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自己、做自己,不失界線、不逃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幾年,常看到許多談「愛自己」、「做自己」的短文,內容充滿鼓勵與撫慰,也提醒我們不要委屈求全,要照顧自己、忠於內心——我並不反對。只是,心裡總會浮現一個小小的聲音:


愛自己,真的可以完全不顧別人嗎?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說自己是在「做自己」,但他們的行為、情緒、語言,卻一再傷害著身邊的人。

例如我身邊某位熟人,他的確很做自己,但言語尖銳、情緒波動劇烈,長期對家人造成壓力,甚至形成一種精神上的勒索。這樣的「做自己」,真的是自由嗎?還是,只是被情緒操控,並在「忠於自己」的名義下,對他人施加控制?


我覺得,真正的自由,不是我想怎樣就怎樣,而是我可以選擇「不那樣」。


那才是力量。


成熟的愛自己、做自己,不是任情緒牽引、用語言傷人,不是成為權威或制裁者,而是懂得自我覺察,為行為負責,能駕馭自己內在世界的人。


他能辨識自己的情緒,選擇自己的反應,為語言與行動承擔責任;他既愛自己,也懂得尊重他人的邊界。他的自由不是奪來的,而是修煉來的。


他不再被情緒或習慣性的反應牽著走,然後誤以為那就是「真實的我」。


所以,當我們說「愛自己」的時候,也許可以多一點這樣的思考:

• 愛自己不是任性,也不是讓他人為自己承擔後果;

• 做自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有尊重;

• 自由不是放縱,而是一種內在成熟、外在有界線的力量。


我越來越清楚,這份自由,是安穩的,是自在的。

我相信,有人和我一樣,正走在這條路上,堅定地成為那樣真正愛自己、做自己的自由者。


—— 予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予晴·心理日常
0會員
24內容數
用心理的視角,寫日常的情緒。 陪孩子,也陪大人,慢慢理解自己。
予晴·心理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6/16
大魚小一那年,有一天帶回來學校健康檢查的報告,尿液檢查顯示「潛血」紅字,需要到醫院複診。 看著那張單子,我和爸比都壓抑著心裡的不安,默默在手機上查著相關資訊,一邊討論該去哪裡看醫生。最後,我們決定先帶她去熟悉的家庭小兒科診所。 這一切的對話,看似平靜,卻充滿了我們藏不住的焦慮。 就
Thumbnail
2025/06/16
大魚小一那年,有一天帶回來學校健康檢查的報告,尿液檢查顯示「潛血」紅字,需要到醫院複診。 看著那張單子,我和爸比都壓抑著心裡的不安,默默在手機上查著相關資訊,一邊討論該去哪裡看醫生。最後,我們決定先帶她去熟悉的家庭小兒科診所。 這一切的對話,看似平靜,卻充滿了我們藏不住的焦慮。 就
Thumbnail
2025/06/09
大魚還不到兩歲時,我們受邀參加了一場重要的家族聚餐。 那是為了表弟和表弟妹談親前,特地安排的雙方家長認識餐會。長輩們圍坐一桌,氣氛正式又熱絡。 大魚坐在我們身旁的兒童椅上,一開始還好,但吃到一半時就顯得有些坐不住。我看見她的小動作,便輕聲靠近她耳邊說: 「大魚,今天是很重要的家宴喔
Thumbnail
2025/06/09
大魚還不到兩歲時,我們受邀參加了一場重要的家族聚餐。 那是為了表弟和表弟妹談親前,特地安排的雙方家長認識餐會。長輩們圍坐一桌,氣氛正式又熱絡。 大魚坐在我們身旁的兒童椅上,一開始還好,但吃到一半時就顯得有些坐不住。我看見她的小動作,便輕聲靠近她耳邊說: 「大魚,今天是很重要的家宴喔
Thumbnail
2025/06/02
大魚在小一上學期時,老師發了一張課外書籍DM(可自由選擇是否訂購)。 我對大魚說:「家裡已經有很多書了,有我們買的,也有小舅舅送的,等妳們看完之後,真的有需要,再買好嗎?」 大魚點點頭,理解地說:「好。」 沒想到隔天晚上,她開心地從書包裡拿出一本嶄新的課外書說:「這是小星同學買給我的!」
Thumbnail
2025/06/02
大魚在小一上學期時,老師發了一張課外書籍DM(可自由選擇是否訂購)。 我對大魚說:「家裡已經有很多書了,有我們買的,也有小舅舅送的,等妳們看完之後,真的有需要,再買好嗎?」 大魚點點頭,理解地說:「好。」 沒想到隔天晚上,她開心地從書包裡拿出一本嶄新的課外書說:「這是小星同學買給我的!」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