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會跟我玩跳棋;
現代有太多桌遊和App, 如果不是有人推薦跳棋是「專心(回家)目標」的遊戲,我大概沒想過和孩子玩⋯⋯⋯常聽人描述其他孩子的遊戲,很好奇家裡兄妹玩起來如何?
一天玩一次,今天第三回(終於記得拍照),進步多了;兩兄妹都還沒有贏過我,並非我有多高明,而是他們太缺乏沉靜了,玩個遊戲非要用計只求圍堵(不思如何前進),等待時喧鬧不觀察⋯⋯
幸好暑假快到了

跳棋
過兩天(6/25五)妹妹贏我ㄧ步了;哥哥起手式很優,但後勢有些亂了陣腳;
妹妹強烈抗議要我別告訴她:「有哦,有看到一條直達的路」這樣的話,本來我覺得無傷大雅,但她一直怪我,我就承諾絕不再說。
哥哥一直很吵鬧,感覺自嗨而來的樂,比專心遊戲的樂更讓他安心信奉。
兩個孩子都說我終於被打敗的這一局是第4回,其實是五,幸好我有po文(但我心裡有數就好)⋯⋯每天玩一盤棋,是我們三人一「在一起」的時光。
6/26(六)哥哥執行了「不動」策略說:「這樣我就(能控制在)只輸8步」
眼看我只差一步就最贏,綠色(哥哥)不動,我無法完成,於是黃子(妹妹)就從輸三步變成贏家。

孩子跳棋使出佔地不走招數
朋友聽我描述後評論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回應說:「很中肯!家裡這小子想著怎麼輸,不想“不要輸” 」
6/27(日)室友跟兒子說:「你們每次玩跳棋都玩很久,今晚爸爸替你玩,你怎麼會一直輸」⋯⋯兒子說自己「七連敗」——我很無奈室友沒默契,不知我的game therapy多麼用心,竟然打著(不明說)「要棋末考了別浪費時間」的大旗,就這樣今天我們三人玩2盤,(我們從來只玩一盤,室友打壞許多規矩,我已學聰明懶得挑明了)⋯⋯他並沒有終止連敗,兩盤中,妹妹都是贏家(都險勝我1步、3步)
回頭看我們下棋時,兒子坐在桌前讀書嗎?不,他拿著手機打game…..
我和室友真是「不知己也不知彼」的存在(以前我都會掏心直說,現在我學著靜觀自得)——期末考是一時的,忍幾天就過了。
7/2(五)期末考昨天結束,今天結業式,重啟遊戲⋯⋯哥哥獲勝了(他認為他首次猜拳輸了,不用先發,可以摹仿媽媽的棋路所以獲勝。)我說:「噢⋯⋯原來先發在跳棋裡是弱勢?」哥哥贏我2步,妹妹最輸,近幾次總是得勝的她也是不一樣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