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的100元:好意與界線的溫柔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魚在小一上學期時,老師發了一張課外書籍DM(可自由選擇是否訂購)。

我對大魚說:「家裡已經有很多書了,有我們買的,也有小舅舅送的,等妳們看完之後,真的有需要,再買好嗎?」

大魚點點頭,理解地說:「好。」


沒想到隔天晚上,她開心地從書包裡拿出一本嶄新的課外書說:「這是小星同學買給我的!」


我有些驚訝,輕輕問她:「她怎麼會買給妳呢?」

大魚說:「她知道我沒有買書,就給我100元,讓我去買。」


這一刻,我心中湧起兩種情緒:

一種是被小星那份單純慷慨的心意打動,那是孩子之間最純真的友誼與分享;

另一種,是對「金錢與人際界線」的警覺——這麼小的年紀,就開始接觸到「用金錢表達關心」這樣複雜的互動方式了。


我們沒有責備大魚,而是陪她一起理解這份好意背後的意義。


我們告訴她:「小星是個很溫暖的朋友,她願意和妳分享快樂,這份心意真的很棒。但她的100元,是她爸爸媽媽努力工作賺來的,就像爸比媽咪的錢,也是努力賺來的。因為這樣,我們不可以輕易收別人的錢,也不可以輕易給出錢,這不只是金錢的問題,更是對彼此家庭的一種尊重。」


我把100元交給大魚,溫柔地對她說:「妳明天把這100元還給小星,並且跟她說:『謝謝妳的好意,但我不能收妳的錢,因為那是妳爸爸媽媽努力工作賺來的。』」


隔天,大魚順利完成了這項小小的任務。



我們沒有簡單地說「不可以」,而是陪著孩子去看見:這份好意值得被珍惜,但同時也要學會用尊重與感謝,守住每一段關係的界線與純粹。


孩子對世界的認識,就是從這些「看似小事」的生活片刻中,一點一滴長出來的。


而我們大人能做的,就是在這些時刻,用理解的眼光和溫柔的語言,幫助他們看見行為背後的邏輯、情感與選擇。


這是一場溫柔的練習,也是一堂珍貴的生命課。


—— 予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予晴·心理日常
0會員
24內容數
用心理的視角,寫日常的情緒。 陪孩子,也陪大人,慢慢理解自己。
予晴·心理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5/26
那天晚上,客廳裡傳來大魚一陣嘻嘻哈哈的笑聲。阿公聽見忍不住出聲提醒:「大魚,現在都八點了妳還沒去洗澡,妳們快點,不然最後輪到阿公洗的時候,就太晚了啦!」 我們家人口多,洗澡這件事成了一種需要「分配與體諒」的默契。大魚或小魚只要一拖延,受影響的就是最後洗的阿公阿嬤。雖然他們不常多說什麼,但我們不
Thumbnail
2025/05/26
那天晚上,客廳裡傳來大魚一陣嘻嘻哈哈的笑聲。阿公聽見忍不住出聲提醒:「大魚,現在都八點了妳還沒去洗澡,妳們快點,不然最後輪到阿公洗的時候,就太晚了啦!」 我們家人口多,洗澡這件事成了一種需要「分配與體諒」的默契。大魚或小魚只要一拖延,受影響的就是最後洗的阿公阿嬤。雖然他們不常多說什麼,但我們不
Thumbnail
2025/05/19
那是小魚還沒上幼稚園小班的時候。 她雖年紀小,卻已經是個伶牙俐齒、句句有回應的小孩。那天不知道爸比和她在為了什麼事起了爭執,爸比語氣一重,她也毫不示弱地頂嘴回去。 情緒在空氣中迅速升高,爸比氣得轉身重重地捶了牆壁好幾下。 我嚇了一跳,也心疼地看著這對父女間緊繃的情緒。 我沒有
Thumbnail
2025/05/19
那是小魚還沒上幼稚園小班的時候。 她雖年紀小,卻已經是個伶牙俐齒、句句有回應的小孩。那天不知道爸比和她在為了什麼事起了爭執,爸比語氣一重,她也毫不示弱地頂嘴回去。 情緒在空氣中迅速升高,爸比氣得轉身重重地捶了牆壁好幾下。 我嚇了一跳,也心疼地看著這對父女間緊繃的情緒。 我沒有
Thumbnail
2025/05/12
晚上,小魚站在廁所裡喊:「幫我拿睡衣睡褲!」 幾秒後,大魚走來,把一套內衣內褲遞給她。 「不是這個啦,我是要睡衣睡褲!」小魚有些不耐。 大魚沒多說什麼,就離開了。 小魚在廁所等了好一會,等不到睡衣睡褲的身影,心裡氣起來了。 最後,她隨手抓了條牛仔褲、吹了頭髮就上樓,氣鼓鼓地跟我說:
Thumbnail
2025/05/12
晚上,小魚站在廁所裡喊:「幫我拿睡衣睡褲!」 幾秒後,大魚走來,把一套內衣內褲遞給她。 「不是這個啦,我是要睡衣睡褲!」小魚有些不耐。 大魚沒多說什麼,就離開了。 小魚在廁所等了好一會,等不到睡衣睡褲的身影,心裡氣起來了。 最後,她隨手抓了條牛仔褲、吹了頭髮就上樓,氣鼓鼓地跟我說: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