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餐廳裏常見些小小神童,在眾人喝彩聲中背圓周率至小數點後百位,字字清脆如珠子滾落玉盤。父母臉上生光,卻不知孩子眼底深處,早已投下疲憊的陰影。天賦真像未琢的玉,沉甸甸地落於稚嫩手心,對某些人而言,竟如一塊命定的頑石,壓彎了少年腰身。
天資超羣者,常被命運投入熔爐。有的少年彷彿鑄劍的胚料,鋒利未成,卻早早插進了時代的刀鞘;有的藝術家則如離羣孤鳥,振翅欲飛,卻終被世俗風暴折斷了羽翼。多少天賦形同斷絃的提琴,再也奏不出自己靈魂的曲調。曾有人一腔熱忱投身於冷門學問,其識見之璀璨本可照亮幽微角落,卻終於被時代鋼索碾作塵屑,無聲無息消散於風中了。
此即是天賦那不容迴避的雙重面孔:一面是耀眼不凡的恩惠,一面是沉重難逃的鐐銬。它竟像一种宿命的座標,橫軸是時代的機緣,縱軸是個人之力——多少人被釘在這十字架上?天才的種子落在貧瘠的土壤裏,或不幸逢上時代如嚴冬凜冽,再璀璨的星光也照不透濃密烏雲。這天賦,有時竟如羅網,使靈魂囚於自己的孤島,在眾人無法理解的海洋中浮沉。當天賦成為唯一的救生圈,深海便不再是選擇,而是宿命。我見過一位母親,滿含熱淚燒掉了兒子的琴譜。那孩子指下流淌的音符本可以編織成錦繡樂章,卻日復一日在考級與競賽的流水線上磨損了靈氣。孩子呆立,凝望著灰燼如黑蝶騰空飛舞,而火焰吞噬的何止是紙頁?那分明是天賦被世俗磨平的稜角,是靈魂中難以癒合的灼傷。那火舌,舔舐的是多少天才少年未及展開的翅膀?火焰中的灰燼飄蕩半空,便如靈魂碎片失了歸依處。
天賦從來不是孤獨的星塵,它降落在現實土壤,須經時代雨露,更需韌性承接。古時彌達斯王點石成金,今日多少天賦被那點金指觸過,卻反而困在黃金牢籠裏,失去了原本呼吸的空氣?真正的天賦,其價值豈在點金成石?而在於能否點燃生命本真意義的火焰。
超市收銀臺前,一位年輕收銀員指尖在鍵盤上翻飛如電,心算之快令身後長龍歎為觀止。可她臉上卻如靜水無波,手指似機械地跳躍著。這稟賦,在她眼中竟不過是點鈔算賬的尋常工具罷了。天賦在她手裏,竟未生出翅膀,只凝固成了櫃檯上一枚硬幣的微光——那光,可也曾映射過她生命某個角落裏埋藏著的、未被點亮的星辰?
天賦如珍寶,命運在包裝盒上卻永遠印著「易碎品」的標識。世人抬頭仰望天才,卻常忽略他們肩胛上那副無形的枷鎖。天賦本為生命的厚禮,然多少人最終被壓垮在它的重量之下?那少年眼中沉沉的陰影,那琴譜化蝶的灰燼,那收銀員手下凝固了的星光——皆是天賦的背面銘文,是命運給予我們所有人一道沉默的深奧命題:若天賜你異稟,請小心啟封;若命運贈你以星塵,記得勿讓那光芒灼傷自身羽翼。
天賦的真諦,竟在於背負起它的重量而不被壓垮,在於釋放那光芒卻又不被其灼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