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位香港新導演首拍長篇作品就去處理苦難、罪孽、寬恕這些千古難題,勇氣可嘉(笑)!
題材聳動人心,命題值得深思,難怪《不赦之罪》於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的「總會拍電影」首季計劃脫穎而出,陳詠燊導演(《逆流大叔》、《飯戲攻心》系列)亦看中劇本的潛力,輔助新導演將一份學院功課變為正式公映的作品,帶領觀眾作一點哲學及宗教思辨;可惜執行及批評上仍然稍欠一點火候及力度,劇本和角色塑造方面有點撐不起主題的深度
這套電影本身已是一道論題,比起洋洋灑灑撰寫千萬字延伸討論宗教哲學(亦無謂班門弄斧),真正令我有感而發的是年輕導演初試啼聲的野心──即使未臻完美,但敢於探索港產片的方圓(下有劇透)
「愛你的仇敵,因愛能勝過仇恨。」 說來動聽,但有多少人真的能行出所信?強要將愛蓋過恨,會否反而激起更深的仇怨?梁牧師的女兒被強姦後自殺了。幾年後,強暴女兒的少年犯阿樂刑滿出獄,還加入了教會。梁牧師該為信仰而寬恕,還是為愛狠狠報復?
飾演少年犯阿樂的歐鎮灝George作為新人演員,演技尚有磨練的空間,但純真的氣質及臉龐(笑)讓不少觀眾情不自禁憐憫他;只是劇本陳述了阿樂的罪,卻缺乏刻劃他究竟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有多內疚、有多痛苦,因而也感受不了他有多渴望被赦免罪過,從苦難中解脫,其角色定位僅僅是讓故事發展的契機
故此,其實黃秋生飾演的梁牧師才是《不》真正的主角,也是片中最矛盾及最挑戰演技的角色,其心路歷程貫徹苦難、罪孽、寬恕三大主題:梁牧師跟妻子同樣受困於喪女的痛苦,但身為羊群的指引者,他用教條壓抑內心的怨恨,以神的旨意、以愛你的仇敵云云說服自己行寬恕的大義, 結果卻被憤怒反噬,差點犯下殺人的大罪;梁牧師經歷一連串天人交戰,可惜秋生今次的演繹方式流於表面,反而蘇玉華飾演的師母出場不多,卻更真確地感受到她面對苦難及仇敵時內心的翻天倒海,以及她最終選擇負重前行那份坦然的重量
故事最後一個關鍵人物晴晴(陳書昕 飾)的身上仍有許多的謎團,她所經歷的校園欺凌、未成年懷孕、墮胎及自殺等議題應可再深入探討,但既然片中3個角色都未處理得透徹時,個人認為她繼續當沉默的MacGuffin亦未為過
在故事尾段,梁保羅依然一身黑衣,但已除下教牧領改當網約車司機,駕車的身影有幾分《白日青春》裡的士司機的既視感;導演刻意安排他回應(服務平台的)召喚接載阿樂(這種老舊的重遇手法要何時才能絕跡呢……),兩人相對無言,少年輕聲道別分道揚鑣,司機神色複雜地絕塵而去──談原諒?我們都是罪人,既然只有神能赦免人的罪,也許神最好的安排就是各自安好,過自己的人生
我很欣賞電影的配樂,導演表示當初與配音師構思音樂風格時,希望營造出宗教場所莊嚴的氣氛、同時滲出不安的餘韻,效果的確不錯,片頭讓我有一刻懷疑接下來看的是驚悚片嗎lol
影像的色調沉鬱、無限十架意象並不出奇(雖然有朋友覺得太多了),其中阿樂赤腳背負十架跟著梁牧師上山,背後風雲變色的肅穆畫面是挺有心思,攝影指導應記一功
詁說《不》參考了《贖夢》的宣傳手法,開設主角的虛擬個人帳戶與網友互動,又周圍貼主角大頭街招,也許題材所限(a.k.a 不適合玩梗),迴響未達菜心強的威力
我並非教徒,只因中學是基督教背景而曾經被迫認識基本教義,個人對基督宗教沒有太大情意結,入場前後都偏向以哲學和道德角度思考「罪與罰」的主題;憑《不》的題材,要突破同溫層的確不易,希望這套電影在教徒群眾、粉絲及影迷之間累積口碑後,逐步勾起喜愛思考的觀眾群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