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成功學的標題喔 XD 但與其說這篇文章是在說「我認為該怎麼做」,不如說是根據我的經驗之下,「我推薦可以怎麼做」。如有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因此這篇文能讓讀者得到些甚麼,終究還是得靠讀者們的領悟與吸收方式。
不過還是希望這篇文能對你有所幫助,
祝所有閱讀此篇文的備考生們順利上榜!
建議閱讀的時候可以多多利用網頁的目錄與搜尋功能。
與我相近的考生們若有問題,歡迎與我聯繫與指教,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裝外貌
不用多想的問題:服裝-黑白西裝與皮鞋就是不會出錯;面容-乾淨整潔與親切笑容必備;氛圍-自信、禮貌且專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介紹
基本功中的基本功、條列式重點、像個真人般「交談」
自我介紹算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了。打招呼、你是誰、畢業學校、簡短說明為什麼報考本所(為何有興趣)、你有甚麼特色與專長、你希望未來能在這裡做甚麼研究或精進哪方面等等(我比較不建議開門見山在自介中提到你想找哪個老師當指導老師,但這個問題你自己要備著答案)。把你認為重要、能好好展現自己的內容呈現出來。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我會建議自我介紹要準備很多個版本:一分鐘版、三分鐘版、五分鐘版、英文版,甚至無限時版本。不過這也不是要你精算地把好幾份稿子背起來,然後屆時再「完美的播放」。為何呢?因為如此只會讓你看起來不像是個真人在說話,而變得更像是「硬要撥放的讀稿機」。甚至,你可能還會面臨忘詞的風險。(不背稿就不會有忘詞的風險!)
我會建議你把你想講的事情先以條列方式列出,設定好哪些東西是必說的(通常一分鐘的自介就是所有東西都是必說的),時間長時又可以多講到哪;而若遇到不限時的,就先把必說的說完,在按照現場氣氛去數停頓拍,以及適當的結尾點。而甚麼又是停頓拍與適當的結尾點呢?我認為若要掌握這項訣竅,最大的重點便是你打從一開始就要像個「真人般」與面試委員「交談」。(詳細說明請見本文後段的「氣場與姿態一節之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功
一、熟系自己與自己資料的「所有事情」
在你交出去的書面資料中,每字每句你都要滾瓜爛熟;且對於所上任何資訊、近期與該學科有關的大事也要非常熟悉。千萬不要抱著僥倖的心態,認為關於你的那些問題對方不會問。
二、熟悉所上的「所有事情」
Literally所有事情。有哪些課、必修課的課程大綱都寫了些甚麼、想選的選修課的課程大綱都寫了些甚麼、所有老師臉與名子(甚至去肉搜老師的社群帳號,了解其喜好與生活都不為過)、所有老師的的專長領域、論文流程、在學生注意事項、畢業門檻等族繁不及備載。再說一次,就是真的「這個所的所有東西」你都應該聊若指掌!這是不用懷疑的基本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氣場與姿態
談完基本功後,我想說說更重要的部分,也是我認為的決勝關鍵。
一、自信
面試要保持自信是一句廢話,因為這大家都知道。但實際到底怎麼做,卻總是很抽象。我在寫這篇文時,也思考了許久,但我想大概是以下的三點:
(一)你沒有比任何遜色
你當然沒有比面試委員遜色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你跟面試委員其實是平等的」。很多人會很「客氣地」認為自己要很「卑微」,講甚麼事情都要小心翼翼或很謹慎,但我認為並不需如此,因為這樣反而會容易讓我們看起來不夠有主見、大方與自信。
面對面試委員時,我建議你不要把他們視為多麼高高在上的專家,你要勇敢的對委員們侃侃而談,有力地告訴他們你想說的事,就像你在和你同齡的好朋友們說話一般的自信。
受到質疑時,也不要馬上退縮,而讓氣場弱掉。比方說,當在面試過程中被教授反問問題時,你可以先贊同教授的說法很有道理,然後再慢慢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支持、反對,還是直接告知教授不知道)。不用去預想面試委員們都在刁難你,而是要想,是你正在和他們進行一場良性的交流,是互相平等的有來有往。
當然,這也不是要你趾高氣昂的到面試委員前面昂聲,而是你得抓到「得體」的自信。比方說,你很自信的某個說法或見解是錯的,或者是教授不認同的,那當下比起當場與教授辯論,不如「得體地」先評論(稱讚)教授的觀點,接著仍好好說完或重申自己的觀點,最後再當場「檢討」自己可能想不清楚地方,並「得體地」向教授們說自己會回去補足這方面。
你也沒有比其他考生遜色
肯定沒有比其他考生遜色的。這是你必須深信的事情。別人的身分、初試成績都是不重要的,因為你們當下就是在同場廝殺,你們完全平等。
並且,你還要想著「你要怎麼贏」,而不是「怎麼不要輸」。
不要小看這樣的預設心態。如果你保持這這樣的心態,很可能當你走進考生休息室時,其他考生的表現就被影響了!
比方說,當你走進休息室時,請務必要抬頭挺胸,胸有成足而自信地走進去,並大方地拉椅子坐下;且不要害怕與其他考生眼神接觸,若是與他人對到眼,便和他大力的微笑,不要先離開視線,直到對方發慌為止。只要對方一慌或心亂了,他的氣場就有可能在後面接連受到影響,而使你的氣場顯得比他更好。
上了考場大家就是敵人了。兵不厭詐,就算你沒那麼有信心,你也有在外表裝作十分自信!
(二)不只要冷靜,還要隨時保持「從容」
冷靜等於不慌張,這也是常見的廢話叮嚀之一。因此比起一昧地告訴自己不要慌張,我認為重要的是你得行得「從容」,做任何事情都顯得「游刃有餘」。
比方說面對教授們的一大串問題時,保持冷靜之下,自然就是耐心好好聽完、想辦法記住各個問題,並再設法見招拆招而逐一回答。那麼,在這之中,要怎麼做的從容呢?
首先,聽問題時,表情便不要有「示弱」的變動!就算問題很多很刁鑽,也不用僅皺眉頭或變得嚴肅,相反,你可以認同的表情,直視著提問者並一邊點頭,讓對方感受到你是有認真聽進他的問題,並隨時可以回應的。(而此時你的外表是如此,大腦裡便就要開始組織回答了!)
再來便是回答,以前面的一連串質問為例,回答的步調我會建議以:「首先針對老師第一個問題做回覆...再來有關第二個問題...」的模式進行回答。而若又被教授插嘴時也要從容地停止發言,讓教授說完話後,先轉過來認教授的質疑,再敘述自己的想法。(如:「老師您講的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值得再思考...但是就我現在所知的觀點,我認為...」)
接著,就是姿體儀態與說話細節了。一步步說。首先在走進面試教室時,請記得抬頭挺胸地敲門,並於入場問好後,微笑地直視各教授們入場,且請於教授請你坐下後再大方坐下。
若你的面前有桌子,我非常推薦你把雙掌交疊,然後直接放在桌上不動(吳則省略),並將胸膛挺直,椅子只做前半,這會讓你顯得不畏畏縮縮;當教授問話時,除了要一直看著對方的眼睛外,身體也可以向問話教授方向前傾;而回話時可以九分時刻直視著問話教授答話,一分時刻一邊回答一邊視線環繞其他教授。
最後,拿掉發語詞與贅字!所謂發語詞最常見的就是「呃...」,這段發語詞你可以直接用空白來代替,如此便會讓你看起來更穩重,甚至有時還能製作出意想不到的停頓拍,而讓教授們特別注意在你身上。至於贅字,便是我建議你畫能越精簡越好,比方說「...的動作」、「...的部分」或許就是常見的贅字之一,有時候你會覺得這樣講好像比較專業,但其實把核心重點講完後你這句就結束了,哪些贅字有時反而會讓你看起來比較沒那麼俐落。
(三)適時地「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的方式有很多,但總則而言,我會形容這個技巧是你「讓對話由你主導」。不要都只是被動的接受詢問,而是能抓住機會或空檔,在「合適的當下」「主動出擊」(否則會變得不得體!)。
關於主動出擊,我曾聽過很激進的做法,如在開頭說個opening joke / hook。但這便會很吃自己的運氣與幽默感,若沒把握最好慎用。
保守點而比較可行的方法者,便是主動展示你對該所某方面的理解,包含所上規定、議題內容、某項事件對你的影響;以及我認為很重要的 - 某位教授對你的影響。比方說,你可以主動提出,你看過老師的某篇文章或見解,從而對你很有影響;或者主動提出是因為自己在追求甚麼。
如此主動出擊之下,你便能很有感地,讓教授們感到「不一樣」。因為你是確實地,展現了「自己的生命經驗」。你除了能讓教授了解到你是很真心想要進入本所,有真心準備的之外;甚至,也能彰顯自己的獨特性,你將與其他只會公版與保守回答的考生們不同。
二、像個真人般說話
像個真人般說話,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找到停頓拍(或者刻意製造),以及找到適當的結尾點。而在這裡,我認為你可以想像你平常和一般人聊天與講話時的情境。
所謂停頓拍,便是你平常說話時,應該不會一口氣一股腦地就把想講的事情說完吧?想讓自己說得舒服,也讓對方能好好聽的話,適時地放慢與停頓其實是對話間很自然地就會出現的現象。而若要讓話語變得更自然與連接,我很推薦在空白停頓後,用頭部帶動,說出「那...」便可以自然的接到下段。
至於適當的結尾點,就是要學會讀空氣的能力了。很多時候空氣裡就會出現明顯的指引 - 對方沒有興趣再聽了,或者多說無益時,你就可以考慮結尾,甚至更高招的,先轉換語氣的Flow或說明的內容,觀察對方反應後,再行判定此刻是否是適當的結尾點。
三、誠意、誠意、誠意
最後的最後,就是誠意、誠意,與誠意。
不得不這麼說,我認為面試,其實都很吃一個「緣份」。有時候雖然你很會讀書考試,但我覺得之所以面試,就是要透過對談的表現,及你所表現的意向,來看看你是否和本所「有緣」。
這個判準不但很微妙,也很抽象,有時候初試不高,但面試面的結結巴巴、答不出專業問題,而看似能力較弱的的人也會上榜。你問我為什麼?我想就是他有那個緣了。
具象化而言,這個「緣」我把它分做二種,其一便是最為重要,且掌控性高的「誠意」;其二便是「眼緣」
誠意部分,我認為你要把你跟此所的緣分(為什麼想來?);以及你想做的這個研究和你有甚麼緣分(為什麼想做?)說清楚。我甚至認為,你可以很誇飾、戲劇化的描述這部分。比方你可以說:「你認為做這個研究是你的使命」、「這個研究就是非你做不可,因為你是最適切的人」、「你想近來是你未來規劃中很重要的一環,缺一不可」等。不用擔心丟臉或太過誇飾,面試就是一期一會,勇敢地說出,唯有把握住這次機會才有辦法展現最大誠意!
至於眼緣那就很玄了。大多時候我們恐怕很難掌控,我們所能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充實好自己(包含專業知識與認識系所);設計好如何呈現出自己(將專業能力與個人特質好好外顯);以及,展現好你認為你自己最好的樣子,然後得失心不要太重,就行了!(可以考慮拜神求佛來輔助這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加分小Tips
一、記得準備反問面試委員的問題
有時在面試的結尾,考官們會問你有沒有問題想問。這時我會建議你絕對要問!如果你是臨場反應很快速的人,那我會建議你從剛剛面試中產生的延伸問題或話題去做尋問。如果沒有,則建議提前準備得體的問題(別問沒有深度的問題)。比方說,你可以問說某個議題,如果你想要先修或預習的話,老師們有沒有推薦的書籍或內容;又或是你認為有意義的學術問題。
但得切記的是,不要讓老師們沒有台階下,因為通常這個橋段,就和臺北人問你有空要不要來家裡吃飯一樣,多數時候只是個過場!你如果問得太刁鑽或回答起來會讓對方太費力,那麼恐怕就不是個得體的問題。
最後,在這階段中,我也曾聽過各種千奇百怪的反問。比方說問教授杯子裡喝的飲料是甚麼、直接問教授有沒有打算錄取我、問教授的興趣、問我能否現場表演才藝,甚至說出如華爾街之狼中「sell me this pen」橋段的類似戲碼。然而,這樣的做法通常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如同我在前面主動出擊一節中提到的,有人會說opening joke / hook一樣,很考驗你的運氣、個人魅力與幽默感,若想用的話就自己謹慎決定吧!
二、設法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能進到面試的人,都是已經被認為具備一定能力的考生,故理論上你們在面試時,所有人都是在相同起跑線上的。而面試起來,從分布來看,表現平平者,即使用公版回答的考生們、中規中矩回答的考生們,肯定是平均。因此,你的決勝關鍵將是如何在這些平均之中,製造出亮點、記憶點,以及得分點。
也就是說,在預設上,每個人是都可以拿到面試的基本分數的。然而,你要怎麼加分,以及脫穎而出就顯得很重要。而這些除了專業知識外,我認為就是要透過上文的氣常與姿態一節中的內容去實現了,尤其緣分的部分更是重中之重,各位讀者們可以在細品其精隨。
三、自己預設及「預演」千百種劇本與問題(無論專業問題與非專業問題)
多去想想可能被問的問題,或者是假裝自己是教授,然後設法拷問自己。無聊的時候想、通勤的時候想、洗澡的時候想。想越多越好,想的越細也越好!甚至,你也可以找認識的同所學長姐做模擬面試(跟我有關的系所,若你不嫌棄可以大方地寄信問我有沒有空!),試著跑完模擬流程與模擬問題,都會讓你更加有準備實感。
四、讀好一切空氣
學會讀空氣,在上文的「像個真人般說話」一節也提到了,大家可以多多參考。其外,我這邊想說的概念則是「見人說人話」。
這個概念的意思並不是要你在面試時稱讚你眼前的教授,而是你應該要學會得體且適當的稱讚。比方說,如果你今天很喜歡的教授沒來(你本來想表示你很受他影響或你很喜歡他),那麼你還要在其他教授面前提出你的稱讚嗎?我認為並不一定。畢竟誰知道那位教授在整個所上的其他教授中,是怎麼被看待的呢?
又或者更極端的,其他教授會不會覺得,好啊,你那麼想去跟他做研究,都沒我們的是,那跟我無關,我們就不收你了呢?
當然,這樣的預設固然很極端,不過鬼故事有時候我們不得不信。這擺明了就是可能出現的風險(雖然不知大小),但我們其實可以選擇不賭!大不了每個教授我都準備好一堆讚詞?可這樣又很累吧?而且會不會顯得很阿諛奉承?
因此,現場如何好好的「伸縮」,透過臨場說話的藝術來「見人說人話」可能也是備考生們很重要的課題!
五、面試結束就放下一切吧!
因為你沒辦法回去重答題了。真的任何事情都沒差,不管你的面試是否提前結束、是否延長、教授是否有對你展現出明顯的興趣、是否感覺氣氛好、是否感覺氣氛壞,通通都沒差。你表現得很好也可能落榜(但希望不要),你表現得不好也可能上榜。
只要告訴自己已經盡了全力就好!放寬心,其實你是否上榜,早在剛剛踏出面試教室的時候就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