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我是剛從土耳其交換一年回來的開開,前陣子身邊有些學弟妹有來問我一些交換的問題,想說一併整理出來分享,會先從介紹我自己開始,並帶入各考慮點以協助思考,希望可以幫到需要的人決定要不要去交換、如果要要去多久、去哪裡🌟
-
文章主要分成三部分:了解自己、了解制度,與申請後開始填志願時的考慮。
想交換的人通常含有想肆意闖一回的慾望跟 take it easy 的灑脫,希望可以透過短暫的一學期或一學年體驗些什麼,所以了解自己便最為重要,是找到交換理由跟規劃方向的指路標;而了解制度是為了讓自己貼近現實,描繪出要達成出國目標的路該怎麼走、走不走得到。而開始填志願的考量則是協助自己落實目標的參考,能夠盡量使所選為所想。
我的交換簡介
2024/09 到 2025/06 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中東科技大學交換,這所學校為綜合大學,全校以英文授課,學期跟其他土耳其學校略有不同,自疫情後改成九月底開始、六月下旬結束。交換期間我在外租屋,住在安卡拉市中心的 Kızılay。
針對後面的部分內容,我會套用我在土耳其的經驗舉例,希望會比較好理解我想說明的內容。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位於國土中央,也是我交換的地方。 Ref: Google Maps
了解自己
以下各點不分順序,以自己最看重的元素出發再去考量其他即可。
交換預算
預算是最為重要的因素,用以決定交換國家、交換時長、甚至申請的計畫類型(少數計劃要交額外費用),所以建議優先與家長討論,也可以先了解母校或交換學校的獎學金制度,藉以描繪大致框架,並以此為標準決定其他選擇。
記得在討論預算時考慮如果延畢會多出來的學費或學分費,這可以幫助自己調整「到底要交換多久」、「要不要延畢」的想法,畢竟學費不是一筆小錢。
交換時長與學期
想去一學期還是一年的決定因素有許多,除了財務方面的因素,另一重點是大學時程規劃。
- 我會不會延畢呢?
如果會,我未來職業規劃及財務上可以接受嗎?如果不會,是因為我在台就學的時間已經夠修完課,還是因為我預期交換的學分可抵畢業學分呢?如果抵學分出了差錯(如被當或不認),我能接受延畢嗎?
- 如果是去一學期,我要在哪個學期出去呢?
檢查自己的大學課程規劃,目前已經修多少課、之後預計修什麼課。有些課程是在上學期才有,有些則是下學期,甚至有每兩年一次的課,尤其這之中如果包含必修,又沒打算延畢的人,要謹慎避開並確定自己剩餘的時間可以滿足畢業條件。
-
時長也可以受其他因素主導,例如我是為了讓自己更能了解一個國家,同時有更多機會出去玩而決定交換一年,是我的目標體驗框住我的時長,時長進而限制我的預算與地點(預算我抓比西歐交換一學期多一點,進而再影響我的地點不會是西歐,要落在費用較低廉的地方)。故本文提及的各項考慮點可以斟酌權重,從任何一個下手都行💫
目標體驗
每個人交換的目標不同,有的人想投身學術研究或探索課程興趣、有人想認識多國同伴 & 練語言、也有人想環遊世界,或者,想要深入遊玩交換的國家。
想做研究或修特定課程的,選國家或學校就可以往特定領域世界排名與實驗室找;想常出國玩的話可以找國定假日多的國家 & 學期;想深入在地可以在鎖定國家後找一個交通樞紐的城市(以土耳其為例,安卡拉的地理位置比伊斯坦堡適合在全國跑跳)。
我的例子而言,有時長與預算的限制,加上以多出國玩為目的,距離歐洲近的土耳其成為選擇(由於制度原因,東歐被排除),但也會因為非歐盟學生而很多歐洲門票需原價收費,很在乎踩點各國美術館博物館的人就不適合選土耳其。
初步列出想去的國家與文化
大部分的人在最終決定以前,心中應該會有幾個較為好奇並且想去的國家(人們總是會有自己心中印象很好而想去的地方,就算此印象不一定屬實),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為什麼想去這些地方,並針對這些點做資訊確認,初步理解自己對於國家的要求,主要是為了排除不符合預期的候選。
例如有人想去A國是因為記憶中特定領域走在世界前端,建議先查詢核實,若與事實不符可以調整需求或排除某些國家以避免一路誤會到底,努力錯方向。
若是沒有想去的國家,這部分也可以設定完其他框架之後下手,再去限縮符合資格的地區。
了解制度
申請所需內容與時程
以校級交換為例,先到自己學校的海外交流頁面閱讀簡章、確認時程,並安排如果要申請某個學期交換你所要 follow 的時程(台大學生這邊走)。
了解這些細節可以協助判斷是不是真的要去交換、要怎麼安排時間。
在簡章上請詳細閱讀要具備交換資格所需的各項準備,包含之後學費繳交的規則。
- 各語言檢定成績(除了英文還需要其他語言嗎?成績要求為何?需要多長時間備考與報名?)
- 英文檢定類型(全民英檢、托福、雅思、多益都可以嗎? Home edition可以採計嗎?)
- 成績單(採計的學期為何?)
- 備審資料(什麼時候準備?內容要寫什麼?如何繳交?)
- 獎學金類型與申請(申請資格、時程、金額、所需負擔的責任)
- 校級 or 院級 or 系級(若非校級,則要到院或系網站專區確認,排名方式可能權重不同,同時要求的課程也會有差別)
填志願規則
這部分是為了讓你估算自己大概可以選到什麼樣的學校、為了達成目標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各校產生交換學生排名的條件都不盡相同,以台大為例,會將 GPA 在系上的排名比例的區間換算成一個滿分 4.3 的成績,另外書審資料也會再有一份這樣的成績,最後依照不同權重加總,得出個人總分。
總分的排名即決定在選擇學校時的優先順序,不同學校規定可能不同,例如同分的話如何處理,故請再詳閱簡章。
除了以上的成績外,你可能會好奇那英檢代表什麼?
台大是將英檢成績做為擇校的門檻,除了最基本的分數要求以外,特定學校例如北歐的大學,可能會要求比其他學校高的成績,若是成績未到,在選校的時候不管排名多前面,都無法選擇這些學校。
-
再來就是可以看看大家會不會互通有無 ~ 像我們是時間差不多了在臉書社團跟 Dcard 校版會有好心的同學開搓湯圓表單,提供各申請者填寫自己的成績跟志願並彼此參考 & 聯絡,協助不同需求的人更好選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
第一次填寫志願可能不會上滿意的學校,可以參考第二階段填志願,具體規定依照學校簡章為主。有的學校可能不會有第二階段選擇。
交換學分要求
主要看交換計畫或母校的規定,以決定交換期間的課程、學分、成績限制,這部分是用來評估「交換生活加上這些課業是否符合我的預期與能力」。
臺大是限制至少及格兩門課或者 6 學分;我在其他大學的朋友則是有專門的課程計畫,學分要求更高、每一科目都必須及格才能拿到證明。我交換的中東科大則是一般學生遵照母校規定即可;若領中東科大獎學金則有更多的限制必須遵守。
開始填志願時
等到填志願時,通常申請者心中會有候選的幾個國家或學校,主要針對這些對象深入調查之後再排序。目的是為了確定會去到更符合預期的地方。
國家資訊
了解各國地理位置與政經條件、居住、生活與宗教環境。
以土耳其為例,近幾年的政經狀況較為動盪,通膨嚴重,從我剛去的時候台幣對土耳其里拉是0.9:1,不到一年後已經變成 0.72:1;政治則是剛好結合國家及學校因素,在伊斯坦堡首長被抓後的抗議有許多發生在 Kızılay 我住的地方與我們學校,也因此經歷罷課。(我當然不是為了這些才去土耳其,意外意外😓)

2025.03 在安卡拉住處外的抗議遊行
以居住環境而言,土耳其租房若以里拉計還算低廉,同時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超市可以採買生活用品,但東方飲食極少,可忽略不計;語言上觀光區英文稍微通,其他地方是年輕人可能會說英文。
宗教上以伊斯蘭教為主,有許多清真寺可供參觀,在各地也都可以定時聽見提醒穆斯林朝拜的喚拜聲,同時也因為這樣,豬肉雖然超市有賣但超級貴,一般外面也沒有豬肉飲食的選項。
像是土耳其這樣的地方很適合想體驗完全不同生活的人,也不太有同溫層;反向考慮則是會比較辛苦(近年的經濟問題讓社會看起來比較落後與無奈)同時非歐盟區,較難往各地跑。
學校資訊
學校位置
各國相對台灣來說都算幅員遼闊,故除了針對國家,也要針對學校位置進行考慮:
- 學校所在的城市交通方便嗎
- 住在學校的話,之後去機場或車站方便嗎
- 住在外面的話如何通勤至學校
學校、科系與課程類型
- 是否與母校自己的科系對應(可以選完全不對應的但不建議,選不對應的,臺大仍會走上面的填志願制度決定你的學校,但送名單給交換學校後對方拒收的可能性會提高)
- 研究課程多元性、課程深度等等
- 看看課程是不是自己願意上的
- 上課語言能不能通、有沒有英語授課課程或講義
- 學分回母校後能不能抵
交換學校獎學金申請
如果有獎學金需求,也要研究申請條件、時程,以及你需要負擔的責任(如學分及成績限制、是否有額外作業)。
東亞面孔多不多
有些人應該會蠻在乎,想去東亞面孔多一點或少一點的地方或學校,不論是因為想至少有相似背景的朋友、或者是希望受到新的刺激。
結語
經過這一年的交換我覺得有很多難以描述的成長,很值得,以往大家說的「看看世界」沒想到是個這樣的體會。
總的而言,如果只是想出國玩、gap year,交換是個相對簡單的門檻但很吃自己規劃的方法,一懶起來可能連出國玩的計畫都拖延;也有其他出國方式如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出國留學、語言學校、打工換宿可以申請,門檻較高也受更多規範但可以較有目的的去學習或工作,各有優缺點。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有考慮要交換的人評估自己的去處!也祝大家去到適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