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聶隱娘

含有「刺客聶隱娘」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之前有2篇文章探討奧斯卡最佳影片,而我也想探討金馬獎最佳影片。 我資料從第49屆資料開始收集起,因為從那一年起,金馬獎個獎項入圍名單從4部增加到5部,比照美國奧斯卡獎。而我收集的最佳影片得獎者共有13部,從第49屆到去(2024)年的第61屆。 一、與會外賽: 預測金馬獎比較麻煩的是,沒有其
1954年12月24日,中央電影事業公司合併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臺灣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臺北成立,曾與中國電視公司、中國廣播公司合稱「三中」,2005年起配合政府政策而民營化。今年,適逢中央電影事業公司成立70周年,讓我們翻閱國家檔案,共同回味電影所記錄的臺灣社會發展及文化傳承。
Thumbnail
談古中國俠客文化於影視的再現,即不可避免的觸及李安所執導的《臥虎藏龍》與侯導的 《刺客聶隱娘》,兩者於國際影壇的大放異彩,表明被外邦認同的古代中國的重新建構, 此外,二者於劇情、語言使用、配樂選擇及拍攝手法等等安排上,那隱隱的重疊、對比性 同加深兩者並談的可能。
Thumbnail
《南國再見,南國》Goodbye South, Goodbye (1996) 《海上花》Flowers of Shanghai (1998) 《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 (2015)
Thumbnail
看這部片子不像是在「看電影」,倒像是無意間走進入一間美術館,鏡頭在極爲緩慢的節奏下,變成了一張張的畫。
Thumbnail
麥康納-avatar-img
2023/12/06
好看嗎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7
麥康納 我也是抱著一探「爲何他的作品屢屢得獎的心態」去看這部片的。再者,自己也從事創作,想研究一下,非類型作品的另類敘述手法?
上映後七年才看了《刺客聶隱娘》,為標題煩惱了一會,沒想到合適可以套用的典故,最終還是用了心中最直覺的描述詞語。
Thumbnail
"Bagad"是19世紀興起、20世紀始蔚為風尚、深受蘇格蘭風笛團影響而誕生的布列塔尼地區民族樂團形式。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侯孝賢醞釀十多年,終於拍出他心目中的聶隱娘,《刺客聶隱娘》在 2015 年上映,替他拿下當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不同於原著裴鉶的小說,在電影裡,侯孝賢讓隱娘有了本名──姓聶,名窈,排行七,多稱窈七,於是,讓觀眾有機會走近、窺視隱娘私底下的樣子,不再只是裴鉶筆下遙不可及的傳奇女子。
Thumbnail
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可以說是藉由「武俠題材」,把所謂「東方的審美」引介給了西方世界。
Thumbnail
《刺客聶隱娘》可說是侯孝賢個人風格的極致發揮,甚至是一巔峰。透過孤獨的角度來看待女性的刺客,或許是侯孝賢自身流露的一種價值觀,但在他對本片的註解:「一個人,沒有同類」之下,似乎也同時流露出侯孝賢對自己的註解。
Thumbnail
子穎-avatar-img
2021/10/09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