歷,以及種種榮耀,構成人們眼中的林易。不過,音樂之路也並總非一帆風順,他舉將近十年前與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決賽失之交臂的經歷,林易坦言,備賽長達四年之久,未能如願,確實抱有遺憾。不過,十年後的他,倒是學會了降低得失心,坦然面對音樂旅途裡的得與失,心隨境轉,想起愛樂初衷。
Thumbnail
2025/02/16
出色的演奏、豐富的經歷,以及種種榮耀,構成人們眼中的林易。不過,音樂之路也並總非一帆風順,他舉將近十年前與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決賽失之交臂的經歷,林易坦言,備賽長達四年之久,未能如願,確實抱有遺憾。不過,十年後的他,倒是學會了降低得失心,坦然面對音樂旅途裡的得與失,心隨境轉,想起愛樂初衷。
Thumbnail
2025/02/16
承辦蕭邦國際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之波蘭蕭邦學會指名巴哈靈感主辦一系列在台活動!除預告 2025 年一系列在台音樂會及講座,也預告大賽紀錄片《鋼琴》(Pianoforte)將於明年農曆年前後院線上映。
Thumbnail
2025/02/16
承辦蕭邦國際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之波蘭蕭邦學會指名巴哈靈感主辦一系列在台活動!除預告 2025 年一系列在台音樂會及講座,也預告大賽紀錄片《鋼琴》(Pianoforte)將於明年農曆年前後院線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談古中國俠客文化於影視的再現,即不可避免的觸及李安所執導的《臥虎藏龍》與侯導的 《刺客聶隱娘》,兩者於國際影壇的大放異彩,表明被外邦認同的古代中國的重新建構, 此外,二者於劇情、語言使用、配樂選擇及拍攝手法等等安排上,那隱隱的重疊、對比性 同加深兩者並談的可能。
Thumbnail
談古中國俠客文化於影視的再現,即不可避免的觸及李安所執導的《臥虎藏龍》與侯導的 《刺客聶隱娘》,兩者於國際影壇的大放異彩,表明被外邦認同的古代中國的重新建構, 此外,二者於劇情、語言使用、配樂選擇及拍攝手法等等安排上,那隱隱的重疊、對比性 同加深兩者並談的可能。
Thumbnail
《重慶森林》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講述人們在稠密的現代大都市香港中的孤獨內心世界。文章內容介紹了對電影的感想和評價,以及電影中的情節和演員陣容等。
Thumbnail
《重慶森林》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講述人們在稠密的現代大都市香港中的孤獨內心世界。文章內容介紹了對電影的感想和評價,以及電影中的情節和演員陣容等。
Thumbnail
70 年代香港,李小龍以《唐山大兄》(1971)爆紅,當時已憑《獨臂刀》(1967)、《金燕子》(1968)等片成為武俠片名導的張徹萌生念頭,培養一個專長於拳腳武打片的演員;時年 28 歲的陳觀泰雀屏中選,主演《馬永貞》。
Thumbnail
70 年代香港,李小龍以《唐山大兄》(1971)爆紅,當時已憑《獨臂刀》(1967)、《金燕子》(1968)等片成為武俠片名導的張徹萌生念頭,培養一個專長於拳腳武打片的演員;時年 28 歲的陳觀泰雀屏中選,主演《馬永貞》。
Thumbnail
這隻享負盛名的《老狐狸》在去年11月台灣公映,等了好久好久香港片商也好像沒甚麼動靜,於是今年初去台灣毒遊,趁當地戲院還未落畫就趕快去看 豈料幾個月後就看到香港上映的消息,還是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選片之一……世事果然難料(?)!www (下有劇透) 故事發生在1989年全民皆股的年代,小男孩廖
Thumbnail
這隻享負盛名的《老狐狸》在去年11月台灣公映,等了好久好久香港片商也好像沒甚麼動靜,於是今年初去台灣毒遊,趁當地戲院還未落畫就趕快去看 豈料幾個月後就看到香港上映的消息,還是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選片之一……世事果然難料(?)!www (下有劇透) 故事發生在1989年全民皆股的年代,小男孩廖
Thumbnail
這部片在中國大紅,各種分析解說已經很豐富,經過幾日沈殿,還是想就人性、佛教、道教(民間信仰)、邪(新宗教覺醒)這四個角度來談談。
Thumbnail
這部片在中國大紅,各種分析解說已經很豐富,經過幾日沈殿,還是想就人性、佛教、道教(民間信仰)、邪(新宗教覺醒)這四個角度來談談。
Thumbnail
亞歷山大潘恩再次展現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和解的那一面。全片充滿著七零年代的復古懷舊風格。劇情上並無太多轉折,慢火細燉卻也情緒飽滿。
Thumbnail
亞歷山大潘恩再次展現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和解的那一面。全片充滿著七零年代的復古懷舊風格。劇情上並無太多轉折,慢火細燉卻也情緒飽滿。
Thumbnail
這部電影是李安導演執導的經典武俠巨作,描述武當大俠李慕白與女俠俞秀蓮之情、碧眼狐狸與武當之仇、玉嬌龍與碧眼狐狸之怨、新疆羅小虎與玉嬌龍之愛,刻劃一代大俠欲封劍歸隱、一介女俠盼情歸所愛、一隻狡狐為武術而走火入魔、一名女流願衝破桎梏擇其人生、一個男子游牧多年終覓得其生命最亮的那顆星
Thumbnail
這部電影是李安導演執導的經典武俠巨作,描述武當大俠李慕白與女俠俞秀蓮之情、碧眼狐狸與武當之仇、玉嬌龍與碧眼狐狸之怨、新疆羅小虎與玉嬌龍之愛,刻劃一代大俠欲封劍歸隱、一介女俠盼情歸所愛、一隻狡狐為武術而走火入魔、一名女流願衝破桎梏擇其人生、一個男子游牧多年終覓得其生命最亮的那顆星
Thumbnail
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透過李慕白、餘秀蓮與玉嬌龍三個角色表達電影中的逍遙意境。三個人物的生死境遇清楚說明瞭現實世界不存在任何意義,只有『無』才是一切。電影的取景與鏡頭必定以表達逍遙美感為主。
Thumbnail
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透過李慕白、餘秀蓮與玉嬌龍三個角色表達電影中的逍遙意境。三個人物的生死境遇清楚說明瞭現實世界不存在任何意義,只有『無』才是一切。電影的取景與鏡頭必定以表達逍遙美感為主。
Thumbnail
「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何嘗不是? 刀劍里藏凶,人情又何嘗不是?」---李慕白 2000年李安執導奪下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臥虎藏龍》,時隔22年,將於2022年9月30日在台上映,經典好片以4K數位修復版重返大銀幕,引領大家重溫一把青冥劍引發的江湖兒女愛恨情仇。 心就是江湖,心就是武林
Thumbnail
「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何嘗不是? 刀劍里藏凶,人情又何嘗不是?」---李慕白 2000年李安執導奪下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臥虎藏龍》,時隔22年,將於2022年9月30日在台上映,經典好片以4K數位修復版重返大銀幕,引領大家重溫一把青冥劍引發的江湖兒女愛恨情仇。 心就是江湖,心就是武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