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起民航劫機事件-華航831劫機事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作者:楚然

降落之前

  本土案例增加,疫情依舊嚴峻,看起來有好一段時間無法出國。說到搭飛機,人們最不想遇到什麼情況? 任何意外狀況發生在飛機上,感覺都很麻煩。在一萬多公尺的高空,生理、心理狀況也會受到影響。無怪乎很多犯罪小說和電影,都選擇飛機當作場景,因為任何一件平地的小事情都有可能因為在機艙內變得嚴重。

  搭飛機時,說到人們最不想碰到的情況,劫機絕對名列前茅。今天來談談臺灣第一起民航的劫機事件,或者準確一點來說,劫機未遂事件。

  一九七八年的三月九日,下午五點多,華航831準備在香港降落,機上的乘客紛紛放下手中的書,收合背板,拉挺椅背;或從廁所回到座位,等待飛機降落。

華航新塗裝一度造成國內外輿論

華航新塗裝一度造成國內外輿論

  空中服務員沿著走道,提醒乘客:「由於氣候不佳,氣流不穩,請各位乘客繫好安全帶。」確認所有乘客都繫好安全帶之後,服務乘客的機組人員也回到位子上,心裡盤算在落地之後,接下來幾天的行程。

  就在宣布降落不久,乘客察覺到不對勁。飛機下行的速度太快了,坐在飛機前頭的乘客, 感覺到飛機正迅速向下俯衝。不一會,機頭又高高拉起。飛機急速上上下下的情形持續十分鐘。

  因為變化太大,不少乘客身體不適,但身體不適的情形還好,重點是心理上的恐懼。「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這真的是氣流造成的嗎?如果情況這麼嚴重,飛機不會墜毀嗎?

  原本坐在位子,等待降落的空服員,都起身離開座位,沿著走道喊:「請乘客穿著救生衣。」並且開始指導乘客如何穿著救生衣。緊張的氣氛瀰漫在機艙內,乘客還是依照指示,穿上救生衣。

  831的機型屬於波音七三七,並沒有頭等艙的設置。坐在前頭的乘客看不到駕駛艙裡頭, 但可以聽到裡面的動靜。起先有人在駕駛艙裡喊:「快打開門!」聽到聲音之後,位在第四排和第五排的空服員,立刻衝向艙門,用身體撞擊艙門。

有些乘客意識到,飛機的劇烈起伏,可能原因不在亂流,而是在駕駛艙裡。


闖入駕駛艙

究竟是槌子,還是斧頭,還是剪刀?

究竟是槌子,還是斧頭,還是剪刀?

  撞擊了十分鐘,艙門不為所動,這時數名空服員擠在門口前,有人手拿滅火器,有人拿著鐵棒,想盡辦法打破駕駛艙的玻璃。打破玻璃後,再伸手從裡面解鎖入門。成功打開艙門後, 只看到駕駛台前面的玻璃碎裂,機長和副駕駛都受傷了。機長高志賢,左額受傷。副駕指龔仲康的胸部跟腳受傷。

  破門的空服員,紛紛進入駕駛艙,有人替機師止血,有人在駕駛艙內尋找兇嫌。駕駛艙血跡斑斑,連事發之後,進來採訪的記者都注意到了,還將這一點寫在報導裡。

  幾聲槍響之後,駕駛艙的躁動漸漸回歸正常,安全人員開了數槍,終於制伏了劫機者。空服員各司其職,處理後續的狀況。機長在意識模糊前,讓飛機順利降落在啟德機場。

raw-image

  831班機的異常飛行情形,早就被啟德機場的雷達發現。班機先是消失在雷達幕上,再次出現時,航向卻和預訂的方向不同,差距一百八十度,往北方飛去。雖然最後調整過來,但飛行情況不穩。機場人員察覺異常,懷疑飛機上有炸彈,於是消防車、救護車與警車都在跑道上待命。

  這個舉動,也讓受傷的正副機師得以迅速送醫治療,中槍的劫機者也跟著送醫急救。正機師的傷勢較重,昏迷數日後才逐漸恢復。副機師並無大礙。


深入推理臺灣第一起劫機未遂案

  由於這是臺灣第一起客機遭劫的事件,自然引起媒體的關注。根據新聞,這名劫機者叫施振明,臺北工專機械工程科畢業,曾經擔任預備軍官一年,在軍中擔任通訊台台長,兩年前才進入華航工作。在831班機上擔任機械士,坐在駕駛後面,負責檢視儀表。

  至於犯案動機,有報導指出,施振明要求機長開往廣州,因此有些人呼籲調查施振明是否遭到中共煽動。有些人也從本省外省的衝突切入。也有人則是認為這跟施振明和其他同事產生齟齬有關,但當天和他執勤的同事,都是第一次和他一起共事,之前沒有任何瓜葛。還有人從施振明的人生經歷討論,施振明的太太表示施振明個性內向,曾說他和公司同仁處得不好。施振明的家人則透漏施振明曾經在八七水災時跌倒過,腦部有受傷,而且有神經失常的情形。

  但這些猜測,都沒有更深一層的報導。如果以過往政府面對匪諜案件的態度來看,這樣低調處理的方式很不尋常。可惜沒有更多資料,能夠做更進一步的分析。

  除了兇手的動機成謎外,整起劫機事件的確切經過,也是矛盾重重。文章前面的事發經過 ,是我比對不同報導,挑出比較沒有矛盾或報導共有的內容。

  第一起疑點是作案的工具,報導〈華航董事長司徒福讚揚機員冷靜沉著〉,當飛機接近香港時,施振明拿起榔頭和剪刀攻擊機長的頭部,副駕駛龔仲康、空中安全官鄭良也和施振明搏鬥,兩人也掛了彩。在另一篇報導〈暴徒妄圖劫機未逞.安全人員鄭良殲兇﹗〉裡,施振明不是用榔頭威脅駕駛,而是斧頭。

  如果根據後來公司的說明,之所以會有榔頭跟斧頭的差異。可能是這把斧頭是用於逃生的太平斧,斧刃平鈍,斧柄跟手臂一樣長,看起來應該跟榔頭類似。即使如此,還是有些疑點。 

  第二起疑點是外頭的空服員如何進入駕駛艙內,〈華航班機昨在香港發生機上劫持事件〉(下稱劫持事件)裡提到,當緊急情況發生,共有六、七名空服員擠在門口,用滅火器跟鐵棒破壞艙門。但在〈駕駛艙內呈現斧痕彈痕・雖經清洗仍有血跡斑斑〉,記者發現駕駛艙的鋁門跟門栓,遭到斧頭劈壞。最後是報導〈客機抵達香港上空・施明振突亮出剪刀〉(下稱亮出剪刀),是安管人員鄭良一腳把駕駛艙門踹出大洞,並把頭伸進大洞,才發現機師在跟劫機犯搏鬥。至於之後其他人如何進去駕駛艙,並沒有多加著墨。 

  第三起疑點是施振明中槍的經過,〈劫持事件〉寫到,當駕駛艙門一打開,只見駕駛台前玻璃窗全部碎爛,正副駕駛均受傷,劫機犯的行動不明。空服員一湧而入,可能壓制嫌犯或注意飛機的情況。報導還提到乘客聽到約六次槍響。   

新聞內容各說各話,疑雲紛紛

新聞內容各說各話,疑雲紛紛

  關於施振明中槍的細節,〈暴徒妄圖劫機未逞・安全人員鄭良殲兇〉提到,門打開後 ,空服員一擁而入,發現正副駕駛受傷,接著機上安全人員鄭良拿槍擊斃施振明。但在〈亮出剪刀〉裡,其他空服員收到駕駛艙的緊急訊號後,安全人員鄭良 獨自一人把駕駛艙門踢出一個大洞,並且把頭探進踢出來的大洞,發現施振明跟兩名駕駛纏鬥 ,於是拿槍瞄準施振明的頭部開了一槍。最後是〈華航反劫機英雄昨榮歸〉,細節又有所更動。鄭良跟機艙長蕭義雄破門而入,鄭良先是舉槍嚇阻施振明,但施振明依然攻擊副駕駛,於是第一槍打在施振明的肚子上,發現歹徒沒有停止動作,第二槍才將他擊斃。 如果綜合前面三個疑點來看,有很多地方不合理。

  首先是施振明威脅機師的過程,〈亮出剪刀〉如此寫施振明威脅機師的過程,拿一把銳利的剪刀指著機長的後腦勺,威脅不成,猛刺兩刀,最後拿起榔頭重擊機長。為甚麼他要使用兩種武器,單用剪刀威脅機師,不是更為有效嗎? 其次是外頭的空服員進入駕駛艙的細節,先別說駕駛艙艙門光用腳就踹壞了,這件事聽起 來多荒謬。使用斧頭、滅火器及鐵棒,以上這些器具造成的結果,也難以混淆。而且進去的空服員到底有幾位?每個人的因應行動是甚麼? 以上的疑問將會影響第三個疑點——施振明中槍的細節,先前提到施振明威脅、攻擊機師 ,造成飛機劇烈擺動。在這情況下,為甚麼安全人員選擇利用槍枝?在飛機上下起伏,機身不 穩的情形下,使用槍枝不會誤傷正副機師或打壞駕駛儀器嗎? 如果是等好幾位空服員都進入駕駛艙,安全人員才使用槍枝制止施振明,在機艙都是人的情況下,難道不會增加使用槍枝的難度?再說如果安全人員獨自進到駕駛艙,發現施振明跟副 機師纏鬥,為甚麼可以放膽用槍,而不擔心會擊傷副機師? 

可惜這些疑問,當時並沒有見諸報導,當時也沒有人深究其中的諸多不合理處。後續的新聞報導,都是讓飛機平安降落的機師,和制伏劫機犯的空服員,受到公司跟政府的褒獎。整起事件的詳細經過,和劫機犯的犯案動機, 就這樣埋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這架831客機再度出現在新聞版面,已是八年後的事情。這架班機遇到了另一起飛機上絕對不想遇到的事故——墜機。在1986 年2月16日,這架從台北飛往澎湖的飛機,因為降落在馬公機場失敗,意圖重飛時墜落在附近海域。 墜機和劫機,這兩件人們最不想碰到的飛行事故,居然被831客機碰上了,這時也只能感嘆命運的安排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34會員
85內容數
立足台灣,關注世界,疑案辦探求隱藏在歷史懸案背後的真相。透過縝密的資料爬梳,直視恐懼埋葬的殘酷記憶,我們期待往日疑雲揭開真相的那一天。
2025/07/08
2006年4月11日,汐止一間公寓飄出了瓦斯味,鄰居立刻報警,警方和消防員趕到後破門而入,震驚地發現三具屍體,而大門深鎖的室內,連窗戶的隙縫都被布條堵上。 死者是蔡婷宥和她的兩名女兒,衣著整齊地躺在床上,甚至連棉被都蓋得好好的。
Thumbnail
2025/07/08
2006年4月11日,汐止一間公寓飄出了瓦斯味,鄰居立刻報警,警方和消防員趕到後破門而入,震驚地發現三具屍體,而大門深鎖的室內,連窗戶的隙縫都被布條堵上。 死者是蔡婷宥和她的兩名女兒,衣著整齊地躺在床上,甚至連棉被都蓋得好好的。
Thumbnail
2025/07/08
《賽德克巴萊》的電影從2011年上映至今依然有眾多討論,也深深影響我們對霧社事件的看法。大家有沒有想過,莫那魯道的遺骨在那之後會被怎樣對待呢? 莫那魯道之墓,其實一直要到中華民國政府的1973年才成立,隔了43年莫那魯道的屍骨才被安置,那問題來了,將近半世紀,莫那魯道的屍骨下葬前,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2025/07/08
《賽德克巴萊》的電影從2011年上映至今依然有眾多討論,也深深影響我們對霧社事件的看法。大家有沒有想過,莫那魯道的遺骨在那之後會被怎樣對待呢? 莫那魯道之墓,其實一直要到中華民國政府的1973年才成立,隔了43年莫那魯道的屍骨才被安置,那問題來了,將近半世紀,莫那魯道的屍骨下葬前,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2025/06/24
奚落的蟲鳴早已淡去,深夜兩點左右的校園,顯得特別靜謐,白天學生們嬉鬧奔跑的聲音都被收攏到濃濃的夜幕底下,校內宿舍住著訓導主任盧懋渠一家五口;訓育組長陳文勳與陳周輔平夫婦;還有其他從外地調派來的教職員。而這個時間,他們都早已陷進了沉沉的睡夢之中。 南投中學與都市學校
Thumbnail
2025/06/24
奚落的蟲鳴早已淡去,深夜兩點左右的校園,顯得特別靜謐,白天學生們嬉鬧奔跑的聲音都被收攏到濃濃的夜幕底下,校內宿舍住著訓導主任盧懋渠一家五口;訓育組長陳文勳與陳周輔平夫婦;還有其他從外地調派來的教職員。而這個時間,他們都早已陷進了沉沉的睡夢之中。 南投中學與都市學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很多旅客都不知道機場其實淺藏許多危機! 剛剛五點下班要搭下行的電走道去搭機捷時! 又有爸爸媽媽推著行李手推車滿載行李! 讓小朋友就坐在行李箱上面準備下樓! 這當然是被良福保全的弟兄阻擋了! 機場旅客很多! 有很多旅客都缺乏安全上的危機意識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很多旅客都不知道機場其實淺藏許多危機! 剛剛五點下班要搭下行的電走道去搭機捷時! 又有爸爸媽媽推著行李手推車滿載行李! 讓小朋友就坐在行李箱上面準備下樓! 這當然是被良福保全的弟兄阻擋了! 機場旅客很多! 有很多旅客都缺乏安全上的危機意識
Thumbnail
看到新聞說,華航主管下跪來平息旅客怒火。天災的不可預料,導致航班大亂,昨天早上從新加坡樟宜機場搭機返台的我,在得知自己的航班只比原本預定時間延遲一小時後,大大鬆了一口氣。雖然在機上遇到不止一次的亂流,飛機上的寶寶們啼哭,可以理解,有人被亂流嚇到驚叫,也能理解。當機長廣播說即將抵達台灣時,
Thumbnail
看到新聞說,華航主管下跪來平息旅客怒火。天災的不可預料,導致航班大亂,昨天早上從新加坡樟宜機場搭機返台的我,在得知自己的航班只比原本預定時間延遲一小時後,大大鬆了一口氣。雖然在機上遇到不止一次的亂流,飛機上的寶寶們啼哭,可以理解,有人被亂流嚇到驚叫,也能理解。當機長廣播說即將抵達台灣時,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飛機客艙門和緊急逃生設備的工作原理,包括客艙門的設計和緊急疏散模式的操作方式,以及逃生滑梯和救生筏的作用。此外,也對左側艙門登機的原因和航海規則做出解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飛機客艙門和緊急逃生設備的工作原理,包括客艙門的設計和緊急疏散模式的操作方式,以及逃生滑梯和救生筏的作用。此外,也對左側艙門登機的原因和航海規則做出解釋。
Thumbnail
這一次來到桃園國際機場準備搭乘飛機出國,心情特別興奮。機場的氣氛總是讓人感到期待和冒險,藍天白雲的美景更是為這次旅行增添了不少美好的感受。當你站在機場的大廳,環顧四周,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和多彩的行李箱,心中充滿了對未知旅途的憧憬。機場的廣播聲、人們的交談聲和行李車的滾動聲交織在一起,彷彿在奏響一
Thumbnail
這一次來到桃園國際機場準備搭乘飛機出國,心情特別興奮。機場的氣氛總是讓人感到期待和冒險,藍天白雲的美景更是為這次旅行增添了不少美好的感受。當你站在機場的大廳,環顧四周,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和多彩的行李箱,心中充滿了對未知旅途的憧憬。機場的廣播聲、人們的交談聲和行李車的滾動聲交織在一起,彷彿在奏響一
Thumbnail
日航123號班機空難對於老日本人來說應該不太陌生,這起空難會這麼讓我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二嚴重的空難(死亡 520 人),而是透過黑盒子錄音,在飛機出事到墜毀的 30 分鐘之間,駕駛員在惶恐、方向盤失去控制的情況下,仍保持鎮定設法讓飛機回到機場的英勇故事。 事故過程 1985 年
Thumbnail
日航123號班機空難對於老日本人來說應該不太陌生,這起空難會這麼讓我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二嚴重的空難(死亡 520 人),而是透過黑盒子錄音,在飛機出事到墜毀的 30 分鐘之間,駕駛員在惶恐、方向盤失去控制的情況下,仍保持鎮定設法讓飛機回到機場的英勇故事。 事故過程 1985 年
Thumbnail
請訂閱【愛飛機高高飛】YT頻道!謝謝大家! 外籍旅客在長榮航空台北飛舊金山的BR8班機上上演全武行! 只能說空服員真的很辛苦! 現在空怒族真的很多! 每天機場和飛機上! 員工都被許多旅客的負面情緒給勒索綁架! 航空從業人員真的很偉大! 我向大家致敬!
Thumbnail
請訂閱【愛飛機高高飛】YT頻道!謝謝大家! 外籍旅客在長榮航空台北飛舊金山的BR8班機上上演全武行! 只能說空服員真的很辛苦! 現在空怒族真的很多! 每天機場和飛機上! 員工都被許多旅客的負面情緒給勒索綁架! 航空從業人員真的很偉大! 我向大家致敬!
Thumbnail
請訂閱【愛飛機高高飛】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解封後的航空亂象實在是太多了! 前幾天澳門航空高雄飛澳門的飛機! 來不及趕在午夜十二點機場宵禁前起飛! 結果旅客全都被卡在小港機場空橋上! 最後只好辦理退關手續! 現在大家出國旅遊真的要自求多福! 極端氣候也是造成航班大亂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請訂閱【愛飛機高高飛】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解封後的航空亂象實在是太多了! 前幾天澳門航空高雄飛澳門的飛機! 來不及趕在午夜十二點機場宵禁前起飛! 結果旅客全都被卡在小港機場空橋上! 最後只好辦理退關手續! 現在大家出國旅遊真的要自求多福! 極端氣候也是造成航班大亂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請訂閱【愛飛機高高飛】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華航峇里島飛台北的CI772班機日前有酒醉女乘客鬧事! 只能說華航空服員真的是辛苦了! 希望華航這次也能硬起來把這位旅客列為黑名單! 超挺華航的我看到同機旅客也挺華航! 內心感到相當欣慰!
Thumbnail
請訂閱【愛飛機高高飛】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華航峇里島飛台北的CI772班機日前有酒醉女乘客鬧事! 只能說華航空服員真的是辛苦了! 希望華航這次也能硬起來把這位旅客列為黑名單! 超挺華航的我看到同機旅客也挺華航! 內心感到相當欣慰!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越南航空的飛機在桃機! 是不可能停在第二航廈登機門的! 但是疫情期間的某一天! 我竟然在第二航廈的D區登機門! 看到越南航空的空中巴士A321型客機! 這是窄體單走道客機! 型男機長瘋狂詹姆士在越南航空開波音787廣體客機前! 就是先在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越南航空的飛機在桃機! 是不可能停在第二航廈登機門的! 但是疫情期間的某一天! 我竟然在第二航廈的D區登機門! 看到越南航空的空中巴士A321型客機! 這是窄體單走道客機! 型男機長瘋狂詹姆士在越南航空開波音787廣體客機前! 就是先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