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美術館
整整快一年沒寫文章,突然會發現寫不出來,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短影音、IG、 FB、限時動態的影響,
也許文字也許湊不出300字,
也發現自己的模式有影音,會先影音、podcast為主,
文字竟然會排在後面,但也會覺得聽了、看了很多資訊,
但卻忘了思考...,獲得這些資訊,真得是有用的嗎?
也忘了思辨,整合,或是這可能是對其它人有用,
用在自己身上卻不適合.....
也許我也會害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生活、工作上意見或是在人生選擇的賽道上,
當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如果是性別議題又不一樣,
其實我覺得那條道路,我覺得更是大挑戰....
更明顯如果今天沒有好好活好,
我可能連表達自己的權利、自由都沒有了...
常常感覺是沈默、壓抑,
不同聲音,到底該怎麼表達,上層也懂、下面也懂,
而不是一直上層屬於命令,我中間的卡在那裡,下面不鳥你,
多元的社會,看似很多元,但是我卡在中間那一層,我有時也很想擺爛...
發現看多了,你不爽,依然會有其它人來接替你的位置,
不要把自己看得多重要.....
也許要學習著調適著那種不舒服,但我能找到自己的利基點為往前走..
而不是卡在那個不舒服的情緒裡內耗著....
網路查了一下,原本是要跟台北的朋友一起去的,
沒想到她突然身體不舒服,變成當天我自己從台中搭車到台北,
再坐火車到鶯歌的獨旅半日遊,
也有發現這種獨旅也不錯,
一直沒有習慣及很少自己去嘗試一個人計畫出遊
或獨立面對自己的開心、旅行中突發狀況、孤單孤獨...
總是想要有人陪吧....
但是又想要陪的人開心,也許我也會與他人發生矛盾衝突....
有時重覆講,陪伴著也會不開心....
有人陪很好,一個人也如飴:100則幸福孤獨的美好提案
孤独を楽しむ人、ダメになる人
最近看了這本書,
也許有時觀念改變一下,不要一直foucs在孤獨,
你能好好與自己相處、你也讓他人好好做他自己,
兩個在一起,我們能互相幫忙、互相照應,也許有不一樣的地方,
那也沒有關係,當下我們能一走完成這件事,也不錯...
為什麼一定要每件事、每個時刻都要綁在一起呢?
想想也是....,觀念、想法改變一下,
也許就不會一直在迴圈打轉,跳脫出來,也許有不同的選擇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