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AI使用經驗中,漸漸的vibe coding越來越受到許多人討論,好多大神分享Chat GPT幫我的工作節省了好多時間、Cursor生產了程式碼讓我有個小工具能使用。聽起來好像很吸引人,但是會不會很難?如果我是文組,對寫程式一竅不通怎麼辦?
如上所述的vibe coding,其實就是對不懂程式語言的我(們)天大的禮物,簡而言之,就是利用我們的描述,讓AI可以生成對應的程式碼,產生我們可以利用到的小工具。我在想,是不是無論什麼語言,中、英、德、西、法都好,包含程式,對AI而言都是某個形式的語言,它的工作就是將這些內容翻譯成程式語言,也就能讓懂得程式語言的計算機能夠運行這段程式。也就是我們輸入我們想要的功能,AI就生成對應的程式碼。

而什麼場景中可以讓我們運行程式碼呢?其實在我們每天瀏覽的網頁,書籤功能就可以讓我們製作小工具,這個功能其實以往就有被應用,只是剛好在某次看到線上有人在分享vibe coding的實作時有提到這個功能,書籤頁的小工具就就變成被我拿來當作vibe coding的第一個練習場。我們常用到的書籤,一般是紀錄標題還有網址,但是這個網址列,其實也能放置程式碼,想像我們的瀏覽器,一般看到網址列的https:時他知道是要去某個地址,但是當今天開頭變成javascript:時他就知道他現在要執行某個指令。也因此,這個書籤功能就變成網頁的程式小工具,也就讓我們能夠加以應用。

初步下來我嘗試了即時翻譯、游標的樣式改變、產生當下瀏覽網頁的QR code可以即時讓手機掃描開啟、游標目前位置背景改色等功能,都順利的成功,即時翻譯更是確實改善了閱讀英文網頁有時候查找翻譯的問題,挺不錯的。不過要知道的是vibe coding不一定會每次都一次成功,有些功能要跟AI來回個幾次,或是換一個語言模型嘗試,或是某些網頁的安全性設定會讓我們無法進行某些功能,但是基本上用來作為vibe coding的練習,我覺得很不錯。也可以試想自己平常工作瀏覽網頁時有沒有什麼不便的地方,跟你的AI一起創造自己的書籤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