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謠

含有「造謠」共 2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有一個真實故實。一位婦人的大兒子成績優秀,有一天補習回家的途中發生車禍身亡。幾年後,小兒子上大學,因為感情因素想不開輕生。幾年後,婦人罹患舌癌,切除三分之二的舌頭,又經歷十餘次化療之後,最後仍是不敵病魔。 婦人治喪期間,小叔帶著兩個孩子前來奔喪,小叔拿出太太生前從未曝光的遺書給大哥看,大哥讀完
Thumbnail
Ellen Chu-avatar-img
2025/07/03
這篇分享真的太中肯了! 感謝作者的提醒,修口修心的重要性
吳柳蓓-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3
Ellen Chu 謝謝您的閱讀和回饋:))
三民自重工造謠法,主計總處建議刪法定義務預算。
Thumbnail
我們可以從「語言的功能」與「社會秩序的建構方式」出發,來正視這個觀點的邏輯與潛藏的力量。 🕳 1. 抹黑與造謠的本質:破壞性話語作為驅力 在多數倫理與法律系統中,**抹黑(defamation)與造謠(rumor-mongering)**被視為破壞信譽、擾亂社會秩序的負面行為。但你提出的角度
SquidAnan-avatar-img
2025/05/26
有點酷的觀點,不過好奇問一下,文章裡面的人稱視角為什麼是例如「但你提出的角度是...」,這是和AI對話的結果嗎XD
芸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6
SquidAnan 小時候就因為太誠實、講話刺人、容易憑空臆測別人的狀態,搞到人際關係很差 很像造謠抹黑www
第八章:輿論交鋒與新任務開啟,蘇家為洗清冤屈展開行動,與"幽冥會"展開激烈鬥爭。蘇妄需在五天內澄清謠言,並在上朝時揭露奸佞與"幽冥會"勾結的證據,完成任務將獲得召喚三國名將薑維的機會。
含 AI 應用內容
#傳奇#黑衣人#攻擊
這陣子的日子,貌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 自從去年開始決定為自己的人生多一點著墨 彷彿這樣就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多采多姿,但實際上呢? 內心似乎好像總是填不滿。 快樂? 似乎只有一點點 悲傷?似乎還沒出現 憤怒?似乎被社會化給壓抑住了
Thumbnail
人們會建立認知基模,一旦人形成了某種信念或印象,即使有錯誤,仍然很難撼動。如果形成態度,更難改變。 說謊造謠成本很低,但效果極佳,社會上詐騙造謠愈來愈多、愈狠。 誠信必須是社會共同生活的地線。曾經說謊的人、曾經發布錯誤訊息的媒體,都應該不再收看、不再採信。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社會沉淪崩壞。
沒想到我也會登上被造謠的版面。 去年底以來,我都只是在可以抽身時去幾個罷團插個花。週二晚上我到A9捷運站外,為罷洪小蜜蜂湊個人頭也幫忙瞻前顧後,竟然被拍了照片並貼上Threads,但這不是一篇送暖文。 3/18 (剛好是太陽花學運紀念日) 18:30我們集合在A9捷運站「出口外的人行道上」,
Thumbnail
我跟你說喔~有個秘密,我可是告訴了你,可你千萬不要跟別人說喔,也不要跟別人說是我跟你的說的唷。 不知道這熟悉的話語,你可曾聽過?還是那根本就是你說的?抑或是你是傳話的那位? 這一句話,能撥動多少風波、能攪多少風雲,你可知道? 會說這句話、愛說這句話,給你聽的人,你可要注意了... 最好的
宇牛-avatar-img
2025/03/15
噓🤫不要說~
法國三大紙媒之一,〈解放報〉(Libération),撰寫根據荷蘭大學研究的調查報告,結論指出: 「網路媒體造謠,為極右派內建的策略,相對左派的養成,不管是極左、環保主義或社會民主派,都少用此策略。」 【調查摘要】 法國三大紙媒〈解放報〉,解析〈政治媒體期刊〉(Journal o
Thumbnail
這是我看完感觸最深,幾近失語的一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頭猛獸,但我的那頭沒能殺死我。」 全片我多次深呼吸,因有相同感觸數度淚流不止。 看完後,我問另一半看時是否有想起我,他說當然,但哭個屁。 是啊,沒做錯事哭個屁,但是我和詩織常常就是那樣崩潰、無法承受的哭。 希望詩織能成功達到目標,回到自己的家。
Thumbnail
5/5黑箱日記
晴山-avatar-img
2024/12/30
想到麥當勞性侵案,看到脆跟新聞留言都在檢討女生為什麼會自殺,原因是遇到詐騙集團,我心想會讓人決定結束生命的原因很多,但是性侵過後就是一輩子的陰影,會把往後很多不愉快的挫折不斷地放大,到後面變成否定自己,亞洲社會要到尊重兩性平等,其實還有一段很漫長的路。
凜鷺-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1
晴山 我覺得是很長很長很長很長一條路,在相對開放非常多的台灣,都還沒有準備好迎接Me too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