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觀點

娃-avatar-img
發佈於島嶼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書店還在建構階段時,工地常有意外訪客,伴隨而來的通常是炸物和啤酒等療癒系食物。但有一日,訪客帶來療癒心靈的禮物──十多年前由長輩口述、文史工作者協力編排整理的《蘭嶼之歌組曲》文本及《從巴洛克到蘭嶼原住民歌謠》錄影帶。捧著這份禮物心裡既感激,也有些惶恐,因為知道禮物裡寄予了厚重的期許與祝福。

蘭嶼過去沒有書店,一家書店的長成伴隨著許多驚訝,隨即也有鼓勵。遠道而來的訪客是數十年前也曾投身於蘭嶼文化推廣的漢人前輩,他帶著一部分回憶返回台灣,心卻時時惦記這裡。這次把珍藏的文件帶回蘭嶼,前輩說:「我希望妳透過解讀這些歌曲和影像的過程,去接觸更多人,與他們互動,然後妳會更貼近這座島嶼。」我的眼前突然閃過許多張臉,而蓋房子過程中前來加油打氣的長輩或朋友們,有些人帶來一段話,有些人送來食物補給,有些人只是和我一起靜靜坐在門口,但於心靈上都給了我很多、很多。

後來我去翻閱最新一期、由本地年輕人採訪發行的《蘭嶼雙月刊》,反覆看著日漸完整的內容和細膩排版,對比著,內心有些觸動。曾身任地方傳媒記者的我其實很慚愧,好像沒能把那份工作做到極好,也未在任內獨立完成一本刊物,回顧當時的文字和土地觀察,甚至有太多不成熟之處。有次訪談傳媒前輩,她提到「蘭嶼觀點」四個字,我忽然意識到……是啊,當時所寫的每篇稿子都停留在島嶼最表層,僅能與陌生人對答,而更深入的角度呢?我其實離它非常遙遠。真正的蘭嶼觀點是什麼?又過了好些年,現在我的觀點是不是已完全不一樣?

近六年的實地生活,讓我漸漸學習到「話不要說得太早」,仔細省思這句話,其實只是要時時提醒自己,腦子不要總是動太快、想太遠罷了,島嶼時事如天氣,一向多變化,想得多和跑得太快,總會在某一處栽觔斗。而且資源相較短缺的小島,大部分事情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和頭腦,這種時候只能把自己當作正在摸索新事物的小孩,邊學邊做。

我的蘭嶼觀點是,不要試著在這裡複製過去的台灣經驗,每個年歲的經歷都不需要被否認,但來到一個陌生之地,首先就是把自己歸零,像一張白紙。歸零之後才能真正去感受土地、環境與人,讓這張白紙有餘裕去塗寫和上色,反覆聆聽、提問、學習,直到找到屬於自己和土地舒適的相處方式。

尋找的過程偶爾卡關沒有關係,這是最棒的喘息空檔,抽離片刻是好事。不要過度苛求自己,不要總是期望土地上的人愛你、給你信任感和接納你,你只需要照顧好自己,有餘力時善待他人,用生命經驗去換取認真生活的共同記憶,土地會記住你走過的足跡。


────原刊載於 聯合報繽紛版【青春名人堂】專欄,2023/06/2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海一方
0會員
94內容數
󠀠備份文字的樹洞
在海一方的其他內容
2025/07/12
台灣自來水管線密布,裝修房屋時通常只要配好管線、扭開水龍頭就能取水,過去我不曾聽說誰家為無水可用而煩惱。不過,在蘭嶼,水常是人們苦惱的問題之一。從空中俯瞰蘭嶼,會發現部落依傍溪流而生,記得有陣子台劇《斯卡羅》熱映,有網友提問:「到底為什麼要搶水源?」因為沒有水源,就沒辦法讓一個家庭甚至一個部落運作啊
2025/07/12
台灣自來水管線密布,裝修房屋時通常只要配好管線、扭開水龍頭就能取水,過去我不曾聽說誰家為無水可用而煩惱。不過,在蘭嶼,水常是人們苦惱的問題之一。從空中俯瞰蘭嶼,會發現部落依傍溪流而生,記得有陣子台劇《斯卡羅》熱映,有網友提問:「到底為什麼要搶水源?」因為沒有水源,就沒辦法讓一個家庭甚至一個部落運作啊
2025/07/12
夜裡到好友家共進晚餐,飯菜剛上桌,冷不防眼前一黑,眾人譁然:「停電了?」有人起身去門外查看,有人點開LINE群組確認有沒有人回報各部落狀況,有人趕緊關閉總電源──因為復電後瞬間送電的電流量,一個不小心就會讓電器報銷。 蘭嶼用的是火力發電,電廠只有六座機組輪流運轉,春夏兩季觀光人潮襲來、用電量暴增,
2025/07/12
夜裡到好友家共進晚餐,飯菜剛上桌,冷不防眼前一黑,眾人譁然:「停電了?」有人起身去門外查看,有人點開LINE群組確認有沒有人回報各部落狀況,有人趕緊關閉總電源──因為復電後瞬間送電的電流量,一個不小心就會讓電器報銷。 蘭嶼用的是火力發電,電廠只有六座機組輪流運轉,春夏兩季觀光人潮襲來、用電量暴增,
2025/07/12
島上有許多運動好手,所以也有不少熱鬧賽事,像是籃球、壘球賽,規模大些則是村莊和學校聯合辦理的「村校聯運」,不僅學生與家長,只要是村民都能夠參加。但最令人期待的,是一年一度鄉民運動會,簡稱鄉運,更多時候我們戲稱「人之島奧林匹克運動會」,全島居民共襄盛舉,連遠在台灣讀書或工作的族人都會特地請假回來參賽,
2025/07/12
島上有許多運動好手,所以也有不少熱鬧賽事,像是籃球、壘球賽,規模大些則是村莊和學校聯合辦理的「村校聯運」,不僅學生與家長,只要是村民都能夠參加。但最令人期待的,是一年一度鄉民運動會,簡稱鄉運,更多時候我們戲稱「人之島奧林匹克運動會」,全島居民共襄盛舉,連遠在台灣讀書或工作的族人都會特地請假回來參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蘭嶼的打工換宿怎麼找?在蘭嶼要注意什麼?可以玩什麼?還有很重要的——我能回饋什麼?
Thumbnail
蘭嶼的打工換宿怎麼找?在蘭嶼要注意什麼?可以玩什麼?還有很重要的——我能回饋什麼?
Thumbnail
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從台灣本島移民至蘭嶼的意味。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對蘭嶼歷史及文化深入淺出的概念,尤其沒有被記入歷史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從台灣本島移民至蘭嶼的意味。如果沒有去過蘭嶼或者尚未去過蘭嶼,閱讀本書大有對蘭嶼歷史及文化深入淺出的概念,尤其沒有被記入歷史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蘭嶼的迷人,在水下、在浪裡、在風中
Thumbnail
蘭嶼的迷人,在水下、在浪裡、在風中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去過蘭嶼,經朋友這麼一說,連忙google了一下蘭嶼的美景。🤩果然如她所說的美麗。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去過蘭嶼,經朋友這麼一說,連忙google了一下蘭嶼的美景。🤩果然如她所說的美麗。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蘭嶼藍,蘭嶼是由各種藍交織而成,隨處一個路口都是風景、隨望一個角度都是美景,這是個保有傳統文化的小島也因此擁有許多特色蘭嶼美食,許多不可錯過的飛魚料理必須網羅,漂流木餐廳、雯雯芋頭冰、飛魚卵飯糰等特色餐廳與點心吃透透。島民與湛藍的海洋用最傳統的生活方式鉤織出愜意的輪廓,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必吃蘭嶼美食吧
Thumbnail
蘭嶼藍,蘭嶼是由各種藍交織而成,隨處一個路口都是風景、隨望一個角度都是美景,這是個保有傳統文化的小島也因此擁有許多特色蘭嶼美食,許多不可錯過的飛魚料理必須網羅,漂流木餐廳、雯雯芋頭冰、飛魚卵飯糰等特色餐廳與點心吃透透。島民與湛藍的海洋用最傳統的生活方式鉤織出愜意的輪廓,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必吃蘭嶼美食吧
Thumbnail
蘭嶼因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而聞名,東清灣、情人洞、龍門漁港等景點均充滿魅力。旅行者應瞭解蘭嶼禁忌,尊重當地傳統和隱私。此外,蘭嶼飛魚、拼板舟等當地文化也值得深入瞭解。Instagram上可關注rx_minitravel以獲取更多旅行資訊。
Thumbnail
蘭嶼因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而聞名,東清灣、情人洞、龍門漁港等景點均充滿魅力。旅行者應瞭解蘭嶼禁忌,尊重當地傳統和隱私。此外,蘭嶼飛魚、拼板舟等當地文化也值得深入瞭解。Instagram上可關注rx_minitravel以獲取更多旅行資訊。
Thumbnail
天氣轉好,我們騎往蘭嶼東岸,也騎上了中橫,完成環島。
Thumbnail
天氣轉好,我們騎往蘭嶼東岸,也騎上了中橫,完成環島。
Thumbnail
蘭嶼的地下屋、拼板舟、飛魚文化,只是聽說的故事們。
Thumbnail
蘭嶼的地下屋、拼板舟、飛魚文化,只是聽說的故事們。
Thumbnail
2月的蘭嶼,是東北季風的時節,在小島上體驗當地生活。
Thumbnail
2月的蘭嶼,是東北季風的時節,在小島上體驗當地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