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居家照護基本原則與安全注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家照顧長輩,哪裡是地雷?怎樣做才安心?」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明明把家裡打掃得很乾淨,也常幫長輩補營養、準時吃藥, 但他還是一直跌倒、感染、或是反覆跑急診? 其實,照顧長輩不只是愛心,更需要科學與策略。

今天就一起來聊聊──怎樣才能讓長輩住得安心、照顧得放心?😊

raw-image



🧱 一、從「環境安全」做起:跌倒與意外是最大敵人!

對熟齡者來說,最常見的住院原因之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跌倒」。根據統計,每三位65歲以上長者,就有一位一年內曾經跌倒過;其中不少人因為跌倒造成骨折,進而住院、手術,甚至臥床或失能。


🧠 為什麼熟齡者特別容易跌倒?

  1. 視力退化:光線不夠或眼鏡度數不對,讓空間感降低
  2. 平衡感變差:前庭功能、肌力與本體感覺衰退
  3. 肌肉無力或行動輔具使用不當:腳沒力、起身不穩或拐杖滑倒
  4. 多重慢性病與藥物影響:血壓忽高忽低、服用鎮定或降壓藥
  5. 地面濕滑或障礙物:尤其在浴室、廚房、走道、床邊等處


📋 居家安全檢查清單

  • ✅ 浴室、樓梯口加裝扶手
  • ✅ 廁所地板用防滑墊
  • ✅ 照明足夠,尤其半夜能一按就亮
  • ✅ 電線不裸露、不絆腳
  • ✅ 床邊設計坐下起身方便(太軟或太高都NG)
  • ✅ 常用物品放在易拿取的高度

小細節做好,能大幅減少住院或長期臥床的風險。

🧘‍♀️ 除了環境,提升自我穩定性也很重要

  • 做肌力與平衡訓練:如太極、站立抬腳、走直線
  • 定期檢查視力、聽力、骨密度
  • 適當補充維生素D與鈣質(預防骨折)

💊 二、正確服藥不馬虎:藥多、藥錯,是常見陷阱

對熟齡者來說,「吃錯藥」的風險比年輕人大得多,不是因為粗心,而是因為服藥種類多、代謝慢、藥效影響大。很多慢性病患者每天要服用5~10種以上藥物,加上保健品或自購成藥,如果沒有仔細管理,藥物錯亂、交互作用、副作用的風險就會飆高


📦 熟齡族常見用藥陷阱

  1. 藥物名稱相似,看錯包裝
    例:降壓藥與利尿劑包裝相似,長輩看錯時間或吃錯藥
  2. 重複吃藥
    同一成分的藥在不同科別都被開了(如兩位醫師都開降壓藥)
  3. 亂加成藥或保健品
    長輩自己去藥局買感冒藥、維他命、補品,沒跟醫師說
  4. 自己停藥或加藥
    「今天不痛就先不吃」、「這藥昨天吃完了,就拿舊的頂替一下」
  5. 吃藥與食物相衝
    比如:抗生素+牛奶 → 降低藥效;降血壓藥+葡萄柚汁 → 增加副作用

🧠 長輩吃藥為什麼容易出狀況?

  • 記憶力變差:忘記是否已經吃過
  • 視力退化:看不清藥名或標籤
  • 吞嚥困難:某些藥太大顆,難以下嚥
  • 代謝變慢:藥效停留時間變長,副作用增加
  • 腎臟功能退化:排出藥物變慢,容易中毒

✅ 如何正確服藥?五大建議

raw-image

💡 家人可以這樣幫忙:

  • 幫忙「分藥」並放在明顯處(如冰箱門口、餐桌)
  • 陪長輩服藥,觀察服藥後的反應
  • 問清楚藥師說明:是否空腹吃、有無交互作用
  • 若請看護照顧,記得教導正確藥物給藥方式與時間

📣 小提醒:長輩常說的「藥吃多了會傷肝腎」,其實真正會傷的,是亂吃藥。

與其減少藥量,不如精準用藥,讓每一顆藥都發揮應有的功效。

吃對藥,比少吃藥更重要」!



🍽️ 三、營養照護是基礎:吃得下,也要吃得對

當我們照顧熟齡長輩時,常常發現他們胃口不好、吃得少、變瘦變虛弱,你可能會想:「是不是老了就是吃少一點沒關係?」

其實不然,營養攝取不足,是加速失能與住院的隱形殺手。熟齡者的身體不只要吃得下,還要「吃得夠、吃得對」,才能支撐免疫力、肌力與代謝機能。


🧠 為什麼熟齡後吃東西會變得困難?

  1. 嗅覺與味覺變差:覺得食物「都沒味道」
  2. 牙口不好:牙齒鬆動、缺牙、咀嚼困難
  3. 吞嚥能力下降:怕嗆咳,不敢吃硬的東西
  4. 腸胃功能變慢:吃一點點就脹氣、打嗝、便秘
  5. 憂鬱或疾病造成食慾降低

這些問題常被家屬忽略,卻直接影響健康。


✅ 熟齡營養的三大重點

raw-image

💡 如果長輩「吃不多」,可以這樣補強:

  • 少量多餐:一天分4~6小餐,每餐少量但營養密度高
  • 製作營養濃縮食物:如蒸蛋加入豆漿、魚肉泥加菜泥
  • 添加營養補充品:如安素、優質蛋白粉、乳清(請先諮詢醫師)
  • 利用熟齡專用餐具:防滑、好握、好咀嚼的設計幫助進食
  • 避免「空熱量」食物:如糖果、餅乾、罐裝飲料,雖甜卻不營養

📋 可觀察的營養警訊:

  • 體重半年內下降5%以上
  • 肌肉變少、走路變慢
  • 皮膚變薄、容易瘀青
  • 指甲脆弱、頭髮變稀
  • 免疫力差、常感染

🍽️ 讓吃飯變成愉快的事

  • 在明亮、舒適、安靜的環境進餐
  • 每餐固定時間與家人一起用餐,增加食慾
  • 鼓勵長輩參與簡單備餐,提升參與感

📣 總結:吃得營養,不只是為了補身體,是為了維持熟齡者的「行動力」「免疫力」「生活力」。

你可以把每一餐想成給身體的「修復工人」與「燃料補給」。

如果長輩一天只吃得下三口飯,那就讓這三口變得最有價值!


🧻 四、個人衛生與褥瘡預防

臥床不是問題,照顧不當才會出問題。

對於行動不便、長時間臥床的熟齡者來說,「褥瘡(壓瘡)」和「感染」是最可怕的照護陷阱。它們一旦發生,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引發敗血症、住院,甚至死亡。

但好消息是——大多數褥瘡和照護感染,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 為什麼熟齡者容易有褥瘡與感染?

  1. 皮膚變薄、血流變差 → 擦傷或壓迫後不容易修復
  2. 長期臥床或坐輪椅 → 局部壓力大,缺血壞死
  3. 免疫力下降 → 一有傷口就容易感染
  4. 排泄控制困難(如失禁) → 皮膚長期潮濕,更易破皮發炎
  5. 照護者未注意翻身與皮膚觀察

🛏️ 褥瘡常見部位(請特別觀察):

  • 臀部、尾骨
  • 踝關節、腳跟
  • 肩胛骨、後腦勺
  • 膝蓋內側、大腿內側(若雙腿長期接觸)

🔄 褥瘡預防五大重點

raw-image

💡 皮膚異常的早期警訊(褥瘡前兆):

  • 紅紅一塊但不會退色(壓下去不變白)
  • 表皮有破損、滲液
  • 局部溫度上升、有異味
  • 長者喊痛但看不到明顯傷口(深層壓瘡可能尚未表現)

這時請立即停止壓迫部位並就醫處理。


🧼 衛生照護的基本原則

  1. 會陰部清潔:每次排便後都應溫水清洗並擦乾
  2. 口腔清潔:每日刷牙或使用漱口水,避免牙周病與誤吸性感染
  3. 指甲、頭髮、鬍鬚定期修整:避免抓傷與不適
  4. 使用柔軟棉質衣物:減少摩擦與悶熱
  5. 保持皮膚乾爽透氣:尤其是摺疊處(如腋下、鼠蹊)

👨‍⚕️ 若發現以下情況,請立即就醫:

  • 傷口有膿、紅腫擴散、發熱
  • 排尿變得混濁或有異味(泌尿道感染)
  • 長者情緒異常、嗜睡或精神混亂(可能是感染引起)

🧩 五、情緒支持不能忽略

熟齡者的健康,不只是身體,還有心情。

很多時候,我們把照顧熟齡長者的焦點放在吃得飽、睡得好、有沒有跌倒,卻忽略了一個最核心也最微妙的部分——「情緒支持」。

尤其當長輩生病、退化、失去自理能力或喪偶時,他們容易陷入「無力感」與「孤獨感」的漩渦。這些心理變化不會馬上看出來,但會默默影響身體狀況、配合度、甚至求生意志。


🧠 熟齡者為何容易情緒低落?

  1. 生活重心消失:退休、子女離家,覺得自己沒用了
  2. 角色轉變難適應:從照顧者變被照顧,失去掌控感
  3. 失落經驗堆積:朋友過世、身體退化、記憶衰退
  4. 疾病慢性化:長期疼痛、慢性病打擊信心
  5. 社交減少:身體不便或羞於見人,逐漸退縮孤立

📍 情緒變化的早期警訊

  • 說話變少、不主動對話
  • 食慾差、睡眠差
  • 看起來沒精神、常嘆氣
  • 提不起勁、不想出門
  • 容易激動或易怒
  • 提到「沒意思」「不想活」

這些不是「老了本來就這樣」,而是內心的求救訊號。


🤝 家人與照顧者可以這樣做

raw-image

熟齡者的健康,不只是身體,還有心情。

很多時候,我們把照顧熟齡長者的焦點放在吃得飽、睡得好、有沒有跌倒,卻忽略了一個最核心也最微妙的部分——「情緒支持」。

尤其當長輩生病、退化、失去自理能力或喪偶時,他們容易陷入「無力感」與「孤獨感」的漩渦。這些心理變化不會馬上看出來,但會默默影響身體狀況、配合度、甚至求生意志。


🧠 熟齡者為何容易情緒低落?

  1. 生活重心消失:退休、子女離家,覺得自己沒用了
  2. 角色轉變難適應:從照顧者變被照顧,失去掌控感
  3. 失落經驗堆積:朋友過世、身體退化、記憶衰退
  4. 疾病慢性化:長期疼痛、慢性病打擊信心
  5. 社交減少:身體不便或羞於見人,逐漸退縮孤立

📍 情緒變化的早期警訊

  • 說話變少、不主動對話
  • 食慾差、睡眠差
  • 看起來沒精神、常嘆氣
  • 提不起勁、不想出門
  • 容易激動或易怒
  • 提到「沒意思」「不想活」

這些不是「老了本來就這樣」,而是內心的求救訊號。


🤝 家人與照顧者可以這樣做

raw-image



🔐 小結:照顧長輩的「五安心」原則

  1. ✅ 環境安全
  2. 💊 藥物正確
  3. 🍲 營養均衡
  4. 🧼 個人衛生
  5. 🤗 情緒關心

這五件事,沒有一件是可有可無的。

🏠【居家照護安全檢查表】Home Care Safety Checklist for Seniors

1️⃣ 環境安全 Environment Safety

  • 浴室與樓梯有安全扶手
  • 浴室與床邊有防滑墊
  • 夜間照明充足、一按即亮
  • 地面乾淨、無雜物與電線
  • 床高適中,便於上下

2️⃣ 藥物管理 Medication Management

  • 使用分類藥盒
  • 有完整藥物清單
  • 定時提醒服藥
  • 無自行加減藥物
  • 定期由醫師檢查藥物交互作用

3️⃣ 營養與水分 Nutrition and Hydration

  • 每餐有蛋白質攝取(豆腐、雞蛋、肉)
  • 每日至少1500cc水分(依醫囑調整)
  • 鼓勵少量多餐
  • 使用適合長者的餐具

4️⃣ 衛生與預防 Hygiene & Prevention

  • 每2小時翻身一次(臥床者)
  • 定期檢查皮膚紅腫/褥瘡
  • 每天清潔會陰與尿布區域
  • 每日口腔清潔一次以上

5️⃣ 情緒與心智支持 Emotional Support

  • 每天曬10-20分鐘太陽
  • 固定作息、三餐定時
  • 安排與家人互動或社區活動
  • 有人傾聽、陪伴與尊重

Sandwich-Care出書了喔!! <<0到60分鐘的生命接力:急救與急診的全程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 : 你的家庭健康守門員
10會員
182內容數
Sandwich-Care 是每個家庭的健康第一線,一旦家人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症狀不明、或有慢性病管理需求,它能即時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判斷 是需要立刻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還是可以在家先觀察或調整生活方式? 有它在,家庭健康不再靠猜!
2025/06/20
4️⃣🧠 半邊無力、說話不清:中風的黃金搶救時刻 「突然講話不清楚、臉歪了、手腳沒力」──這些不是老化的正常現象,而是極有可能是**腦中風(Stroke)**的早期徵兆!尤其在熟齡族,中風發生時越早辨識、越早治療,越能保命與保功能。 📌 中風是什麼? 中風,是腦部血液供應突然中斷所造成
Thumbnail
2025/06/20
4️⃣🧠 半邊無力、說話不清:中風的黃金搶救時刻 「突然講話不清楚、臉歪了、手腳沒力」──這些不是老化的正常現象,而是極有可能是**腦中風(Stroke)**的早期徵兆!尤其在熟齡族,中風發生時越早辨識、越早治療,越能保命與保功能。 📌 中風是什麼? 中風,是腦部血液供應突然中斷所造成
Thumbnail
2025/06/19
在我們照顧熟齡長輩的過程中,最常聽到的問題之一是:「這樣要不要去急診?」、「是不是撐一撐就好?」其實,這類判斷真的不容易。但有一些身體發出的「紅燈訊號」,出現了就不應猶豫,立刻就醫是保命關鍵! 🚨 以下是幾個「絕對不能等」的就醫警訊: 1️⃣ 🧠意識改變或叫不醒:比想像中更危急 我
Thumbnail
2025/06/19
在我們照顧熟齡長輩的過程中,最常聽到的問題之一是:「這樣要不要去急診?」、「是不是撐一撐就好?」其實,這類判斷真的不容易。但有一些身體發出的「紅燈訊號」,出現了就不應猶豫,立刻就醫是保命關鍵! 🚨 以下是幾個「絕對不能等」的就醫警訊: 1️⃣ 🧠意識改變或叫不醒:比想像中更危急 我
Thumbnail
2025/06/18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吃了新的藥後,忽然開始頭暈、胃不舒服,或整天沒精神…… 這時候常會以為「是不是身體又出問題了?」 其實,這不見得是疾病惡化,有可能是——藥物副作用或交互作用在提醒你! 🧠 什麼是藥物「副作用」?— 好藥也有意外的「小尾巴」 我們吃藥是為了改善一個問題,比如降低血壓
Thumbnail
2025/06/18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吃了新的藥後,忽然開始頭暈、胃不舒服,或整天沒精神…… 這時候常會以為「是不是身體又出問題了?」 其實,這不見得是疾病惡化,有可能是——藥物副作用或交互作用在提醒你! 🧠 什麼是藥物「副作用」?— 好藥也有意外的「小尾巴」 我們吃藥是為了改善一個問題,比如降低血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5、13、15、17、24、35、40、44、51、57、58、63。 9. (3) 有關慢性病老人居家照顧的優點,下列何者不正確? ①可預防與延遲入住機構的時間 ②被監視的感覺較低 ③在成本效益分析上,居家式的照顧較機構式的照顧昂貴 ④留在家裡可享受家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5、13、15、17、24、35、40、44、51、57、58、63。 9. (3) 有關慢性病老人居家照顧的優點,下列何者不正確? ①可預防與延遲入住機構的時間 ②被監視的感覺較低 ③在成本效益分析上,居家式的照顧較機構式的照顧昂貴 ④留在家裡可享受家
Thumbnail
裝修時基礎工程的錢最不能省!更新老屋的各種老化問題,除了增加舒適度,也是為居住者及鄰居們保障了安全!
Thumbnail
裝修時基礎工程的錢最不能省!更新老屋的各種老化問題,除了增加舒適度,也是為居住者及鄰居們保障了安全!
Thumbnail
搬遷至新宅後,該怎麼淨宅,讓自己住得平安? 外出旅遊住旅館,該怎麼淨化房間,讓自己睡得安穩? ​
Thumbnail
搬遷至新宅後,該怎麼淨宅,讓自己住得平安? 外出旅遊住旅館,該怎麼淨化房間,讓自己睡得安穩? ​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Thumbnail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選擇居住於高樓層成為眾多家庭的新趨勢。尤其對於有著可愛寵物的家庭而言,安全和舒適成為選擇居住空間的首要考量。為了確保家庭的安全,我們決定安裝專業的防墜鐵窗。以下是我們新生活的心得分享。
Thumbnail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選擇居住於高樓層成為眾多家庭的新趨勢。尤其對於有著可愛寵物的家庭而言,安全和舒適成為選擇居住空間的首要考量。為了確保家庭的安全,我們決定安裝專業的防墜鐵窗。以下是我們新生活的心得分享。
Thumbnail
你家是不是老是出一些小狀況? 水龍頭滴滴答,電燈泡閃閃爍,牆壁裂縫笑呵呵... 這些小毛病雖然不至於讓屋子倒塌,但久了也是心煩啊!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位「房屋保健師」,定期幫你家做個「健檢」就好了吧?
Thumbnail
你家是不是老是出一些小狀況? 水龍頭滴滴答,電燈泡閃閃爍,牆壁裂縫笑呵呵... 這些小毛病雖然不至於讓屋子倒塌,但久了也是心煩啊!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位「房屋保健師」,定期幫你家做個「健檢」就好了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