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夏天上映的日本獨立電影《武士撈過界/超時空武士》的成本不足200萬港幣 ,卻「逆襲」票房大收超過5000萬港幣,相隔近一年,終於有片商在香港作限量放映
整套電影的氣氛輕鬆詼諧,笑點有點老派,仍足以引得香港觀眾哄堂大笑;導演以幕府末期穿越至21世紀的「落難」武士比喻衰落的時代劇生態,頗有心思,片中演員對打的功架看得出真功夫,亦算是讓觀眾一窺日本時代劇內專門「被斬的角色(斬られ役)」的工作日常;結尾「真劍決戰」的轉折雖然有點草率,但認真重現武士對役時靜中有動的力量,與現今的龍飛鳳舞的花巧特技或動作設計形成強烈對比,呈現日本獨有的武術風格
片中的時代劇場景寥寥可數、梳化服重重覆覆,演員的表情、動作、台詞無不猙獰誇張,一切都透出❌簡陋 ✔️質樸的感覺,但「我就係要呢啲(我就是要這種)!」──看日本的影視作品從不是為了豪華大製作或先進特技,而是日本獨特的人情世故(下有劇透)
幕末武士高坂新左衛門,在一場激戰中意外被雷電擊中,竟一劍劈開百年時空,穿越至現代日本,誤闖入時代劇片場,陰差陽錯下被當成臨時演員!深明太平盛世不再需要戰鬥的他,卻發現自己除了一身劍術外,別無所長。為免餘生碌碌無為,高坂毅然選擇「中年再就業」,轉行成為一名專門在戲劇中「畀人斬死」的臨記武師!本以為就此安穩過日,誰知幕末未了的宿命,仍有未解的秘密等待揭曉……
在觀影途中,腦袋曾閃過一個念頭:何不用「日本版《武替道》」作宣傳?雖然特技替身跟臨時演員的性質有些許差別《武》亦非街知巷聞,但兩套作品均圍繞寂寂無聞卻默默耕耘的武師,而且香港動作片和日本時代劇同樣是輝煌一時,如今面臨沒落之勢
《武》是導演致敬時代劇、甚至寫給整個日本影視界的情書(雖然老套又肉麻,但沒有比這個詞語更適合形容這套電影lol):即使時不與我,連武士都要轉型做臨記、影視工作者面對業界寒冬垂死掙扎中,仍勉勵大家傳承持武士精神,堅毅搏鬥至最後一刻;這碗材料簡單、卻純粹又用心熬製的心靈雞湯難怪會贏得日本業界如雷掌聲──至於這碗湯能合不合口味、能否助你驅走寒意,則見仁見智
不過要論真正實踐前仆後繼的武士精神,不得不提導演耗盡積蓄又賣車、一人身兼11職製作這套電影,飾演女主角優子的沙倉優乃於戲裡戲外亦擔任副導演,電影背後種種的花絮及辛酸比本體更感動人心
優子在片中永遠保持一號表情,不知是否導演特意指定的演法(喂),她除了作為一點紅點綴一下男性當打的劇情、表揚一下女性影視工作者的孜孜不倦之外,相較男主角高坂新左衛門於故事起承轉合下領悟了「最後武士」的生存之道,但優子的導演夢似乎對推動劇情沒有太大作用,成長曲線直到最後止於繼續努力,相當可惜
男主角的原型為「被殺五萬次的男人」的資深演員福本清三,在時代劇中專門扮演被斬殺的角色,即使毫無對白,仍敬業樂業、認真演出,導演本來屬意福本飾演高坂的師父,可惜他於數年前病逝,無緣出演
P.S. 片中無論發生甚麼事也要繼續roll機的台詞,是在致敬小本獨立電影的神話《屍殺片場/一屍到底》嗎?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