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集【這樣的愛情,讓人苦惱】:徐志摩與林徽因──文學情誼與遺憾的邊界(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沙龍,讓我們一起在文字中穿梭古今,在故事裡尋找共鳴,一起品味文學中的生活美學。
raw-image

上一次談到張幼儀,她為我們展示了女性堅韌的成長歷程,讓我們知道當生命盪到谷底時,還有絕地重生的機會。而今天我們要談的林徽因,究竟和徐志摩有什麼糾葛呢?彼此之間的情愫是愛而不得的初戀?還是惺惺相惜的知己?抑或是志同道合的詩友呢?我們再把時間點拉回徐志摩斷然離開美國,放棄即將到手的經濟學博士之位,前往英國劍橋大學追求屬於自己的內心世界的那一刻,看看故事怎麼發展。


1920年,當時中國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林長民帶著愛女林徽音前赴英國倫敦考察,在偶然的一場演講上認識了徐志摩,兩人相談甚歡,林長民便進一步邀請徐志摩至家中作客,然而這一邀不知是否為引狼入室,但無疑在未來引起不可想像的蝴蝶效應。

徐志摩未曾想過在異國邂逅一位才情洋溢的美麗少女,激發出內心對於愛情的渴望;林徽因也沒想到這位大自己8歲、已婚的叔叔輩,居然會讓自己情竇初開。這兩人看似是毫無未來的平行線,卻在康河柔波的催化下,熊熊的愛火就此蔓延。就在兩人打得火熱時,張幼儀奉公婆之命抵達英國時,打亂了徐志摩和林徽因在河畔金柳、青荇招搖共同舞動的曖昧節奏中。

後續的故事在上一集展開敘述了,這裡我們就不多談。當張幼儀願意簽字離婚,恢復自由之身的徐志摩,便興高采烈地帶著滿腔熱情欲追求林徽因之際,卻不料林徽音已隨梁思成悄然回國,且即將嫁做人婦。


面對競爭對手的父親是中國思想家也是自己恩師的梁啟超,徐志摩似乎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他認為只要林徽因尚未完婚,自己就有權再去爭一爭。因此,為了名正言順地靠近林徽因,徐志摩成立了一個文人俱樂部,定期邀請文人雅士聚餐討論,當時知名的胡適、梁啟超都是班底,當然他還邀請了準夫妻檔梁思成與林徽因。這個俱樂部的名稱甚至以自己和林徽因都喜歡的泰戈爾詩集《新月集》為名,成了後來之名的「新月社」。(或稱「新月派」)

以前國文課相信大家都聽過老師介紹新月派,說這個派別的特色是講求詩歌的韻律,強調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等等,但大家一定沒想過一個開拓詩歌新樣貌的文人沙龍,居然是徐志摩想出來的「把妹」策略,因為這樣,他就可以明目張膽地和林徽因討論文學、新詩。

1924年,兩人的偶像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時,徐志摩光明正大地邀請林徽因作為共同隨行翻譯,由於這是文壇大事,全國各大報社都刊登他們的合影,即使中間隔著泰戈爾,但眼神流轉似乎藏不住情意。相傳,泰戈爾還曾居中做月老,想撮合兩人的姻緣關係,但最終卻留下這樣的詩句: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唉!」

天空、大地、微風代指不同的人。因泰戈爾欣賞徐志摩的浪漫與飄逸,將其比擬為引人無限遐思的天空,而林徽因屬於大地,儘管她的年齡較徐志摩幼小,但總能理性、腳踏實地思考,不像徐志摩甘願為愛撲火。至於微風,指的可能是這趟行程中作為居中燈泡的泰戈爾本人,也可能是默默守在林徽因旁的梁思成,抑或是旁觀中的任何人。


面對此情此景,誰最怒火中燒呢?其實不是梁思成,也不是張幼儀,而是梁啟超。一位是即將嫁入家門的媳婦,一位是拋家棄子的才子,兩人的緋聞漫天蓋地而來,瞬間讓梁啟超顏面無光,但念在自己與徐志摩之間的師生情份,便私下寫了一封信,勸勉徐志摩「萬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樂」、「戀愛神聖為今之少年所樂道……茲事蓋可遇而不可求……所夢想之神聖境界恐終不可得,徒以煩惱終其身已耳」,字字句句懇懇切切,雖無一字提及林徽因,但無處不暗示徐志摩莫再追求林徽因。

但一生追求愛、自由、美的徐志摩,哪裡聽得進去?且眼看恩師不顧「公平競爭」法則,甚至公開加入情敵陣營,徐志摩怒火攻心,他決定撕破師生名分,在回信中慨然說著自己「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斗……求靈魂之救度耳」、「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擲地有聲的言論,儼然是追求林徽因的愛情宣言,甚至將愛情昇華至「宗教」、「道德」層級,若有人阻撓,篤定要和對方拼命。(雖然有點地獄,但他最後死於毫無懸念的空難,似乎與他這種風風火火的性格滿相配的)


可是,林徽因怎麼想呢?徐志摩似乎只顧著一頭栽入愛情,滿心地想要對方接受自己的情愛,卻未曾同理林徽因的處境與考慮。林徽因面對這盤根錯節的關係,顯得理性與自制許多,考量在家世和年紀、名聲方面,梁思成都遠比徐志摩來得合適。再者,我認為影響林徽因抉擇的關鍵在於自小的經歷。

林徽因母親何雪媛出身於有錢的商人家庭,但未受過教育、不識字,且不善女工和持家,因此得不到丈夫的敬重、討不到公婆的歡心,雖為林長民生了兩兒一女,卻僅有女兒林徽因存活下來,林家眼見傳嫡無望便為林長民迎娶程桂林,成了林徽因的庶母,儘管林徽因仍舊備受長輩疼愛,但因程桂林溫柔良順,且一連為林家產下兒子,得到林長民的獨寵。

林徽因看著自己母親被撵至後院,因此在她的童年記憶中,他的父母並無恩愛、溫情之時,只有怨懟、詛咒之聲,因此在荳蔻年華遇見浪漫才子,她清楚知道彼此間有一道鴻溝:張幼儀,如若自己插足徐志摩與張幼儀之間的關係,張幼儀是否成為第二個何雪媛呢?因此,母親的遭遇成了林徽因選擇梁思成的催化劑。

1925年,林徽因收到一則不幸的消息:父親林長民在戰亂中身亡。頓失依靠的林徽因面對梁啟超的關懷瞬間喪失了選擇權。當時,她和梁思成正在留學,梁啟超寄信給梁思成,說道:「我和林叔的關係,她是知道的,林叔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何況更加以你們兩個的關係。我從今以後,把她和思莊一樣看待(思莊是梁啟超的女兒),在無可慰藉之中,我願意她領受我這種十二分的同情,度過她目前的苦境。」

信中對林徽因的疼惜之情表露無遺,但梁家的保證對於林徽因而言,是幫忙,也是一種束縛,此時除了以身相許來應對這樣的情義之外,似乎也無以回報了。所以,她和徐志摩之間的真相,便成了世紀懸案。


若說兩人不是愛情,那為什麼傳聞她存有徐志摩的部分情書和日記,但不願公開,直至徐志摩去世後文件也消失無蹤?若不是愛情,徐志摩怎寫出〈偶然〉這首詩,感嘆愛與美的消逝呢?若不是愛情,為何徐志摩死後,梁思成為她帶回一塊飛機殘骸呢?

但林徽因矢口否認自己和徐志摩之間是「愛」,她自我分析說:「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林徽因好友費慰梅女士曾寫道:「徽因對徐志摩的回憶,總是離不開那些文學大家的名字,如雪萊、曼殊斐兒、吳爾芙。我猜想,徐在對她的一片深情中,可能已不自覺得扮演了一個導師的角色領她進入英國詩歌和英國戲劇的世界……同時也迷惑了他自己。我覺得徽因和志摩的關係,非情愛而是浪漫,更多的還是文學關係。」

若以此來看,我想林徽因對於徐志摩的情感更多的是「憧憬」、「浪漫」,而非「愛情」,可見徐林兩人對待彼此的視角是有落差的,因此著名的〈人間四月天〉被流傳是林徽因為徐志摩而作時,林徽因兒子梁從誡便跳出來辯駁,澄清母親此作是表達心中對自己的希望和出生時帶來的喜悅。


因此,公共電視曾拍攝一齣連續劇《人間四月天》,裡頭用一段對話來註解兩人的關係,我覺得很適切。

已離婚的徐志摩希望林徽因接受他的感情,要林徽因「許他一個未來」,並且很有義氣地說:「公論、罪名我來扛」。

已經與梁家訂了親,又得知徐雖離婚,但其原配張幼儀剛懷孕卻被丟在國外的林徽因答:「你能幫我扛心裡的重擔嗎?它會像千斤重擔壓我一輩子?」

徐志摩並未放棄,嚴肅地說道:「就為了成就那虛無飄渺的道德?」林徽因又答:「至少我知道自己活得光明磊落、心安理得。」

「道德,不是枷鎖,而是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幾乎是作了總結,林徽因很文藝腔地說,「我不是沒有來,只是無緣留下!」

又有一段,徐志摩在與林徽因有一段冗長的道德爭論後說:「我終於明白,我在你心中是如何的難堪」。慧黠的徽因則不甘示弱地辯解:「能交心的,不僅是愛情,還有友誼。

自此,我們可以明白,或許林徽因和徐志摩才情匹配、靈魂契合,但註定無法同行。


但,你以為林徽因最精彩的愛情故事,隨著自己嫁給梁思成,徐志摩娶陸小曼就結束了嗎?如果這麼想,就太天真了!

觀察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互動,「相互尊重」我想是最貼近的形容詞。兩人年紀、門戶皆相當,但梁思成對林徽因除了愛之外,更多的是敬重。聽從林徽因的建議至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而林徽因則因女性的身分改修美術系,回國後兩人完成中國許多古建築的測量工作,為現代建築先驅。

兩人結婚前,梁思成問了林徽因一句:「為什麼是我?」林徽因答道:「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此後,林徽因享有丈夫的愛、朋友的友誼,即使身體飽受病痛折磨,但我想她內心是富裕的。

直到一天,林徽因告訴梁思成:「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第二個人是誰呢?他叫金岳霖。金岳霖對林徽因的深情,梁思成是知道的,因此當他聽聞此話自然非常震驚、痛苦,但經過一夜的思想搏鬥後,他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金岳霖,我祝你們永遠幸福。

如果你在愛中,面臨這樣的情境,會像林徽因那般坦然嗎?又會像梁思成那樣大度嗎?這大概是愛情中的大哉問吧!林徽因聽到梁思成這番話語,萬分感動地說:「你給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將用我一生來償還!」

而金岳霖知曉此事後,大方地說:「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但金岳霖並未退出林徽因的生命,一生謹守朋友的分際,陪伴在林徽因身旁,不僅調和梁林夫妻間的矛盾,亦長期比鄰而居,關注林徽因的生命悲喜,甚至為她終身不娶,因為在他心中,林徽因便是心中的人間四月天,無人可以取代。連梁從誡也稱他「金爸」,對他行尊父之禮,而他去世後,也和林徽因葬在同一處公墓,就像生前一樣做近鄰。


金岳霖愛得慎重,卻恒久。他從來沒對林徽因說過要愛她一輩子,也沒說過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無言地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著這一切。愛她卻不捨得讓她痛苦選擇,因此只得這樣沉默。

至於梁思成,他在林徽因死後第七年再娶林洙,又有好長一段故事需要敷演,這裡我們暫且按下不談,但我必須說,梁思成對林徽因的愛,是無庸置疑的。他和金岳霖都展示了愛情不是佔有的哲理,儘管到現代都足以借鏡。


徐志摩面對苦情媳婦張幼儀、國民女神林徽因、社交名媛陸小曼,似乎為了愛情,什麼都不管,不惜傷害他人也要勇敢追愛;但面對追求激烈的徐志摩、尊重自己的梁思成、深情脈脈的金岳霖,林徽因的抉擇更多的是理智與衡量,她清楚地認清並不是所有的情感都需要走向愛情,有些只是成長裡的過客。

而撇除婚姻的神聖性之外,不禁也讓人思考,婚姻是以愛為基準嗎?似乎不盡然,更多是似乎是利益的衡量、交易與合作等,「純愛」在現實世界中微乎其微,也因此言情小說、偶像劇才會大肆渲染這難得的情節。

若說林徽因是徐志摩的白月光,那麼陸小曼大概就是那朵紅玫瑰,為徐志摩的生命添上一筆濃墨重彩,然而是福?還是禍?我們下一集繼續看下去吧!感謝您的閱讀,我是May,請大家持續鎖定我的「文學中的生活美學」,希望透過他們的文學故事,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聽見彼此幽微的聯繫。掰掰!


參考資料:

Theresa〈家族下的女性自我──林徽音〉:https://life.fhl.net/Literature/mo/2.htm

〈泰戈爾送給徐志摩和林徽因一首詩,僅有三行,卻一語道破兩人結局〉:https://www.163.com/dy/article/HK7NVFNE0553TEC1.html

〈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才是她一生的痛?〉: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cbfa87f1f0aee8e383e2e301

令狐少俠〈一生經歷三個女人的徐志摩,究竟是偉大情聖還是超級渣男?〉: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3712

〈公共電視台 人間四月天––徐志摩〉:https://www.pts.org.tw/april/page4.html

呂秋遠《請問呂律師:關於愛和婚姻的練習題》(三采文化,2017年9月)https://www.suncolor.com.tw/Article.aspx?id=169&srsltid=AfmBOoqVuycdgRUtrI-9VP7hNUc-U-2gBKohRYlP0WI1IeOUqLfwmeSf

陳淑美〈回首 「人間四月天」──徐志摩永遠的「追尋」〉: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12def586-2b6c-49c1-be17-cd8ffc037329&CatId=8&postname=%E5%9B%9E%E9%A6%96%20%20%E3%80%8C%E4%BA%BA%E9%96%93%E5%9B%9B%E6%9C%88%E5%A4%A9%E3%80%8D%E2%94%80%E2%94%80%E5%BE%90%E5%BF%97%E6%91%A9%E6%B0%B8%E9%81%A0%E7%9A%84%E3%80%8C%E8%BF%BD%E5%B0%8B%E3%80%8D&srsltid=AfmBOooZqvEYM7BoJ72AOwqDw3G_CEsGSD-weNFWQERiw_FUqZf-qx__

〈妳若不嫁,我終生不娶〉:https://www.sohu.com/a/294449224_22825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y ♡的沙龍
10會員
19內容數
讓我們一起在文字中穿梭古今,在故事裡尋找共鳴,一起品味文學中的生活美學。 透過他們的文學故事,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聽見彼此幽微的聯繫!
May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0
探討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婚姻與離異,以及張幼儀如何在婚姻失敗後逆境成長,最終獲得成功與幸福。文章深入分析徐志摩的性格與行為,並探討包辦婚姻與自由戀愛在當時的社會衝突。
Thumbnail
2025/07/20
探討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婚姻與離異,以及張幼儀如何在婚姻失敗後逆境成長,最終獲得成功與幸福。文章深入分析徐志摩的性格與行為,並探討包辦婚姻與自由戀愛在當時的社會衝突。
Thumbnail
2025/07/06
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之間的愛恨糾葛,是一段充滿浪漫、波瀾、掙扎與悲劇的愛情故事。本文為簡單引言,未來將分上中下三集詳細剖析這段多角戀,探討徐志摩的愛情觀以及三位女性在愛情中的命運。
Thumbnail
2025/07/06
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之間的愛恨糾葛,是一段充滿浪漫、波瀾、掙扎與悲劇的愛情故事。本文為簡單引言,未來將分上中下三集詳細剖析這段多角戀,探討徐志摩的愛情觀以及三位女性在愛情中的命運。
Thumbnail
2025/06/22
本文探討管寧割席的故事,並重新審視華歆的歷史形象。透過史料考證,指出小說戲曲中對華歆的負面描寫與正史記載有出入,華歆並非貪婪無能之輩,而是具有高情商與政治智慧的賢臣。管寧與華歆的價值觀差異,造成了「割席」事件,並非真正的絕交,而是各自追求理想的展現。
Thumbnail
2025/06/22
本文探討管寧割席的故事,並重新審視華歆的歷史形象。透過史料考證,指出小說戲曲中對華歆的負面描寫與正史記載有出入,華歆並非貪婪無能之輩,而是具有高情商與政治智慧的賢臣。管寧與華歆的價值觀差異,造成了「割席」事件,並非真正的絕交,而是各自追求理想的展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敘述了一位畫家張浩與李婉之間的短暫卻永恆的愛。他們的故事充滿溫暖與感動,並成為張浩創作的靈感源泉。文章描述了這段美麗的愛情歷程,以及張浩如何面對失去,並對後輩提供畫畫建議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敘述了一位畫家張浩與李婉之間的短暫卻永恆的愛。他們的故事充滿溫暖與感動,並成為張浩創作的靈感源泉。文章描述了這段美麗的愛情歷程,以及張浩如何面對失去,並對後輩提供畫畫建議的故事。
Thumbnail
本文回憶與徐志摩有關的流行文化,並解析徐志摩的星盤,另外以托特塔羅占卜測驗「在感情裡,我是怎樣的人」,最後是延伸閱讀推薦:岡田尊斯《戀愛這種病》。
Thumbnail
本文回憶與徐志摩有關的流行文化,並解析徐志摩的星盤,另外以托特塔羅占卜測驗「在感情裡,我是怎樣的人」,最後是延伸閱讀推薦:岡田尊斯《戀愛這種病》。
Thumbnail
書名:成名 作者:周沅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3年5月(舊文重發) 文案: 徐枳追了路明一年,談了兩年不能公開的戀愛,做了三年傻子。 她寫的歌給路明的藝人唱,為了路明她放棄了成名的機會。 而她人生中的所有重要時刻,路明都在缺席。 在他的再一次缺席後,徐枳提了分手,路明不屑一
Thumbnail
書名:成名 作者:周沅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3年5月(舊文重發) 文案: 徐枳追了路明一年,談了兩年不能公開的戀愛,做了三年傻子。 她寫的歌給路明的藝人唱,為了路明她放棄了成名的機會。 而她人生中的所有重要時刻,路明都在缺席。 在他的再一次缺席後,徐枳提了分手,路明不屑一
Thumbnail
忍不住想來熱血推薦一下😂🙌 聽到作家徐豫(御姊愛)初次嘗試說書-以陸小曼、張幼儀的角度講述她們的故事,其他人物待更新,講得還滿生動精彩的,也很發人深省,我聽得津津有味。
Thumbnail
忍不住想來熱血推薦一下😂🙌 聽到作家徐豫(御姊愛)初次嘗試說書-以陸小曼、張幼儀的角度講述她們的故事,其他人物待更新,講得還滿生動精彩的,也很發人深省,我聽得津津有味。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Thumbnail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