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費曼是美國知名理論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88年逝世。《別鬧了,費曼先生》並非一般的自傳,而是費曼和友人之子雷頓,長期一起打鼓,雷頓之後將與費曼聊天的內容整理編輯,經費曼同意出版。雖非費曼親筆撰述,總是本人首肯的紀錄,可視為現身說法。
《別鬧了,費曼先生》首先是「小頑童的成長」,以幾個小故事,向讀者介紹他從小就對科學有興趣。十一、二歲,在家裏弄個簡陋的小實驗室、自製防盜鈴、修理收音機賺外快等等,可知費曼不只是閱讀科學書籍,也由實作認識科學。
他向來愛開玩笑。費曼半夜接到通知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太太還以為是開玩笑,可見其平日作風。個性嚴謹的人,或許看不慣這樣的頑童性格。他自述喜歡解謎,平日愛打鼓,中年還去習畫,甚至曾在長年任教的加州理工開過畫展。可知他始終熱愛學習,即使已是教授,仍勇於接觸不同領域,堪稱終身學習的典範。
費曼曾於巴西里約大學客座十個月。學年結束,學生邀請他演講,談巴西的教學經驗,聽眾除了學生,尚有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他直指巴西教育太過重視背誦,不鼓勵學生討論、實驗,以致缺乏真正的理解,學生無法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巴西上下看似熱愛學習,甚至有小學生購買物理書,比美國小孩更早起步。但這麼多小孩如此用功,卻一點用也沒有,巴西沒幾個物理學家,巴西是否因費曼之言改革科學教育不得而知。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確實很少聽說巴西科學家有出色的表現。
費曼專注教書、研究,偶爾演講,惟幾乎不參與系務、學校事務。中小學教科書審議是他少數的社會參與之一,費曼對中小學科學教科書的評語,至今仍很值得參考,費曼除了要求教科書須傳遞正確的知識,且應設計適合的實驗,讓學子實際接觸科學的力量,進而引發對科學的興趣。
他不太看得起人文科學,因常有人使用太多術語胡說八道。費曼曾受邀參加一場研討會,討論「平等之道德問題」。他發現自己常常聽不懂問題與相關討論,而似乎在場其他人都懂。整場研討會明明毫無成果,卻宣稱取得很大進展,從此他再也不參加研討會。倒是速記員告訴費曼,只有費曼發言他聽的懂,所以費曼不可能是教授!我們無須全盤否定人文學科,然而,接觸人文學科時多想一想,總是好的。
書中少不了談及物理的部份,惟即使不懂物理,並不妨礙我們向一位科學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