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Affy 極簡理財誌|2025.06.19
在高通膨與政策不確定性持續交織的背景下,美國聯準會(Fed)在 2025 年 6 月 18 日釋出了最新的利率與經濟展望報告(SEP),雖然中位數預測仍顯示年內有兩次降息的空間,但鷹派聲音明顯上升,市場情緒因此出現動搖。
這份決策聲明與背後的經濟預測揭示了什麼?2025下半年對台美市場的意義為何?我們逐一解析。一、表面鴿派:預測中位數仍支持兩次降息
根據會後公布的「點狀圖」顯示,在19位聯準會決策官員中,有8位預期將政策利率降至3.75%至4.00%之間,2位更支持額外再降息一次;其餘7人則主張維持當前利率不變,還有2位認為僅需要一次降息。這意味著雖然多數官員傾向寬鬆政策,但內部意見分歧顯著擴大,也讓外界對聯準會立場感到不確定。
二、實際偏鷹:更多官員傾向不降息
與三個月前相比,支持「不降息」的官員人數從原本的4位增加至7位,這是一個明顯的轉變,凸顯聯準會內部的謹慎情緒。即使大方向仍為年內可能降息,但內部對通膨的警覺與市場的不穩定性,使得鷹派觀點逐漸佔據上風。
三、通膨與失業預期升溫
根據最新的經濟預測,聯準會上調了對通膨與失業率的預估:核心PCE通膨從原本預估的2.6%上調至3.1%,總體PCE通膨則從2.4%上升至3.0%;同時,失業率也從預估的4.4%提高至4.5%。這些調整多與近期美國總統川普推出的關稅政策有關,使得企業成本上升、消費者價格受到壓力。
四、經濟成長預期同步下修
除了物價與失業率預期升高,聯準會也下修了2025年的GDP成長預估。這顯示Fed正陷入兩難:一方面必須控制通膨,另一方面又擔憂景氣過度放緩,因此未來的貨幣政策可能更加審慎與靈活。
五、對台灣投資人的啟示與布局建議
雖然本次會議利率未調整,仍維持在4.25%至4.50%,但內部偏鷹的態度已經對市場產生潛在影響。
對美股而言,特別是成長型與科技類股,短期內面臨「降息預期降溫」的壓力,部分漲幅可能回吐;台股受到波及的機會也升高,尤其是與AI、美國出口有關的族群可能受到情緒影響而震盪。
此外,由於美元利率維持高檔,短線對新興市場貨幣如台幣形成壓力,出口股將受惠;而黃金與比特幣在「高通膨+高利率」的格局下,短線表現可能承壓,但中長期仍具備避險與抗通膨的價值。
對投資人而言,現在應該重新檢視資產配置,特別是對利率敏感度高的資產,例如REITs與成長股,應考慮部分獲利了結或降低部位。
六、展望2026:利率會更快降嗎?
聯準會預估2026年底政策利率的中位數為3.6%,高於今年3月的預估3.4%。這表示Fed仍對通膨控制抱持謹慎態度,不排除將高利率政策延長至2026年中期甚至年底。
若經濟表現不出現劇烈衰退,則快速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反而需防範「高利率+低成長」的新常態出現。
七、總結與行動建議
此次聯準會會後聲明與經濟預測,呈現出「表面鴿派、實際偏鷹」的輪廓。投資人不應僅看點狀圖的中位數,更要關注內部趨勢的變化與鷹派觀點的增多。
對一般投資人來說,以下三點建議尤為重要:
第一,檢視投資組合中是否有過度依賴低利環境的資產,適度調整為穩健型標的。
第二,對美元匯率保持警覺,必要時進行部分避險布局。
第三,密切觀察聯準會官員談話內容及川普關稅政策是否進一步延伸,以作為調整投資方向的重要依據。
📩 如果你喜歡這篇分析,記得追蹤《Affy 極簡理財誌》,每週更新美股與全球金融市場的第一手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