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匯系列①|碳匯是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地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氣候危機,你知道我們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去哪裡了嗎?答案藏在一個鮮少被提及但卻至關重要的角色——「碳匯」。這些天然的「碳倉庫」正默默幫助地球減緩暖化,但它們能撐多久?跟著我們一起揭開碳匯的秘密,了解它如何影響你我未來。

作者|黃若寧

編輯|配合

製圖|慧穎

raw-image

在氣候變遷的新聞中,我們經常聽到「碳排」、「淨零」、「減碳」這些詞。但其實,要讓地球回到穩定狀態,光靠減少排放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把多餘的二氧化碳「吸回來」。這時候,一個關鍵名詞──碳匯(carbon sink)就出現了。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定義,碳匯是指能夠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自然或人為系統,它們幫助地球「呼吸」,減緩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累積的速度。想像一下,碳匯就像是地球的「碳倉庫」,能暫時把我們排出的二氧化碳「存起來」。

raw-image

目前最主要的四種「自然碳匯」包括:

  1. 森林碳匯:樹木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將碳儲存在樹幹、根系與土壤中。
  2. 海洋碳匯:海水會自然溶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浮游植物與藻類也能參與吸碳循環。
  3. 濕地碳匯:泥炭地與紅樹林等濕地系統能長期儲存有機碳,是碳固定的隱形功臣。
  4. 土壤碳匯:透過腐植質、有機物與微生物活動,土壤也能穩定固定碳素,是重要但經常被忽略的碳匯。
raw-image

碳匯的存在讓我們有機會平衡一些無法立即減少的排放量。但要注意,碳匯不是無限的。如果森林遭砍伐、濕地被開發、農地管理不當,這些原本的碳倉庫反而會變成碳排放源。

也因此,「如何保護、擴大與創造碳匯」已經成為各國氣候政策的核心。像是再造林、濕地修復、海洋保育,甚至是發展負碳技術(如碳捕捉與封存),都是在回應這項挑戰。

raw-image

碳匯不只是科學家的研究領域,它也與循環經濟、土地利用、永續發展密切相關。它提醒我們:地球上的每一種資源,都可能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角色。

因此,我們決定推出一系列關於碳匯的文章,深入介紹四大自然碳匯──森林、海洋、濕地與土壤──並從高中生的角度切入,探索它們與永續、教育、甚至未來升學之間的連結。

raw-image

下週六,我們將進一步談談「土壤碳匯」,如果你對農業、環境、甚至土壤中的「微小氣候工程」有興趣,千萬不要錯過!

參考資料:

「碳匯」是二氧化碳的倉庫,3分鐘看懂綠碳、藍碳、黃碳

自然碳匯有哪些?如何轉換碳權?一文掌握「二氧化碳倉庫」的關鍵要素

自然碳匯(農業部)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三、六更新

臉書、IG、方格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課外活動 #學習歷程 #循環經濟 #永續發展 #碳匯 #自然解方 #氣候教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81會員
328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7/02
環境部於2023年成立「資源循環8+N產業聯盟」,集結八大重點產業及新創與跨域業者,以「百億投資」、「市場串聯」、「法規鬆綁」為主軸,打造橫跨公私部門的循環經濟共創平台,成為政策與市場發展的重要推手。
Thumbnail
2025/07/02
環境部於2023年成立「資源循環8+N產業聯盟」,集結八大重點產業及新創與跨域業者,以「百億投資」、「市場串聯」、「法規鬆綁」為主軸,打造橫跨公私部門的循環經濟共創平台,成為政策與市場發展的重要推手。
Thumbnail
2025/07/02
當循環經濟成為全球關鍵趨勢,台灣教育如何因應?從政策推動、校園實踐到產學合作,本文將探討循環經濟教育的發展脈絡與未來展望,思考教育如何為永續社會奠定基礎。
Thumbnail
2025/07/02
當循環經濟成為全球關鍵趨勢,台灣教育如何因應?從政策推動、校園實踐到產學合作,本文將探討循環經濟教育的發展脈絡與未來展望,思考教育如何為永續社會奠定基礎。
Thumbnail
2025/06/25
面對新藥研發昂貴且耗時的挑戰,美國科學家正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開啟一場「舊藥新用」的醫療革命。這項策略就像將原本用來蓋房子的樂高積木重新組合,竟意外變成一艘太空船——那些已上市的藥物,在AI的分析下,可能對原本未曾預料的疾病發揮療效。
Thumbnail
2025/06/25
面對新藥研發昂貴且耗時的挑戰,美國科學家正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開啟一場「舊藥新用」的醫療革命。這項策略就像將原本用來蓋房子的樂高積木重新組合,竟意外變成一艘太空船——那些已上市的藥物,在AI的分析下,可能對原本未曾預料的疾病發揮療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ESG在近年越來越熱門,企業需要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文章解釋碳盤查的意義、法規的要求以及企業執行碳盤查的好處。
Thumbnail
ESG在近年越來越熱門,企業需要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文章解釋碳盤查的意義、法規的要求以及企業執行碳盤查的好處。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