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循環經濟教育的發展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當循環經濟成為全球關鍵趨勢,台灣教育如何因應?從政策推動、校園實踐到產學合作,本文將探討循環經濟教育的發展脈絡與未來展望,思考教育如何為永續社會奠定基礎。

作者|何芊穎

編輯|陳翌庭

製圖|Eunice

raw-image

循環經濟已成為全球永續發展的重要趨勢,台灣在這個領域的發展也蓬勃發展。在教育方面,台灣透過108課綱將環境教育納入重要議題,在國中小學階段開始培養學生的循環經濟概念。透過跨領域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從小就能理解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國中小學的環境教育課程不僅涵蓋傳統的環保概念,更進一步引入循環經濟的思維,教導學生認識「從搖籃到搖籃」的資源利用模式。透過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如廢物再利用創作、校園環保實踐、綠色消費教育等,讓學生在實作中體驗循環經濟的價值。許多學校也結合在地特色,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環經濟教育課程,例如結合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海洋廢棄物處理等議題。

除了這些,中興大學於111年3月22日經教育部核定成立「永續農業與綠色科技研究學院」中興大學表示,興大循環經濟研究學院與正瀚生技、台積電、中鋼、全宇生技、正隆、永豐餘投控、友達、秀傳紀念醫院、台茂奈米生化、矽品、采威、智勝、漢翔等企業合作,展現了產學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這種合作模式的優勢在於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到產業實務,了解市場真實需求,同時企業也能參與人才培育過程,確保畢業生具備產業所需的專業能力。這樣的結合不僅提升了教育品質,也加速了循環經濟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raw-image

循環經濟是全球性議題,我們可以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他國經驗,同時也分享台灣的成果。透過國際合作,不僅可以提升教育品質,也能擴大台灣在國際循環經濟領域的影響力。隨著學習者需求的變化和科技的發展,教學方法也需要持續創新。數位學習、虛擬實境、模擬實驗等新興教學技術,都可以運用到循環經濟教育中,提升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

raw-image

透過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實現循環經濟的願景,為永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循環經濟不僅是一種經濟模式,培育一代具有永續思維的公民,這將是邁向循環經濟社會寶貴的資產。

參考資料:

循環經濟研究學院簡介

環境教育怎麼教?相關節日、繪本、環境教育教案一次看

循環經濟推動方案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三、六更新✨

臉書、IG、方格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課外活動 #學習歷程 #循環經濟 #永續發展 #教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80會員
323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6/25
面對新藥研發昂貴且耗時的挑戰,美國科學家正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開啟一場「舊藥新用」的醫療革命。這項策略就像將原本用來蓋房子的樂高積木重新組合,竟意外變成一艘太空船——那些已上市的藥物,在AI的分析下,可能對原本未曾預料的疾病發揮療效。
Thumbnail
2025/06/25
面對新藥研發昂貴且耗時的挑戰,美國科學家正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開啟一場「舊藥新用」的醫療革命。這項策略就像將原本用來蓋房子的樂高積木重新組合,竟意外變成一艘太空船——那些已上市的藥物,在AI的分析下,可能對原本未曾預料的疾病發揮療效。
Thumbnail
2025/06/21
你是否曾想過,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香蕉,有一天可能成為奢侈品?️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受到極端氣候、病害與單一品種種植的多重威脅,香蕉這項全球最受歡迎的水果,正面臨逐漸消失的危機。這不僅是攸關味蕾的選擇,更牽動了全球數億人的生計與糧食安全。閱讀文章,讓我們看見全球農業、環境與社會的深層危機!
Thumbnail
2025/06/21
你是否曾想過,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香蕉,有一天可能成為奢侈品?️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受到極端氣候、病害與單一品種種植的多重威脅,香蕉這項全球最受歡迎的水果,正面臨逐漸消失的危機。這不僅是攸關味蕾的選擇,更牽動了全球數億人的生計與糧食安全。閱讀文章,讓我們看見全球農業、環境與社會的深層危機!
Thumbnail
2025/06/18
立法院近期在氣候與環境議題上動作頻頻,26 日不僅成立「氣候韌性與能源永續發展促進會」,同日也宣布解凍環境部 8.17 億元預算。該促進會由立委伍麗華擔任會長,是目前國會中唯一專注氣候與能源轉型的跨黨派組織,將聚焦於地熱開發與自然碳匯等議題。
Thumbnail
2025/06/18
立法院近期在氣候與環境議題上動作頻頻,26 日不僅成立「氣候韌性與能源永續發展促進會」,同日也宣布解凍環境部 8.17 億元預算。該促進會由立委伍麗華擔任會長,是目前國會中唯一專注氣候與能源轉型的跨黨派組織,將聚焦於地熱開發與自然碳匯等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台灣人對手搖飲的熱愛有目共睹,平均每年喝掉超過10.2億杯。然而,這些飲料瓶不僅可以回收,還能變成各式各樣的新商品。全球許多品牌商重視環境永續,不僅關注減碳,也希望能夠實現回收再利用。 ESG與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ESG(環境、社會、治理)和循環經濟被視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雙重引擎,是企業和投資者
Thumbnail
台灣人對手搖飲的熱愛有目共睹,平均每年喝掉超過10.2億杯。然而,這些飲料瓶不僅可以回收,還能變成各式各樣的新商品。全球許多品牌商重視環境永續,不僅關注減碳,也希望能夠實現回收再利用。 ESG與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ESG(環境、社會、治理)和循環經濟被視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雙重引擎,是企業和投資者
Thumbnail
永續股長一小步,永續教育一大步 電通集團凱絡媒體攜手5% Design Action發起永續股長計畫,加速推動永續認知與行動落實於國小與國中基礎教育,結合第一線永續教育工作者與企業品牌共創的永續教科書與教材,一起走進校園與師生運用教材落實永續行動,並邀請與學童生活息息相關的統一超商與統一超商好
Thumbnail
永續股長一小步,永續教育一大步 電通集團凱絡媒體攜手5% Design Action發起永續股長計畫,加速推動永續認知與行動落實於國小與國中基礎教育,結合第一線永續教育工作者與企業品牌共創的永續教科書與教材,一起走進校園與師生運用教材落實永續行動,並邀請與學童生活息息相關的統一超商與統一超商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匯集了<天下雜誌>刊載與環境相關的文章,整篇文章篇幅適中,適合1小時左右的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匯集了<天下雜誌>刊載與環境相關的文章,整篇文章篇幅適中,適合1小時左右的閱讀。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1.台灣政治環境變化對整體綠能市場影響有限,差異在於推進速度。 2.未來售電比例將拉高,工程比例將下降。 3.再生能源的核心競爭了在於溝通,而非技術。雲豹透過自身銀行、營運、地方溝通資源,投資規模較小的再生能源公司,創造雙贏。 4.未來將借助台灣的技術經驗,進軍東南亞、日本市場。
Thumbnail
1.台灣政治環境變化對整體綠能市場影響有限,差異在於推進速度。 2.未來售電比例將拉高,工程比例將下降。 3.再生能源的核心競爭了在於溝通,而非技術。雲豹透過自身銀行、營運、地方溝通資源,投資規模較小的再生能源公司,創造雙贏。 4.未來將借助台灣的技術經驗,進軍東南亞、日本市場。
Thumbnail
TAISE作為目前十分活躍的基金會,可以感受到年輕、積極的氛圍,相信以推動台灣永續為目標和使命的他們,也是期盼如此更貼近生活且富有創意的形象,能讓大眾藉此認識「永續」不是陳腔濫調,也不只是國際議題,更是每個人都能實行和推廣的一種生活態度。
Thumbnail
TAISE作為目前十分活躍的基金會,可以感受到年輕、積極的氛圍,相信以推動台灣永續為目標和使命的他們,也是期盼如此更貼近生活且富有創意的形象,能讓大眾藉此認識「永續」不是陳腔濫調,也不只是國際議題,更是每個人都能實行和推廣的一種生活態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