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欣恬
2025年6月,朱宗慶打擊樂團啟動了一場名為「奧德賽計畫」的文化遠航。這個計畫以荷馬史詩《奧德賽》為靈感,帶著「傳統與現代2.0」的使命,12位團員兵分兩路,前往希臘與迦納,展開為期10天的交流之旅。他們希望將台灣打擊樂的專業能量,與世界文明碰撞、交融,為未來的創作積累靈感。
希臘組:節奏中的文明交響
6月14日,黃堃儼、盧煥韋、陳妙妃、彭瀞瑩、黃心妤、陳珮馼六位團員從台北出發,飛往希臘,陪伴他們的是當地打擊樂大師瓦格利斯・卡里皮斯(Vagelis Karipis),專精巴爾幹音樂與傳統節奏的導師。10天裡,他們走訪雅典的藝術殿堂,也穿梭於鄉村市集,聽著當地人以鼓聲訴說故事。
他們驚嘆於音樂如何滲透希臘人的日常,從咖啡館的即興節奏到節慶的熱鬧鼓點,處處是靈感的火花,團員們在日記中寫道:「這裡的節拍彷彿是文明的脈動,多元卻和諧。」6月26日晚間,他們帶著對音樂新可能的期待回到台灣。

迦納組:部落裡的文化震撼
6月18日,另一組團員何鴻棋、陳宏岳、戴含芝、陳致欽、何欣蓉、葉立偉踏上非洲迦納的土地,由迦納裔教授帕斯考・揚(Paschal Younge)帶領,深入當地部落,這是他們第一次踏足非洲,行前也特地去打了疫苗,每一天都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從鼓聲震天的部落儀式到村民的熱情款待,團員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文化衝擊。他們分享:「這裡的音樂是生活的核心,顛覆了我們對節奏的理解。」這些體驗讓他們重新思考音樂的根源,也對人與文化的連結有了更深的感動。6月30日平安返台。
奧德賽計畫行前準備
出發前,團員們花了數月準備,從行程規劃到演出內容,健康管理也不馬虎。每天的交流後,他們都會寫下心得,與台灣的團隊分享。
藝術總監朱宗慶坦言,計畫啟動前不免有些忐忑,但團員的表現讓他既感動又驕傲,「每天收到他們的回報,是六月裡最溫暖的時刻,」他說,「從藝術殿堂到鄉野小徑,他們的用心參與贏得了當地的熱烈回響。這趟旅程為『2.0』的蛻變注入了無限可能。」

下一站:擊樂劇場《泥巴》
首航結束,團員們帶著滿滿的靈感與視野回到台灣,馬不停蹄投入新的挑戰,7月5日起,他們將參與第23屆台北國際打擊樂夏令營的籌備;9月到11月,擊樂劇場《泥巴》也將展開全台10場巡演,踏上下一趟自我發現的英雄之旅。
記事本:朱宗慶打擊樂團「奧德賽計畫」
時間:2025年6月
目標:推進「傳統與現代2.0」風格,結合「旗艦作品世界巡演計畫」,以荷馬史詩《奧德賽》為靈感,將台灣文化與世界文明交融,促進創新與發展。
執行方式:分派12名團員,6人一組前往希臘與迦納,進行10天文化交流。
希臘組(6月14日-6月26日)
成員:黃堃儼、盧煥韋、陳妙妃、彭瀞瑩、黃心妤、陳珮馼
導師:瓦格利斯・卡里皮斯(Vagelis Karipis),希臘傳統打擊樂與巴爾幹音樂專家
收穫:體驗音樂在當地生活的普及性,感受節奏與節拍中的多元文明交融。
迦納組(6月18日-6月30日)
成員:何鴻棋、陳宏岳、戴含芝、陳致欽、何欣蓉、葉立偉
導師:帕斯考・揚(Paschal Younge),迦納裔美國俄亥俄大學教授
收穫:深入部落生活,體驗文化震撼,顛覆既有思維,激發感動與反思。
團員每日撰寫活動心得,與台灣團隊分享,記錄文化體驗與內化過程。
成果:從藝術殿堂到鄉野市井,獲得當地熱烈迴響,為未來創作累積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