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科館罾子船今舉行下水儀式,館長王明源接受吉祥物。(記者曾金萬/攝)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國立海科館為慶祝航海節,今(11)日特別在望海巷海域舉辦罾子船下水儀式,由館長王明鴻主持(圖上)。現場並丢擲代表吉祥的麻糬和糖果供民眾撿拾,吸引不少民眾參加。

(記者曾金萬/攝)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長王明源指出,該艘結合傳統造舟技藝與海洋文化所打造手工罾子船,為八斗子傳統漁船再現成為「活」的文化載體,承載著八斗子地方記憶與木造船技藝,成為串聯文化與技術傳承的重要平台。為慶祝航海節除了新船下水儀式活動外,該館也特別規劃包括罾子船航行體驗及造舟木工坊,弘揚臺灣深具特色的航海文化精神。

民眾用傘具接住罾子船上丢擲的麻糬和糖果。(記者曾金萬/攝)
海科館自113年起與海洋委員會攜手合作,致力於推動傳統木船工藝的保存與再現,於去年成功打造完成的手工罾子船,典藏於海科館園區供民眾了解傳統的造舟技藝與文化資產。而去年廣受歡迎的「造舟木工坊」活動,今年也全面升級,將引導參與者體驗傳統造舟三大關鍵工序——包括打造船架、封板實作,以及製作桐油灰並填補船體縫隙等工法,深度感受木造船舶工藝背後的智慧與匠。期望藉由此系列活動,讓民眾親身體驗傳統船藝的魅力,進一步提升對臺灣海洋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攜手共創傳承與創新的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