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瑜podcast筆記】筆記法研究-初試Digital Garden 數位花園(原寫於 自由業女子)

玥瑜-avatar-img
發佈於觀影閱讀筆記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原發於2024/02/02)

我嘗試過用All-in-One 筆記法,也有嘗試過用卡片盒筆記法(電子版),但都和我的閱讀習慣不配合。最後在一集Podcast中聽到Digital Garden(數位花園)的介紹,就覺得非常適合我自己。

Digital Garden 數位花園的概念

Digital Garden 數位花園的重點在於公開自己的學習過程,及展示學習進度。完美的網誌是最終的產品,不是花園本身。Maggie Appleton在她自己的網誌中有一篇A Brief History & Ethos of the Digital Garden,詳細介紹了Digital Garden的前世今生。

Digital Garden是你的個人維基百科

Digital Garden 數位花園和卡片盒筆記一樣,講求的是建構一種知識網絡,但Digital Garden對時間的注重度更低。另外Digital Garden偏向像維基頁面一樣建構筆記,並且以筆記程式的雙向運結來建立網絡。因此碎片程度比筆記盒低,但不同小點子之間的關聯重組性也會受影響。

Tom Critchlow的個人維基就是一個很標誌性的例子,但讓我正式開始動手的是Anthony的數位花園。看不同人的Digital Garden也是一種讓人很滿足的經驗。

Digital Garden 數位花園是你的想法開花結果的地方

Unplanned hypertext sprawl is wilderness: complex and interesting, but uninviting. Interesting things await us in the thickets, but we may be reluctant to plough through the brush, subject to thorns and mosquitoes

數位花園會有這樣的名字是因為隨著對一個想法的了解,你的筆記內容會和你一起成長演變,最後開花結果。演化的過程不可預測,建構的網絡也一樣。但不可預測不代表可以亂來,相反需要建構者建立清晰的邏輯和標籤架構。Jen Jones的這則推文就清楚寫出了:clarification: digital gardening ≠ farmville. tagging, writing, cleaning, sorting, etcetera.

筆記在去蕪存菁後,成為能成為寫作材料的資訊是最終目標

筆者初試Digital Garden 數位花園-平台選擇

筆者嘗試了幾種的平台後,最終停在了Notion。下面來分享一下用了幾天後的感覺:

。Obsidian:這是很多強大的Digital Garden園主都在用的APP,所以想由這個開始。我一直有在用Obsidian來做讀書筆記,因此在使用上沒遇上太大問題,互動關聯圖更是一大加分點。不過Digital Garden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公開,而公開Obsidian Valut需要較大的技術含量(免費的plug-in)或財力(Obsidian Publish)。在初試階段兩項搬入都比較高,放手。

。Wordpress:因為我手握著兩個Wordpress架構的網站,所以想著嘗試用Wordpress做到類似的效果。基於我對WP也有一定認識所以不太難,但要做得好看清晰到可以公開還是要有一定的時間投入。在初試階段下,決定讓它保留在初創階段,待用得順手全程投入後在考慮搬園。

。Notion:一個我和他有著若即若離般的APP,在這一次終於成為了我的首選!雖然不熟悉,有很多功能也要再了解來完善花園,但卻是最快能做出可以公開的基本Digital Garden。門檻最低之算,要公開Notion Page也最容易,所以成為了現在建構的地方

。未來除了Wordpress建頁面,也會想試一下BASB建立者Tiago Forte在網誌中提及的Evernote和Mem,Evernote更是他一直就用來建立Digital Garden(或以他的話來說,他的Second Brain)的地方。

筆者初試Digital Garden 數位花園-使用手感

這種做法能讓我有All-in-One時的整合感,也因為Notion可以跨平台用所以有一樣的隨手記效果。不過因為是電子筆記,整理時在頁面間有更大的安排彈性。不同APP的雙向連結功能也讓一頁筆記可以同時出現在數個關關頁面。

對於很易筆記錯亂四散的我,Notion的Database功能讓我可以輕易管理不同筆記,邏輯一目了然。在網上讀到不同的文章,用Embedded功能就可以輕鬆整合;電子書讀到好句也可以立處記到相關頁面,寫下想法,過程更加無縫交接。不同頁面的關聯更輕易,讓我能夠有更多新想法。

Tag功能讓配合Status功能,輕易就能管理好筆記的演化和輸出的進度。更加能夠避免點子成熟後忘了輸出,結果過時了的悲劇場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玥瑜的Chill Zone
16會員
78內容數
在這分享讀過的書、喜歡的電影和音樂。
玥瑜的Chill Zone的其他內容
2025/07/02
(原寫於 2024/04/08) 從日本文化在美國風行,2chan引進美國成了4chan開始。整個迷因文化的發展以及討論區的匿名性如何引發各種爭議,例如厭女言論、匿名者的成立、極端事件的發生等。《反社交社交網絡:迷因大亂象》
Thumbnail
2025/07/02
(原寫於 2024/04/08) 從日本文化在美國風行,2chan引進美國成了4chan開始。整個迷因文化的發展以及討論區的匿名性如何引發各種爭議,例如厭女言論、匿名者的成立、極端事件的發生等。《反社交社交網絡:迷因大亂象》
Thumbnail
2025/06/30
(原寫於2024/04/09) (這個月出了第8季了!) 這是少數在Netflix上一套我全部8季都非常熱衷的節目。除了因為美食,還因為Phil是個很好的人類。一個節目中包括了有營養的對談,還有幽默和慈善的部分(沒錯,每季都必定有)。
2025/06/30
(原寫於2024/04/09) (這個月出了第8季了!) 這是少數在Netflix上一套我全部8季都非常熱衷的節目。除了因為美食,還因為Phil是個很好的人類。一個節目中包括了有營養的對談,還有幽默和慈善的部分(沒錯,每季都必定有)。
2025/06/29
(原寫於2024/04/09) 從小我就很怕情感很強烈的小說,所以一般讀的都是推理小說。這次會讀這本湖骨,是因為在讀墨上看見人家劃線的句子好美好詩意。開讀了以後才發現當中各種情感的糾結。家人或友人之間的扭曲依戀,也有從原生家庭中逃走的倖存者。
2025/06/29
(原寫於2024/04/09) 從小我就很怕情感很強烈的小說,所以一般讀的都是推理小說。這次會讀這本湖骨,是因為在讀墨上看見人家劃線的句子好美好詩意。開讀了以後才發現當中各種情感的糾結。家人或友人之間的扭曲依戀,也有從原生家庭中逃走的倖存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分享我最近畫的風景、花草、建築及人像作品。透過使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展現出不同的畫風。繪畫對我而言,既療癒也是紓壓,也是對生活的紀錄。
Thumbnail
分享我最近畫的風景、花草、建築及人像作品。透過使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展現出不同的畫風。繪畫對我而言,既療癒也是紓壓,也是對生活的紀錄。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Thumbnail
放一點圖證明我會畫畫 其實我一直很想放出來講一點自己對滿版圖的心得(?)
Thumbnail
放一點圖證明我會畫畫 其實我一直很想放出來講一點自己對滿版圖的心得(?)
Thumbnail
瞭解如何在手機上用筆作畫,體驗一筆一畫間逐步生成畫作的樂趣,雖然不及AI繪圖逼真、炫麗無比,但手繪也別有一番趣味。
Thumbnail
瞭解如何在手機上用筆作畫,體驗一筆一畫間逐步生成畫作的樂趣,雖然不及AI繪圖逼真、炫麗無比,但手繪也別有一番趣味。
Thumbnail
任何想要寫書的新作者、小作者,都可以嘗試自學做電子書、發行、出版,從編輯開始。文字世界的有趣不亞於任何影音、圖文的創作。若是已經具備影音和圖文創作能力的創作者,再把文字加進自己的創作,肯定是更精采、更多元的作品。
Thumbnail
任何想要寫書的新作者、小作者,都可以嘗試自學做電子書、發行、出版,從編輯開始。文字世界的有趣不亞於任何影音、圖文的創作。若是已經具備影音和圖文創作能力的創作者,再把文字加進自己的創作,肯定是更精采、更多元的作品。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幕後分享系列以我個人經驗為主,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我未來有更新或其他經驗就會更新本篇內容。 這邊想分享我自己錄製影片選麥克風的經驗,完全真實不藏私,如果你剛好在選麥克風,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Thumbnail
幕後分享系列以我個人經驗為主,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我未來有更新或其他經驗就會更新本篇內容。 這邊想分享我自己錄製影片選麥克風的經驗,完全真實不藏私,如果你剛好在選麥克風,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