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還未出戰就因演習沉船 - 深雪號驅逐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1931年9月5日拍攝的深雪號驅逐艦

1931年9月5日拍攝的深雪號驅逐艦

深雪號(IJN Miyuki)是日本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造的24艘吹雪級驅逐艦中的第四艘。

▪︎船艦特徵

排水量:2080噸 :118.41公尺 :10.4公尺 吃水:3.2公尺 推進系統:4 × Kampon型鍋爐、2 × Kampon型Ro齒輪渦輪機、2 × 50000馬力 航速:38節(44英哩/小時;70公里/小時) 續航力:5000海浬(9300公里),航速14節(26公里/小時) 編制:219人 武器:6 ×三式 127 公釐 50 倍口徑艦炮(3×2)、最多 22 門96 型 25 公釐反艦/防空砲、最多 10 × 13 毫米防空砲、9 × 610 毫米(24 吋)魚雷發射管、36枚深水炸彈

|歷史

作為日本帝國海軍從1923年開始的擴張計劃的一部分,建造先進的吹雪級驅逐艦被授權,目的在讓日本在擁有世界最現代化艦船的品質優勢。吹雪級的性能比以前的驅逐艦設計有了更好的技術,因此她們被指定為特殊型驅逐艦。大型、強大的引擎、高速度、大作戰半徑和前所未有的武器裝備讓這些驅逐艦擁有與其他海軍輕型巡洋艦相似的火力。深雪號由浦賀造船廠建造,於1927年4月30日安置龍骨,1928年6月29日下水,1929年6月29日服役。她最初的船體編號是「38號驅逐艦」,竣工時的名稱是深雪號

|歷史

▪︎建造歷史

1927年4月26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將計畫建造的四艘驅逐艦命名為第36號驅逐艦(橫濱船塢,後稱白雪號)、第38號驅逐艦(深雪號)、第39號驅逐艦(藤永縣造船廠,後稱叢雲號)、第44號驅逐艦(佐世保海軍工廠,後稱浦波號)。同年4月30日,第38號驅逐艦在浦賀船塢開工,第38號驅逐艦於1928年6月26日上午11點30分安全下水。更名為「深雪號」。12月10日,日本帝國海軍任命海軍少佐加藤仁太郎(時任如月號驅逐艦艦長)為「深雪號」的艤裝員。 1929年2月12日下午,在東京灣試航期間,該艦與I-24潛艇相撞,導致螺旋槳損壞,原定於4月30日完工的日期被推遲。該船於6月29日完工,並在吳海軍區登記,加藤也正式成為深雪號的首任艦長。

▪︎完成後

深雪號完工後,四艘吹雪級驅逐艦(吹雪號、白雪號、初雪號、深雪號)組成了吳鎮海海軍區第11驅逐隊,她們被分配到第二艦隊第二魚雷戰隊。 第11驅逐隊編入後不久,1929年8月2日晚上9點,在山口縣湯屋灣協助第12驅逐隊進行射擊練習時,深雪號被兩顆流彈擊中,受輕傷。造成4人受傷。修理工作在舞鶴海軍基地工程部進行。11月1日,第11驅逐隊指揮艦由初雪號改為深雪號。 1931年10月,深雪號在吳工廠開始更換鍋爐用的B型1號燃料噴射器。12月1日,她被編入第二預備隊。 此外,艦隊改編為第20驅逐艦隊,擁有3艘吹雪級艦艇(東雲號、吹雪號磯波號),第11驅逐艦隊的驅逐艦數量減為3艘。

碧藍航線 深雪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深雪 同人創作

|下沉

1934年,第11驅逐隊仍由三艘吹雪級艦艇(深雪、初雪白雪)組成。同年4月7日至6月15日,深雪號在吳海軍工廠進行乾船塢維護。6月下旬,聯合艦隊在濟州島南部進行演習。6月28日,第二艦隊總司令高橋三好海軍中將在重型巡洋艦鳥海號上升起了旗幟,他指揮第二魚雷艦隊,司令官:阿武清海軍少將;旗艦那珂號;第六驅逐艦隊(雷、電、響),第十驅逐艦隊(曉、狹霧、漣),第十一驅逐艦隊(深雪、白雪、初雪),第十二號艦隊(白雲、叢雲、薄雲),第四戰隊重巡(鳥海、摩耶),第六戰隊(青葉、古鷹、衣笠),第二潛艇戰隊(輕巡由良、潛艇母艦迅鯨、潛艇部隊),第一戰隊(扶桑、日向)和龍驤號航空母艦組成的大部隊。

聯合艦隊總司令末次信政中將在金剛號戰艦上升起旗幟,並指揮兩艘戰艦(金剛號霧島號)、第四分艦隊的重巡洋艦高雄號愛宕號、第七分艦隊(長良號​​、五十鈴號、名取號)、第一水雷戰隊(旗艦川内、第30驅逐隊睦月、卯月、彌生、如月、第5驅逐隊松風、春風、旗風、朝風、第23驅逐隊菊月、夕月、望月、三日月、第29驅逐隊疾風、追風、朝凪、夕凪)、第一航空戰隊(空母赤城、第2驅逐隊澤風、沖風)、第一潛水戰隊、補給部隊(鳴戶、間宮)等組編了A集團軍。A集團軍(以第一艦隊為基礎)與B集團軍(以第二艦隊為基礎)從佐世保出發。 6月29日下午1點,第四聯合艦隊基本演習(第一和第二魚雷中隊白天攻擊)開始。下午5點左右,全面戰鬥開始,但狹窄的海面上擠滿了許多船隻,由於天氣和煙幕的影響,能見度極差(約10-12公里)。由於大霧,航空母艦赤城號上的幾架飛機暫時失蹤。時任第二艦隊鳥海號參謀的大西晉三海軍少佐回憶說,演習的條件(能見度差、大部隊攻擊)有些不合理,但「這種不合理情況並非唯一一次發生。」 下午6點左右,日軍B艦隊第11驅逐艦隊(一號艦深雪號、二號艦初雪號、三號艦白雪號)向A艦隊(假想敵)(高雄號愛宕號)第4戰隊第2小隊發射魚雷攻擊),試圖追蹤她們偶然發現的「衣笠號」(B艦隊)。緊接著,B艦隊第六驅逐艦戰隊(一號艦、二號艦、三號艦)從煙幕中出現,電號驅逐艦躲避不及,與「深雪號」的左舷相撞相撞。「深雪號」船體在艦橋下方梁附近斷裂。「那珂號」當時並列在該艦尾,儘管「那珂號」和「愛宕號」的船員試圖協助排水,但海水仍未止住,於是第二魚雷戰隊司令官阿部清海軍少將(在該艦上)下令疏散「深雪號」的船員。 她的船員被轉移到那珂號。輕傷者被送上戰艦金剛號(聯合艦隊旗艦)。在「深雪號」船員全數撤離後,那珂號深雪號並排離開。晚上9點53分,她沉沒於海中。兩艘驅逐艦(初雪號叢雲號)試圖拖帶「深雪號」的船頭,但船頭消失在濃霧中,第二天的搜尋也未能找到,推測她已經沉沒。第二艦隊旗艦鳥海號也留在現場,隔天早上她出動水上飛機進行搜尋,但未能找到深雪號的蹤跡。

碧藍航線 深雪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深雪 同人創作

這次事件一共造成三人罹難,包括兩名深雪號水手和一名工程師,兩名水手失踪,一名電工失蹤。 高松宮宣仁親王(海軍大佐,昭和天皇的弟弟)作為戰艦扶桑號的隊長目睹了碰撞過程,他評論道:「如果日向號能早點攔截她就好了。」此後,失去艦首的電號由其姊妹艦白雲號牽引,在響號和拖船的支援下,於7月1日下午3點返回佐世保。 海軍大臣大隅峰雄向昭和天皇報告了深雪號碰撞沉沒的情況。7月3日,海軍省宣布成立由山本英介大將擔任主席的調查委員會。同日,第11驅逐艦隊旗艦由深雪號改為初雪號,第6驅逐艦隊旗艦由雷號改為響號。同日,設立深雪號後續調查辦公室。7月5日,深雪號從第11驅逐艦艦隊除名。大藤中尉(深雪號艦長)、蘆田部一大尉(深雪號航海長)、黑瀨淳大尉(深雪號魚雷長)、板垣金信大尉(深雪號砲術長)和國末辰志大尉(深雪號總工程師)也被解職。同年8月15日,她從海軍登記冊上被除名。 深雪號是繼吹雪級(特殊型)驅逐艦之後,唯一未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海軍驅逐艦,也是第一艘沉沒的特殊驅逐艦。美保關事變後該艦的沉沒令艦隊全體人員震驚,但據說他們的訓練變得更加刻苦。美保關事變時,聯合艦隊總司令是加藤寬治,聯合艦隊參謀長是高橋三吉。深雪號沉沒後,加藤海軍大將向高橋海軍中將(第二艦隊總司令)發出鼓勵的話語。 海軍研究員福井靜雄將「深雪號」的沉沒歸咎於碰撞後未能採取緊急措施。與「電號」相撞後,「深雪號」船頭斷裂,第一油箱艙從船體中心開始進水,但第二油箱艙完好無損。然而「深雪號」的船員並不了解自己船的結構,沒有加強艙壁,而是加固了油箱艙的其他部分,導致海水進入船體沉沒。當時,緊急措施的缺乏也引起了海軍的重視,據說日本海軍隨後進行了更徹底的緊急訓練。

碧藍航線 深雪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深雪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左先生-avatar-img
2025/07/09
作為武士,不是戰死沙場卻實是可惜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9
左先生 真的,演習時的殞落最為可惜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9.8K會員
1.1K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7/08
白雪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二十四艘吹雪級驅逐艦中的第二艘,1943年3月3日,白雪號在俾斯麥海海戰中遭到美國和澳洲飛機的攻擊而沉沒。
Thumbnail
2025/07/08
白雪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二十四艘吹雪級驅逐艦中的第二艘,1943年3月3日,白雪號在俾斯麥海海戰中遭到美國和澳洲飛機的攻擊而沉沒。
Thumbnail
2025/07/06
曉級驅逐艦(曉型驅逐艦)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個級別,由四艘驅逐艦組成。根據大多數資料所示,她們被視為吹雪級的一個子級,部分原因是日本帝國海軍本身對改進之處保密,並沒有正式將這四艘驅逐艦指定為單獨的級別。
Thumbnail
2025/07/06
曉級驅逐艦(曉型驅逐艦)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個級別,由四艘驅逐艦組成。根據大多數資料所示,她們被視為吹雪級的一個子級,部分原因是日本帝國海軍本身對改進之處保密,並沒有正式將這四艘驅逐艦指定為單獨的級別。
Thumbnail
2025/07/05
電號驅逐艦是日本帝國海軍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建造的第二十四艘(也是最後一艘)吹雪級驅逐艦,也可以稱作曉級驅逐艦的第四艘也是最後一艘。
Thumbnail
2025/07/05
電號驅逐艦是日本帝國海軍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建造的第二十四艘(也是最後一艘)吹雪級驅逐艦,也可以稱作曉級驅逐艦的第四艘也是最後一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由於《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經歷了長達40個月的巡洋艦建造空白期,而為二戰而生的亞特蘭大級4艘輕型巡洋艦的相繼誕生,為太平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顯赫戰功。「朱諾」號由聯邦造船廠於1941年底建造完成,先後服役於大西洋和太平洋艦隊。 
Thumbnail
由於《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經歷了長達40個月的巡洋艦建造空白期,而為二戰而生的亞特蘭大級4艘輕型巡洋艦的相繼誕生,為太平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顯赫戰功。「朱諾」號由聯邦造船廠於1941年底建造完成,先後服役於大西洋和太平洋艦隊。 
Thumbnail
一艘配備強大火砲和魚雷武器的高速戰艦。該艦以 1910 年代製定的項目為基礎,繼承了許多古老的特徵,包括在砲台中安裝反水雷砲,這艘戰艦的特點是其數量不多但精確的主砲,她擁有四座410毫米主炮及射程優良的魚雷發射器。
Thumbnail
一艘配備強大火砲和魚雷武器的高速戰艦。該艦以 1910 年代製定的項目為基礎,繼承了許多古老的特徵,包括在砲台中安裝反水雷砲,這艘戰艦的特點是其數量不多但精確的主砲,她擁有四座410毫米主炮及射程優良的魚雷發射器。
Thumbnail
飛雲號驅逐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三號艦。本艦下水時清朝已經覆滅,中華民國繼承了該艦,為避免重名而改名「同安」。本艦參加過護法艦隊,護法運動失敗後輾轉於渤海艦隊、東北海軍等軍閥艦隊之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在青島自沉。
Thumbnail
飛雲號驅逐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三號艦。本艦下水時清朝已經覆滅,中華民國繼承了該艦,為避免重名而改名「同安」。本艦參加過護法艦隊,護法運動失敗後輾轉於渤海艦隊、東北海軍等軍閥艦隊之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在青島自沉。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武裝運輸艦,福州船政局建造之第十一號艦,1873年1月2日下水完工,造價16萬3千兩,木質船身無裝甲,長208呎,寬32呎,艙深16.5呎,吃水13.9呎,排水量1,258噸,福州廠自制主機有580匹馬力,航速約10節,乘員166人,裝備六門炮。 船艦歷史 1884年7月14日
Thumbnail
武裝運輸艦,福州船政局建造之第十一號艦,1873年1月2日下水完工,造價16萬3千兩,木質船身無裝甲,長208呎,寬32呎,艙深16.5呎,吃水13.9呎,排水量1,258噸,福州廠自制主機有580匹馬力,航速約10節,乘員166人,裝備六門炮。 船艦歷史 1884年7月14日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Thumbnail
1937到1938年間提出的一款大型遠洋驅逐艦設計方案,配備3座雙聯裝150mm主砲,一座88mm雙聯裝高射砲和2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舷側裝備輕型裝甲,滿載排水量接近5000噸。本級配備了極具特色的動力系統:同時搭載巡航用柴油機和高壓蒸汽渦輪機,和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輕型巡洋艦類似。
Thumbnail
1937到1938年間提出的一款大型遠洋驅逐艦設計方案,配備3座雙聯裝150mm主砲,一座88mm雙聯裝高射砲和2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舷側裝備輕型裝甲,滿載排水量接近5000噸。本級配備了極具特色的動力系統:同時搭載巡航用柴油機和高壓蒸汽渦輪機,和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輕型巡洋艦類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