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碳費與碳交易】— 兼談碳權與碳匯

更新於 2024/08/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論是碳費、碳稅,只要是私部門基於減碳的目標向公部門繳交金錢,都可以說是以碳定價的一種,簡單來說,即是將二氧化碳視為一種可以交易、轉讓、核課稅捐的客體。在碳立法(Carbon Legislation)大行其道的今日,各國為了達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ization)的目標,採取的管制措施難免不同,有採用「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者(如歐盟的EU ETS),有採用直接隨量徵收稅捐者(如新加坡的碳稅,目前每公噸約合580新台幣)。根據統計,目前已經有70個以上的國家採用碳定價的立法措施。

  台灣面對國際趨勢,自然不願趨於人後,不僅將2015年《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於去年1月三讀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下稱氣候法),更在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今年開始備受矚目的碳費,也是源自於氣候法。本文主題經由讀者指定選出,以下即介紹台灣的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並隨及兼論碳匯與碳權概念。

1. 台灣的碳費及碳交易制度

  全球早已進入「排碳有價」的時刻,台灣身為國際供應鏈的一環,選擇透過「碳費」制度因應。除了氣候法關於碳費的規定外,關於碳排放的盤查登錄、查驗管理、認證、自願減量專案等等子法亦已公布。主要徵收對象則為電力、鋼鐵、水泥、煉油、石化業、半導體等等大量排碳的製造業。依照環境部所公布「碳費收費辦法」規定,碳費將於2024年開始計算,且尚須於2025年4月底前完成盤查登錄,於2025年五月繳交碳費。而根據氣候法第30條,企業亦可以國內減量額度申請排放量扣減,進而取得優惠的碳費費率,目前國內減量額度包含〈自願減量專案〉、〈抵換專案〉及〈先期專案〉三種。

  而碳交易則是與碳費不同的概念,基本上常見的有兩種管制模式,一種是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也就是由政府設定強制性的碳排總量,企業可以就其有餘及不足之排放額度轉換為碳權(Carbon Credits)出售,歐盟的碳排交易系統即是採用此種模式。另一種管制模式則是台灣所採用的碳抵換(Carbon Offsets)模式,透過企業自願提出的減量專案,若通過如VCS、GS等標準或是台灣本土驗證,達成減碳目標,就可以取得自願性碳權,販售給其他有抵換需求的機構或企業。而我國去年8月於高雄掛牌的碳權交易所,主要負責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服務、碳諮詢及教育訓練三大營業項目,可以說台灣目前採取自願性碳權交易,且將買進VCS即GS等等機構所發行的碳權,在國內就可以進行交易。

2. 碳匯與碳權的關聯

  讀者讀到這邊或許會升起疑惑,企業如何透過驗證或是專案取得碳權呢?這又不得不提及碳匯的概念。用最簡單的方式說,只要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濃度的自然或人為機制,都可以稱為碳匯(Carbon Sink),而以自然為本的碳匯,又可以分為「森林碳匯」(綠碳,以森林、人造林為主)、「海洋碳匯」(藍碳,如濕地、沼澤、紅樹林)以及「土壤碳匯」(黃碳,如農田、草原、永凍土),碳匯倘若通過認證機制,就可以成為上述的碳權進行碳抵換或是交易,因此可以說碳匯乃是碳權的基礎,而碳權則是碳交易所交易之標的。

  而針對企業所建置的碳匯,若要取得於台灣可用的自願性碳權,則於國內有環境部根據「溫室氣體抵換專案管理辦法」提供的「抵換專案」,類型除了造林與植林,也包含再生能源、低碳運輸等等類型,目前已有94案註冊通過。企業亦可以透過上述的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以及GS(Golden Standard)等國際認可的獨立非政府機構取得碳權,VCS及GS機制成熟、認證快速,為台灣企業常常採行的國外申請管道。

3. 瑞蒙觀點

  若觀氣候法,可以得知徵收碳費的政府機關為「環境部」而非財政部,因此我國的碳費實在不能說具有稅捐性質,且碳費徵收後將統一流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專供溫室氣體減量及調適氣候變遷之用,從稅法學理的角度而言,此係基於「原因者付費」之原理,向特定用戶課徵之「非稅公課」,至於能不能論其為特別公課,則尚需進一步論證,本文礙於篇幅,按下不表。然而我國雖然為國際唯一課徵碳費的國家,並不代表就沒有課徵碳稅的空間,承前所述,兩者原理不同,主管機關不同,用途亦不同,有待公部門因應國際情勢,彈性調整之。

  另一個隱患則來自我國的碳權交易採行「抵換」的管制模式,然而如歐盟採用總量管制與交易的碳權交易市場,並沒有如台灣一般,開放企業使用自願性碳權,因此台灣的產品進口至歐盟時,勢必會產生需要與CBAM對接的問題,我國已經繳納的碳費或是交易的自願性碳權是否受到歐盟承認,以及對於排碳及減量的定義歧異,皆為昭然可見的挑戰,有待政府用心面對。

這裡是瑞蒙的沙龍,目前所有的資訊均不收費,希望能與大家推廣財稅知識 未來可能會以不同的主題,介紹日常生活中所需要學會的稅務新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介紹民國113年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的內容,重點在於扣除額的計算及修正後可適用的項目。修正內容包含了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調整,房屋租金的特別扣除額增加,並取消了排富條款,以及瑞蒙對此修正的觀點。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本文介紹民國113年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的內容,重點在於扣除額的計算及修正後可適用的項目。修正內容包含了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調整,房屋租金的特別扣除額增加,並取消了排富條款,以及瑞蒙對此修正的觀點。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在當今世界,環境保護和資訊安全已成為個人與企業無法忽視的重要議題。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和日益頻繁的數位威脅,使得降低碳足跡與提升資安成為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在Web3相關技術──比特幣、NFT、以太坊等區塊鏈技術及相關生態系發展下,能源領域的應用與其對能源系統減碳及永續發展的影響,也發揮不少實際的運用案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
Thumbnail
  政府為配合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持續推動,針對水泥業者提出鼓勵減碳稅務優惠措施,財政部依據《貨物稅條例》規定,函報行政院核定自2024年1月1日起,降低符合減碳認定基準之「水硬性混合水泥」及「墁砌水泥」貨物稅應徵稅額。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本文整理這段期間我在搜尋相關課程時看到的一些比較奇怪的開課機構、發證機構或是老師,希望能緩解大家的碳焦慮,未來才不會不小心掉進陷阱,花了一大堆錢卻得到一紙垃圾。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針對今年新上路將徵收碳排費用,已有部分不動產業者宣稱此舉可能造成房價上漲。對此,環境部強調,無論是營造業或不動產業都不是碳費初期規劃的徵收對象,再者碳費費率仍待審議,相關業者宣稱徵收碳費將造成房價大漲15%至35%,並非事實且有藉此哄抬房價的疑慮。 環境部表示,房價結構主要由土地成本、營造原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在當今世界,環境保護和資訊安全已成為個人與企業無法忽視的重要議題。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和日益頻繁的數位威脅,使得降低碳足跡與提升資安成為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在Web3相關技術──比特幣、NFT、以太坊等區塊鏈技術及相關生態系發展下,能源領域的應用與其對能源系統減碳及永續發展的影響,也發揮不少實際的運用案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
Thumbnail
  政府為配合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持續推動,針對水泥業者提出鼓勵減碳稅務優惠措施,財政部依據《貨物稅條例》規定,函報行政院核定自2024年1月1日起,降低符合減碳認定基準之「水硬性混合水泥」及「墁砌水泥」貨物稅應徵稅額。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本文整理這段期間我在搜尋相關課程時看到的一些比較奇怪的開課機構、發證機構或是老師,希望能緩解大家的碳焦慮,未來才不會不小心掉進陷阱,花了一大堆錢卻得到一紙垃圾。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針對今年新上路將徵收碳排費用,已有部分不動產業者宣稱此舉可能造成房價上漲。對此,環境部強調,無論是營造業或不動產業都不是碳費初期規劃的徵收對象,再者碳費費率仍待審議,相關業者宣稱徵收碳費將造成房價大漲15%至35%,並非事實且有藉此哄抬房價的疑慮。 環境部表示,房價結構主要由土地成本、營造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