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認識走出餐廳,而非評價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中午和家人到南洋餐廳,寬敞空間中每隔一陣子就傳來學步兒的聲音:「不要、不要、不要」。往聲音來處望去,看見母親拿著剪刀和兒童碗,喀喳喀喳地將食物剪碎,同桌還有一位貌似外婆的坐在對面,沒有言語也沒有動作。

後來「不要不要不要」的音量和頻率變得激烈,母親一把將繼續喊叫的孩子帶到餐廳外面,我可以聽見母親用很大的音量大喊「站好」,也可以看見母親強烈地要求學步兒「面壁」的動作,......而且不多久,又看見母親蹲下來緊緊抱著孩子。

我的家人說:「真有耐心」,很佩服那位母親經得幼兒迭聲的不要、不要、不要,很同理母親在挫折拒絕和幼兒的脾氣中,他說:「那孩子只會說不要」。而我其實很佩服那個孩子,若有所思地說:「不知道這家店有哪些適合幼兒的口味?」我很好奇,他不要什麼?又一直被提供什麼?過程中經驗到什麼?

另外一次也是幼兒坐在高高餐椅上哭鬧,單獨帶兒用餐的爸爸忙著張羅其他事情,手扶梯上經過的親切婦人對那幼兒比著開心逗趣的手勢,他忘了哭泣,專注地看著婦人幾秒,直到離開視線,想一下才又繼續哭鬧。後來甚至在爸爸伸手介入時,打翻了什麼,爸爸驚訝中連續打了他幾下,口裡懊惱地問:「你為什麼要打翻?」,後來服務人員協助父子換桌,這才安頓下來好好用餐。

回到南洋餐廳,其實也是我和家人Ting第一次造訪,日常生活中想試試不同的情調風味,Ting最討厭食物「甜甜的」,我吃了一口烤雞肉串有淡淡的甜味,心想恐怕不是Ting接受的味道,果然等到他嘗試了說:「怎麼是甜的?」,我說:「也許要搭配沾醬?」,Ting馬上沾醬再嚐一口,說沾醬更甜,我們笑著在滿桌的四五種沾醬中,發現只有辣椒符合Ting的期待。就連圓錐狀如同巫師帽的烤餅,薄脆中都灑滿白糖顆粒,不過我們倆說好了試試新餐廳,如果「踩到雷」就會買Ting喜歡的珍珠奶茶來補償受創的心靈(笑)。

南洋風餐廳的巫師帽烤餅

南洋風餐廳的巫師帽烤餅


不同年齡的家人,年長的、年幼的,年齡相仿的,有不同的口味和期待,不同的心情調適能力和理解,就算是嬰孩,也會很喜歡我們語言、非語言的溝通、對話和理解:「酸酸的對不對?」「你喜歡脆脆的啊?」「這是新的味道啊」,以及「啊,你想要用手拿」「你想要打包回家搭配別的沾醬吃?」,只要能夠對話,找到彼此心靈相通的表達和方式,上餐廳可以是一起經歷、彼此和自我了解的「酸甜苦辣」之旅。

帶著認識走出餐廳,而非評價,認識新的滋味、相處的經驗,而非「誰是嘴叼、壞脾氣的家人」,也不是「上餐廳真是一件苦差事」。帶著好奇心去探險,接納和討論感覺,設法實驗和調整,而不是將自己和家人「塞進」社會期待和規範中。相信我們成年人有上場的勇氣、退場的準備和智慧。如果踩到雷,我們可以買一杯珍珠奶來壓壓驚。

如果父母幫助孩子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彼此都會非常快樂滿足。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感父母
2會員
29內容數
「如果一個社會重視孩子,那這個社會也必定珍視他們的父母」John Bowlby, 1955 這是致力於顧及父母自我情緒照顧、心理健康的園地。臨床心理經驗與學養,證實父母工作的重要與價值,邀請有心提升相關福祉的您共同關注、追蹤、按讚和分享。*從好好感受覺察心開始
好感父母的其他內容
2025/05/16
臨床晤談中,我已經聽過太多親子為著寫評量而衝突的各種傷害、心碎經歷,留下後續需要修復的親子關係、自我效能差、學習動機和心情低落、壓力焦慮等後遺症......實在很不忍心 決定用「精準教導」來傳遞這個概念,而「精準教導」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肯定是評估、第二是選擇、計畫和定目標、第三是實施和觀察回饋。
Thumbnail
2025/05/16
臨床晤談中,我已經聽過太多親子為著寫評量而衝突的各種傷害、心碎經歷,留下後續需要修復的親子關係、自我效能差、學習動機和心情低落、壓力焦慮等後遺症......實在很不忍心 決定用「精準教導」來傳遞這個概念,而「精準教導」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肯定是評估、第二是選擇、計畫和定目標、第三是實施和觀察回饋。
Thumbnail
2025/05/16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是使我受益良多的閱聽筆記,藍色字體的超連結是閱聽材料的原始出處網址,鼓勵大家有時間親自聆聽、思索。整理和分享是我固化所聞所學的一種方式,也歡迎大家友善分享與指教: 很同意Q&A影片開頭,Dr. Duckworth 說「老師是‘給評語、給反饋‘的專家」: 關於指正自己兒女的作
Thumbnail
2025/05/16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是使我受益良多的閱聽筆記,藍色字體的超連結是閱聽材料的原始出處網址,鼓勵大家有時間親自聆聽、思索。整理和分享是我固化所聞所學的一種方式,也歡迎大家友善分享與指教: 很同意Q&A影片開頭,Dr. Duckworth 說「老師是‘給評語、給反饋‘的專家」: 關於指正自己兒女的作
Thumbnail
2025/05/13
小時候,我爸爸曾帶我去上畫畫課,腦海中依稀有當時的場景,我還記得父女倆比鄰而坐,老師要孩子們在圖畫紙上畫圓圈、三角形、正方形,我感到新鮮有趣地下筆畫了大大的圓形、方形、三角形,接著老師大概是說:檢查形狀有沒有缺口,將缺口用筆補起來......我快樂地看著紙上圖案,無憂無慮地說:「沒有啊,我的沒有
Thumbnail
2025/05/13
小時候,我爸爸曾帶我去上畫畫課,腦海中依稀有當時的場景,我還記得父女倆比鄰而坐,老師要孩子們在圖畫紙上畫圓圈、三角形、正方形,我感到新鮮有趣地下筆畫了大大的圓形、方形、三角形,接著老師大概是說:檢查形狀有沒有缺口,將缺口用筆補起來......我快樂地看著紙上圖案,無憂無慮地說:「沒有啊,我的沒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在漢堡店用餐,不久之後走進來一對母子。 兒子大約四、五十歲,兩手刺龍刺鳳,一臉橫肉,我看了會怕。媽媽大約七十多歲,穿著印花襯衫,手臂上掛了好幾個鼓鼓的大塑膠袋,台灣歐巴桑正宗裝扮。 用餐巔峰時刻,店裡沒位置。只有一位二十歲小哥,坐了四個人的桌子。 歐巴桑向前。 『你一個人喔,位子給我坐
Thumbnail
在漢堡店用餐,不久之後走進來一對母子。 兒子大約四、五十歲,兩手刺龍刺鳳,一臉橫肉,我看了會怕。媽媽大約七十多歲,穿著印花襯衫,手臂上掛了好幾個鼓鼓的大塑膠袋,台灣歐巴桑正宗裝扮。 用餐巔峰時刻,店裡沒位置。只有一位二十歲小哥,坐了四個人的桌子。 歐巴桑向前。 『你一個人喔,位子給我坐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今天回到家,煮好自己的晚餐後,父親回來了,但我一點都不想理他,所以我就端著自己的飯回房間吃,但他卻從進門開始就一直說以後11點以後不可以再煮東西,說味道很重他沒辦法睡覺,天氣很熱他沒有冷氣,要我們多尊重他,中間夾雜一些情緒勒索的話,重點是,又是喝酒後的狀態。 這過程我完全不理他,回到房間後,我就鎖
Thumbnail
今天回到家,煮好自己的晚餐後,父親回來了,但我一點都不想理他,所以我就端著自己的飯回房間吃,但他卻從進門開始就一直說以後11點以後不可以再煮東西,說味道很重他沒辦法睡覺,天氣很熱他沒有冷氣,要我們多尊重他,中間夾雜一些情緒勒索的話,重點是,又是喝酒後的狀態。 這過程我完全不理他,回到房間後,我就鎖
Thumbnail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我要去打耳洞,媽媽吵著也要去,爸爸不允許。媽媽:「為什麼!為什麼她可以打我不行打?」
Thumbnail
我要去打耳洞,媽媽吵著也要去,爸爸不允許。媽媽:「為什麼!為什麼她可以打我不行打?」
Thumbnail
穿著貼身運動服裝的婦女,在魚攤前和老闆娘聊天,回到家充當自由的家庭保姆,照顧食材、烹飪和家務。她反思成年和照顧者的角色隨時間的變化,並享受家人在一起烹飪和聚餐的時光。
Thumbnail
穿著貼身運動服裝的婦女,在魚攤前和老闆娘聊天,回到家充當自由的家庭保姆,照顧食材、烹飪和家務。她反思成年和照顧者的角色隨時間的變化,並享受家人在一起烹飪和聚餐的時光。
Thumbnail
女兒搬到新加坡工作以後,無論時間、空間,甚至心理上距離都拉近許多。 視訊或發line不用考慮時差,聊天的機會也變多了。 然後,一句話讓我即刻看機票、「寬」行李。 女兒說了:好想吃媽媽煮的菜。在作媽媽的耳裡,天底下有什麼比這句話更動聽呢! 就這樣,我在行李中塞入圍裙和各種廚房家當,小家電也帶了
Thumbnail
女兒搬到新加坡工作以後,無論時間、空間,甚至心理上距離都拉近許多。 視訊或發line不用考慮時差,聊天的機會也變多了。 然後,一句話讓我即刻看機票、「寬」行李。 女兒說了:好想吃媽媽煮的菜。在作媽媽的耳裡,天底下有什麼比這句話更動聽呢! 就這樣,我在行李中塞入圍裙和各種廚房家當,小家電也帶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去吃飯!」呂婉像是鼓勵似的將她往爺爺的方向輕推。 「媽媽說我不乖,不可以吃飯。」小女孩露出半邊傷痕纍纍的臉龐小聲的說。 「小孩吃飯才會長大!什麼狗屁媽媽,亂講一通……聽爺爺的,爺爺說一定要吃早餐。」他看著遍體鱗傷的小女孩,先是心疼的破口大罵,發現嚇到小女孩,連忙擠出一個自認為最慈祥和藹的笑容。
Thumbnail
「去吃飯!」呂婉像是鼓勵似的將她往爺爺的方向輕推。 「媽媽說我不乖,不可以吃飯。」小女孩露出半邊傷痕纍纍的臉龐小聲的說。 「小孩吃飯才會長大!什麼狗屁媽媽,亂講一通……聽爺爺的,爺爺說一定要吃早餐。」他看著遍體鱗傷的小女孩,先是心疼的破口大罵,發現嚇到小女孩,連忙擠出一個自認為最慈祥和藹的笑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