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追錢,追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30歲前存款該有多少?這些問題在網路上常常出現。

「30 歲了,該擁有什麼?」

「人生到了30歲,卻一事無成該怎麼辦?」

30歲該有多少錢?該有什麼能力?

 

「網路上教你怎麼存到240萬,卻沒人教你怎麼扛下生活的變數。」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

「一個月存2萬塊,一年就有24萬,存10年就有240萬,如果你從23歲開始工作,33歲就有240萬,然後用這筆錢去創業,就能很快去實現財富自由。」

如今的網路上充斥著這樣子的文章,不外乎就是給你一個公式,什麼都不要思考,照著這個公式走就可以了。但人生哪有那麼容易。

我來解析這個公式:「一個月存2萬塊,如果以現在基本薪資來計算,28590元扣掉勞健保抓個整數,剩下26000元,薪水26000元,每月要存入2萬塊,一個月能支配的所得只有6000元,以這個前提下絕對無法在外面居住,也就是說要達到一個月存2萬塊的前提,是要住在父母家裡。」

就我所認識住在父母家裡的人,年齡30歲左右的,通常都抗不住風險。也就是說如果照著上面那個公式走,只要中間有一個差錯,他們就會慌張到不行。一個成年人,如果沒有面對扛下風險的能力,那他在有錢也沒有用,因為他會不敢把手上的錢好好應用,慢慢的等到錢貶值後,10年後240萬的購買能力,絕對沒有當年的240萬多。

 

-開源還是節流

錢會通貨膨脹,手上的2萬塊,今年可以買100個麵包,但明年可能只能買到90個,後年只能買到80個甚至更少。把錢一昧的存在銀行,就是要面對這樣子的問題。

曾經一家公司的總裁說過一句話:月薪不到3萬塊就不要存錢。

他的意思並不是說不到3萬塊的人就不應該規劃理財,而是跟開知道怎麼去「開源」。以前有人總是在討論一個問題,到底存錢要先「開源」還是要「節流」?

我的想法跟這個總裁一樣,如果你薪水不夠高,一直「節流」的後果,只會讓錢越來越少,甚至會為了多省一些錢,讓生活品質下降,比如夏天已經很熱在流汗了,還不開冷氣,身體太熱會無法專心,正在看書的人會無法專心,正在學習的人會無法專心;節流有可能省在吃的上面,比如120塊的健康餐吃不起,就去夾很鹹很油的自助餐來吃,或是買麵包來當作一餐果腹,這樣的結果最後都會賠了健康。

如果選擇「開源」,一樣的生活水準可以存下更多的錢,甚至可以提高生活水準的情況下,比「節流」存下更多的錢。但開源有那麼容易嗎?

同一個產業同一個工作的薪水差距其實不大,在一家50人的小公司裡做同樣的工作,換到大公司可能就只多個一兩千塊,這其實有跟沒有一樣,最好的開源方式,不是在同一工作上升遷,不然就是轉換一個領域,而這兩個選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能力提升。

 

-能力會增值

「做那件事情有沒有錢我才不要做。」這是我常常在以前的工作環境會聽到的話,這類人也最常說一句話,「這個爛工作我之後一定要離職。」但最後沒有走的反而是他們。

真正有能力的人,早就離開了有毒的工作環境,這個毒可能是工作量多薪水少,也有可能是同事很難相處,常常聚在一起內耗,說公司的不是,但要請他提出一個具體的改善方向,卻乖乖的閉上嘴巴。反倒是那些願意去嘗試的人,他們要不是很快就升遷了,不然就是轉換到更好的職場環境。

這些人他們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願意學習。在職場上多半的升遷,都不是先升遷在交付職責,而是在他原本的位階上交付一些職責,這些職責他做起來得心應手,並且有機會的時候才有可能升遷。

 

「我看你已經學會內場的所有事情了,你想學叫貨(跟廠商訂明後天的食材,確保餐廳不會突然斷貨)嗎?」這是我剛進入餐廳工作的第三個月,主管問我的問題。他看我工作本分做得還不錯,所以想找更困難更值得學習的事情給我做,二話不說我就答應了。

半年後主管問了一個問題:「我們這家餐廳的薪水,內場廚師就只有這樣子而已,如果有機會你會想要升遷嗎?」聽到這句話,我的內心的想法是「有更多的東西可以學習當然好。」於是我就跟主管說我想升遷。

但凡事都有個意外,原本我會升遷的位子,被其他家分店空降下來的人給占走了,這對我來說其實極為不公平,因為我一直以來做著遠超乎原本的工作範圍,卻領著同樣的薪水。當下的我知道,我該離開了。

這之後我找到了第二家餐廳,這不是一家連鎖餐廳,員工只有四個正職,加上老板跟老板娘,剩下的就只有工讀生。這家餐廳的薪水比當時候「內場正職」平均多了兩千塊,是個還不錯的工作。

在工作途中我也默默地觀察其他人,我發現整個餐廳裡面只有老闆跟一位正職會叫貨,當那個正職不在的時候,老板要留到晚上7點叫完貨才可以離開,而我看得出來,他很想早點離開餐廳回家陪他的女兒。

 

有天我找了老闆,我說「這邊的肉商是週末不送嗎?」

「是阿。」老闆回我。

「所以禮拜四晚上要叫到足夠的量,撐到禮拜一晚上。」我分析了一下回了老闆。

「不是禮拜一中午就好嗎?廠商禮拜一就會送貨過來。」老闆帶著疑問回我。

我說「因為我們中午就開始營業,如果量剛好只到禮拜一中午,那廠商送來,我們也來不及備貨。」老闆聽到這裡好想知道了什麼。

老闆問我「你以前有學過叫貨嗎?」

「在上一家餐廳的時候,都是我叫的。」我很肯定的跟老闆說。

「那明天我請前輩跟你講我們的庫存量,你明天叫看看」老闆拋出這麼一句話,之後講到「你要加多少?」

我伸出手比了個三,他說「可以,那我們先試試看一個月,一個月後如果沒有問題我就給你加。」

這對我來說其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這件事情我學過了,很快的2個月就過去了,我的薪水也多了3000塊。時間回到上一家餐廳,如果那時候主管問我說要不要學叫貨,現在的我絕對無法領到多出來的3000塊。3000塊雖然不是什麼大數字,但卻可以讓你在晚餐的時候點份小菜都不會猶豫。

 

-用錢換能力

「月薪不到3萬塊就不要存錢。」這句話還有一個下文,就是應該要花錢去學習新能力。

有人說過:最糟糕的方式就是把錢存下來,而不是好好的使用錢。

每月剩下5000元,你會拿去做什麼?會拿去旅遊嗎?

每月剩下3000元,你會拿去做什麼?會拿去買鞋子嗎?

每月剩下1000元,你會拿去做什麼?會拿去買衣服嗎?

每月剩下500元,你會拿去做什麼?會拿去買什麼?

5000元、3000元、1000元、500元,這些都是錢,但是有5000元的盈餘,絕對能做出比500元還來得更多的選擇。我們來簡單做個模擬。要是你每個月都多出5000元,你都拿去旅遊,一年後你會剩下什麼?要是把每個月5000元,都拿去學習新的技能,一年後你會剩下什麼?

同樣的錢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月薪不到3萬就不要存錢,不是要把剩下的5000元都拿去旅遊,而是希望可以有更好的投資方式,那就是學習新技能

老實說學的技能不一定用得到,但當你需要用的時候一定比沒有學了好很多。如果要用眾多能力選擇一個的話,我個人建議選擇表達能力

以前工作的時候,我並沒有意識到表達能力有多重要,所謂的表達並不是說你把事情說得很清楚,而是要懂得「說人話」。

你一定有遇過一種情況:問專業人士一個專業的問題,他有回答但你發現你聽不懂。像是你請保險業務員解釋保險內容的時候,他雖然說了很多話,但沒有一個字你聽得懂的,因為他所有太多專業術語。所謂的「說人話」,就是把你的專業解釋給一般人都聽得懂,這個好處可以降低對方的溝通成本。

在我以前工作的職場上,有一個同事他表達能力非常不好,雖然他會專業的東西,但他無法把內容解釋給一般人聽,甚至無法教導後面進來的新人。一個人既無法向外傳遞價值,也無法教育新人讓公司注入新血,對公司來說這個人的價值,就比其他人來得低很多。

一個月投資5000塊在表達能力上,對這個同事來說是最好的投資,這跟我以前一樣,如果那時候沒有學好叫貨,後面的工作也無法依靠這個技能加薪,而表達能力,是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也是一切的基礎。如果那時候我沒有跟老闆提出這個建議,沒有透過清晰的表達方式,我們之間的溝通就無法成立,更不會有我之後薪水加3000塊的事情發生。

表達能力不好會屢屢碰壁,溝通無法做好,不論是對上司、對下屬,還是對客戶,沒有好的表達能力,對方會不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

 

「30 歲了,該擁有什麼?」看到這裡,我想你心裡應該有個底了。

 

我們下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ugo閱讀教練
8會員
62內容數
用知識改變世界
Hugo閱讀教練的其他內容
2025/06/28
「好朋友帶你上天堂,壞朋友帶你墮入地獄。」 「我朋友很多。」以前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會羨慕不已,覺得眼前這個人一定是值得來往的對象,不然不會有那麼多朋友。隨著我歷練越來越多,回頭看那時候的自己,才發現那時候的自己既愚蠢又可愛。
Thumbnail
2025/06/28
「好朋友帶你上天堂,壞朋友帶你墮入地獄。」 「我朋友很多。」以前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會羨慕不已,覺得眼前這個人一定是值得來往的對象,不然不會有那麼多朋友。隨著我歷練越來越多,回頭看那時候的自己,才發現那時候的自己既愚蠢又可愛。
Thumbnail
2025/06/25
還記得你在學生時期的朋友嗎?現在25歲的你,又有幾個還再聯絡? 「友情」,在學生時期是我們認為比成績還要重要的事物。下課有沒有人一起去福利社買飲料,體育課有沒有人可以一起打籃球,下課有沒有人可以一起去搭公車,這些我們以為的友誼,多半都只是過客。
Thumbnail
2025/06/25
還記得你在學生時期的朋友嗎?現在25歲的你,又有幾個還再聯絡? 「友情」,在學生時期是我們認為比成績還要重要的事物。下課有沒有人一起去福利社買飲料,體育課有沒有人可以一起打籃球,下課有沒有人可以一起去搭公車,這些我們以為的友誼,多半都只是過客。
Thumbnail
2025/06/20
「人的本質」需要花時間去觀察,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要看清楚,尤其是壞的那一面,因為那會很大決定這個人的極限到哪。
Thumbnail
2025/06/20
「人的本質」需要花時間去觀察,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要看清楚,尤其是壞的那一面,因為那會很大決定這個人的極限到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先來講一下今天看到一篇覺得很好的文章 "金錢是用來達成人生目標的。假如直接設定一個金錢數字做目標,譬如”我希望存到兩千萬”。到達的時候,你要做什麼?沒有人生目標的人,最可能的狀況就是不知道要做什麼。於是很容易直接拿更多的錢當下一個目標,譬如”我要存到四千萬”。然後陷入無止盡追求金錢的循環當中。所以
Thumbnail
先來講一下今天看到一篇覺得很好的文章 "金錢是用來達成人生目標的。假如直接設定一個金錢數字做目標,譬如”我希望存到兩千萬”。到達的時候,你要做什麼?沒有人生目標的人,最可能的狀況就是不知道要做什麼。於是很容易直接拿更多的錢當下一個目標,譬如”我要存到四千萬”。然後陷入無止盡追求金錢的循環當中。所以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在美業3年,存款從30萬臺幣一路上漲到資產價值接近600萬臺幣,我是怎麼做到的?這篇文章分享了開源節流、投資理財、借力使力、心無雜念等四個結論。透過不斷學習和拓展社交圈,加上精明的投資,助力資產增值。同時提醒讀者在投資理財時要謹慎,避免因為投機取巧而損失慘重。
Thumbnail
在美業3年,存款從30萬臺幣一路上漲到資產價值接近600萬臺幣,我是怎麼做到的?這篇文章分享了開源節流、投資理財、借力使力、心無雜念等四個結論。透過不斷學習和拓展社交圈,加上精明的投資,助力資產增值。同時提醒讀者在投資理財時要謹慎,避免因為投機取巧而損失慘重。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投資隨記198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2.6 財務韌性(2)
Thumbnail
投資隨記198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2.6 財務韌性(2)
Thumbnail
投資隨記192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2.5 如何達成財務自由(3)
Thumbnail
投資隨記192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2.5 如何達成財務自由(3)
Thumbnail
投資隨記182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2.3 為什麼不要努力為錢工作(3)
Thumbnail
投資隨記182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2.3 為什麼不要努力為錢工作(3)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