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權/DEI電影」是否已經變成一種類型片?
《罪人們/罪人》在美國好評如潮,但香港一直沒有上映的消息,幾經大家敲碗、等到電影在國外串流平台限時上架之時,終於能在香港的大銀幕欣賞這套異軍突起的作品
平心而論,《罪》神作未至,但娛樂性相當豐富,怎想到一套電影能融合歷史、宗教、鬼怪、驚悚、音樂、幫派、動作及DEI(?)於一身,妙哉!格外欣賞導演以多種獵奇元素包裝快拍爛的DEI電影,真心勸籲大家觀影前不要看任何預告及劇透影評,才會得到最大的樂趣(而不像心急的我一樣失去了部分樂趣lol)(看畢電影才看以下劇透觀後感😌)
雙胞胎兄弟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及芝加哥黑幫年代洗禮,回到家鄉遂重新開始,開一處能夠讓大家載歌載舞、徹夜狂歡的忘憂派對之地。此時兄弟幫卻發現,更大的恐怖邪惡正等著他倆回來……
即使在事前看過trailer裡一眾黑人歡快地載歌起舞,片頭亦預告音樂的魔力會吸引祖先亡靈,但當看到音樂真正穿越時代、空間及民族的一刻,我在心裡不禁發出「wow」一聲的讚嘆
劇情回想起來都是老套路,卻又如此恰如其分地將美國曾經實行的黑白種族隔離、藍調的起源、文化挪用,甚至華人及愛爾蘭的移民歷史融會貫通,這也是劇本聰明之處;電影以長篇文戲開首,相比之下,劇情「高潮」短暫而急速,但正因著前段以漫長的篇幅鋪排人物背景,更能突顯一眾角色曾經擁有的希望及自由,在一夜狂歡後化為烏有的悲哀
不少吸血鬼的影視作品總強調其永生不死的能力,片中的吸血鬼總把家人(歸屬)和自由掛在嘴邊,還算是挺新鮮的設定
但自由何價?愛爾蘭僑民Remmick變成不見天日的吸血鬼,逃離了饑荒和政治的逼害,卻也由被剝削者變成剝削者,企圖剝奪黑人的藍調音樂及靈魂;「煙囪兄弟」為了開僻一處專屬黑人族裔的小天地,最終家鄉親友幾乎全滅;我們的音樂天才Little Sammie經歷了血腥悲慘的一夜,仍然緊握手上沾滿鮮血的結他,離開故鄉尋找真正的自由
一人一吸血鬼在河邊糾纏的一段,不難令人聯想起基督宗教的浸禮,這段情節一方面回應Sammie作為牧師兒子的身份,另一方面亦連結至當年大批愛爾蘭裔天主教徒遷移到美國、被信奉基督新教的本地人排斥的歷史(剛巧早前才看了以北愛爾蘭和英國政治衝突為背景的《Kneecap》) ;Remmick欲強迫Sammie「受洗」成為新造的吸血鬼,實際上被洗淨的是吸血鬼們的罪孽──太陽徐徐升起,Remmick和幾乎所有被變成吸血鬼的黑人同胞得以解脫,除了逃之夭夭的Stack和Mary甘心成為魔鬼,以打破種族隔離的命運,廝守一生
自由何價?追求自由的歷程如此殘酷,卻美麗得令人不願放手
看畢整套電影,個人其實更好奇Remmick的故事,大概是因為整部電影對黑人雙生兄弟的論述已足夠完整了;Michael B Jordan一人分飾雙胞胎兄弟,初時我有點難分辦誰兄誰弟(巴),直到陽光照亮紅帽的弟弟Stack,臉上的笑容明亮得快讓人睜不開眼睛,哥哥Smoke的表情被藍帽子的陰影覆蓋著,渾身散發生人勿近的氣息,我才開始辨別到兩兄弟最後的人生選擇跟外表相反,是頗為工整的諷刺手法
不過,導演刻劃黑人兄弟跟伴侶之間的關係及互動略顯呆板,甚至有點迂腐,剪接亦未夠一氣呵成,例如吃蒜頭的一段我至今仍未搞清是不是在搞笑(笑)
雖然故事發生於美國南部,卻帶有一點點西部片的味道,女性角色們都充滿豪氣,尤其華人老闆娘選擇跟變成吸血鬼的老公同歸於盡、在火焰中雙雙燒焦的一幕,令人不勝唏噓
音樂亦是電影的賣點之一,藍調源於19世紀美國黑奴抒發鬱悶情懷的音樂,其溫厚感傷的旋律貫徹整個故事,但意想不到白人Boss亦加入「音樂大戰」(笑);我事後翻查資料才知道Remmick跳唱的民歌《The Rocky Road to Dublin》講述一位愛爾蘭人在路途上受盡折磨,最後受不了侮蔑而奮勇反抗,與同胞合力圍毆英國人,片中每一個元素都隱含歷史痕跡
個人很喜歡「借題發揮」講歷史、社會現況、或警世寓言的作品,《罪》整體雅俗共賞、不只是高舉黑人平權大旗,假若觀眾對美國歷史有多一點點認識,更能體會文戲的奧妙,又或可以像我一樣亡羊補牢,事後鑽研一下網上大量延伸自這套電影的歷史和文化資訊,了解一下美國黑人文化……例如聽聽藍調歌曲www
P.S. 再次私心推薦借鬼故發揮、裡裡外外一樣令香港人不寒而慄的港產片《七月返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