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兄弟:用翅膀寫歷史的人類飛行先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童年與啟蒙: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小發明家

萊特兄弟——威爾伯(Wilbur Wright,1867–1912)與奧維爾(Orville Wright,1871–1948),生於美國中西部。他們的家庭並不富裕,但充滿智慧與創造力。父親是一位主教,經常鼓勵孩子們閱讀和思考,母親則擁有過人的機械天賦。

一次,父親帶回家一個簡單的飛行玩具(由橡皮筋驅動的螺旋槳模型)。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東西,深深地吸引了兩位少年,也種下了他們對飛行的初步嚮往。從此,他們不僅夢想飛翔,還立志揭開天空奧秘的真相。

raw-image

從印刷到腳踏車:動手實踐的基礎

萊特兄弟並未就讀大學,但他們自學成才、熱衷實驗。年輕時,他們創立了自己的印刷事業,隨後在1892年於家鄉代頓(Dayton)開設了「萊特腳踏車公司」。修腳踏車讓他們不斷接觸機械結構、力學與控制技術,正是這些技術後來應用在飛機的設計中。

他們相信:「飛行不是幻想,而是可以用科學與工程一步步實現的目標。」

尋找靈感:從鳥類觀察到風洞實驗

19世紀末,許多人嘗試製造飛行器,但失敗居多。萊特兄弟仔細閱讀前人的研究,包括德國滑翔機設計師李利昂塔爾(Otto Lilienthal)的著作。他們並不盲目模仿,而是開始獨立思考——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穩定地控制飛行器?" 1899年,他們設計了一款風箏,測試控制方法;1900至1902年間,他們前往北卡羅萊納的基提霍克(Kitty Hawk)——當地的強風和平坦沙地最適合滑翔實驗。他們甚至自己製造風洞,以測試不同機翼形狀的升力與阻力,這在當時是革命性的做法!

一飛衝天:1903年「飛行者一號」的誕生

1903年12月17日,歷史性的一刻來臨。在北卡州一片寒冷的沙丘上,奧維爾駕駛著「飛行者一號」(Flyer I),進行了人類史上第一次"有動力、可控制、持續、載人的飛行"!

這架飛機用了自行設計的四缸引擎與木製螺旋槳,採用「俯仰、偏航、滾轉」三軸控制,這也是現代飛機飛行控制的雛形。那天的第一次飛行僅12秒、飛行距離36.5公尺——但它改寫了人類歷史。

遇挫與突破:技術成熟與國際爭議

起初,公眾與媒體對他們的成就存疑,但他們沒有放棄。1905年的「飛行者三號」已能穩定飛行超過半小時。1908年起,兄弟倆開始在法國與美國公開展示飛行技術,震驚歐洲航空界,也獲得政府青睞。

但成功背後也有爭議:他們堅持對飛行控制技術申請專利,並對其他發明人提出訴訟。這使他們在某些業界人士眼中顯得保守甚至阻礙發展,然而這也顯示他們對成果的珍惜與保護。

走進歷史:遺產與影響

1912年,威爾伯因傷寒過世,年僅45歲。奧維爾則繼續擔任航空顧問,直到1948年去世。他們一生未婚,將全部熱情投入飛行夢想。

今天,世界各地的航空博物館都展示著「飛行者一號」的複製機與原件;他們的故事也早已成為創新、毅力與想像力的象徵。從空中郵件、商業航空到太空探索,萊特兄弟的那一飛,是一切的開始。

留給我們的啟發

- "好奇心與學習精神":他們不是專業科學家,卻能憑藉自學與實驗實現飛行。

- "動手做與不怕失敗":從數百次滑翔失敗中,他們累積出第一手資料。

- "堅持與願景":在沒人相信的時候,他們選擇相信自己。

正如威爾伯曾說的:「不是天賦讓我們飛翔,而是堅持、細節與不懈的學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洋歷史小故事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說說西洋歷史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理查.費曼是美國知名理論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88年逝世。《別鬧了,費曼先生》並非一般的自傳,而是費曼和友人之子雷頓,長期一起打鼓,雷頓之後將與費曼聊天的內容整理編輯,經費曼同意出版。雖非費曼親筆撰述,總是本人首肯的紀錄,可視為現身說法。 《別鬧了,費曼先生》首先是「小頑童
Thumbnail
理查.費曼是美國知名理論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88年逝世。《別鬧了,費曼先生》並非一般的自傳,而是費曼和友人之子雷頓,長期一起打鼓,雷頓之後將與費曼聊天的內容整理編輯,經費曼同意出版。雖非費曼親筆撰述,總是本人首肯的紀錄,可視為現身說法。 《別鬧了,費曼先生》首先是「小頑童
Thumbnail
介紹一下「原子核物理學之父」 Ernest Rutherford (歐尼斯特‧拉瑟福) 。 他是紐西蘭人,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學術界公認他為繼法拉第之後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 
Thumbnail
介紹一下「原子核物理學之父」 Ernest Rutherford (歐尼斯特‧拉瑟福) 。 他是紐西蘭人,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學術界公認他為繼法拉第之後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 
Thumbnail
愛因斯坦應該是很多人小時候崇拜的偶像(至少我這個世代),不少學生應該都曾有嚮往成為像他一樣的科學家,直到長大認清現實後。 近現代科學家大概沒有人可以像愛因斯坦一樣享有如此巨星般的地位,圍繞他的神話迷思傳說更是多不盛舉。尤其是愛因斯坦與愛迪生有關”知識”的對立看法
Thumbnail
愛因斯坦應該是很多人小時候崇拜的偶像(至少我這個世代),不少學生應該都曾有嚮往成為像他一樣的科學家,直到長大認清現實後。 近現代科學家大概沒有人可以像愛因斯坦一樣享有如此巨星般的地位,圍繞他的神話迷思傳說更是多不盛舉。尤其是愛因斯坦與愛迪生有關”知識”的對立看法
Thumbnail
今日最為著名的科學家之一,尼古拉.特斯拉,其生長背景頗能反映巴爾幹半島十九世紀時的複雜政治、社會局勢。他出生在奧匈帝國……的構成國之一克羅埃西亞。相對於主要為天主教徒的克羅埃西亞人,特斯拉則是東正教背景的塞爾維亞人。 特斯拉居住的區域,又被稱之為「軍事邊境區」(Militärgrenze)。因
Thumbnail
今日最為著名的科學家之一,尼古拉.特斯拉,其生長背景頗能反映巴爾幹半島十九世紀時的複雜政治、社會局勢。他出生在奧匈帝國……的構成國之一克羅埃西亞。相對於主要為天主教徒的克羅埃西亞人,特斯拉則是東正教背景的塞爾維亞人。 特斯拉居住的區域,又被稱之為「軍事邊境區」(Militärgrenze)。因
Thumbnail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萊布尼茲) 是位德國的哲學家、數學家。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他的職業其實是位律師,據說還有男爵的貴族身份。
Thumbnail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萊布尼茲) 是位德國的哲學家、數學家。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他的職業其實是位律師,據說還有男爵的貴族身份。
Thumbnail
《賈伯斯傳 Steve Jobs》是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唯一授權的自傳,由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寫。這篇讀後感介紹艾薩克森如何被說服為賈伯斯寫傳記,和分享賈伯斯打破宿命,被父母棄養的悲劇出生卻遇上盡力栽培他的養父,後來成功打創蘋果產品。文中也感概賈伯斯與親生父親戲劇性的重遇。
Thumbnail
《賈伯斯傳 Steve Jobs》是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唯一授權的自傳,由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撰寫。這篇讀後感介紹艾薩克森如何被說服為賈伯斯寫傳記,和分享賈伯斯打破宿命,被父母棄養的悲劇出生卻遇上盡力栽培他的養父,後來成功打創蘋果產品。文中也感概賈伯斯與親生父親戲劇性的重遇。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查尔斯·林德伯格。他不仅第一次完成了单人从纽约起飞,跨越大西洋。最终在巴黎机场成功降落的壮举。同时在二战前期还和纳粹之间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查尔斯·林德伯格1902年出生于美国底特律,他的父亲是一名众议院议员。林德伯格从小就对航空有着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查尔斯·林德伯格。他不仅第一次完成了单人从纽约起飞,跨越大西洋。最终在巴黎机场成功降落的壮举。同时在二战前期还和纳粹之间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查尔斯·林德伯格1902年出生于美国底特律,他的父亲是一名众议院议员。林德伯格从小就对航空有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