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團體】公會理監事改選:連任限制與常見錯誤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商業同業公會及職業公會的理、監事改選,堪稱是公會最重要的一件事。

因為公會未來3年的政策以及作為,取決於選出的理、監事的願景。

商業團體法及部分的職業團體法規,對於理監事連任的比例限制在「不得超過二分之一」。這是為了避免長期由同一批人壟斷公會運作,也保留了讓部分有經驗的理監事,帶領未有經驗的理監事學習的機會。

所以來做個簡單的數學題:

假設章程規定「理事 15 人、監事 5 人」。

那改選理、監事時,前一屆的理事最多只能有 7 個人再次當選理事;前一屆的監事最多只能有 2 個人當選監事。

但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人民團體選舉罷免辦法第13條第2項規定:「應受連任限制之理事或監事,不得當選為候補理事或候補監事。」

之所以會有這規定,是為了避免候補者遞補後,超過了二分之一的情況。

所以加上這個規定就會變成:

前一屆的理事最多只能有 7 個人再次當選「理事或候補理事」;

前一屆的監事最多只能有 2 個人再次當選「監事或候補監事」。

而這也是在選舉時,最多團體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也是我平常在看改選紀錄時最常需要提醒以及請團體補正的情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制度與日常的交會》
2會員
15內容數
法規、書本與生活雜感,在此相遇。 分享法規實務、生活雜感與閱讀心得,偶爾以易經視角看待人生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立法院甫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在近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討論,更引起對於我國憲政體制下,各機關權力分立、制衡的論爭。究竟新法有哪些問題值得深思?讓我們簡單從權力分立的視角出發來瞧瞧!
Thumbnail
立法院甫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在近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討論,更引起對於我國憲政體制下,各機關權力分立、制衡的論爭。究竟新法有哪些問題值得深思?讓我們簡單從權力分立的視角出發來瞧瞧!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Thumbnail
立法的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 必要條件(多數決原則):法案要通過,需要過半數的立法委員贊成。 充分條件(議事程序):法案的通過還需要在正式的會議上進行表決,這是確保表決結果合法有效的條件。 ​藍白: 只要投了就一定贏,我就是要投起來。 ​綠: 只要投了就一定輸,我就是不讓你投。
Thumbnail
立法的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 必要條件(多數決原則):法案要通過,需要過半數的立法委員贊成。 充分條件(議事程序):法案的通過還需要在正式的會議上進行表決,這是確保表決結果合法有效的條件。 ​藍白: 只要投了就一定贏,我就是要投起來。 ​綠: 只要投了就一定輸,我就是不讓你投。
Thumbnail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五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這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調查權與聽證權、人事同意權等相關條文。
Thumbnail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五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這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調查權與聽證權、人事同意權等相關條文。
Thumbnail
立法院目前正在討論國會改革相關的法案,其中包括《立委職權行使法》的修正條文。本篇主要是提出一些主要爭議點,作者再對爭議點作出回應。
Thumbnail
立法院目前正在討論國會改革相關的法案,其中包括《立委職權行使法》的修正條文。本篇主要是提出一些主要爭議點,作者再對爭議點作出回應。
Thumbnail
對於立法院最近的表現真的不滿。立法院作為民意代表的最高殿堂,其運作狀況直接影響人民的福祉。這樣打鬧下去,不是辦法。然而,監督立法院並非易事,需要多管齊下,才能有效促使立法院回歸正軌。 以下提供幾個監督立法院的建議: 立法院的資料公開透明:除機密外,誰提案甚麼,表決什麼,論述為何,都能清楚的攤
Thumbnail
對於立法院最近的表現真的不滿。立法院作為民意代表的最高殿堂,其運作狀況直接影響人民的福祉。這樣打鬧下去,不是辦法。然而,監督立法院並非易事,需要多管齊下,才能有效促使立法院回歸正軌。 以下提供幾個監督立法院的建議: 立法院的資料公開透明:除機密外,誰提案甚麼,表決什麼,論述為何,都能清楚的攤
Thumbnail
2006/05/02 合理的出路只能是繼續分權徹底、責任乾脆的三權分立總統制。至於國會增席,就充實各委員會而言,並不是毫無道理。目前監院閒置,不妨在三權架構的修憲藍圖,將其轉型為人數較少、代表縣市平衡的國會一院,讓立院菁英集中到此處培養聲望與專業,改善國會整體形象,則上下兩院仍將有一百五十到兩百席。
Thumbnail
2006/05/02 合理的出路只能是繼續分權徹底、責任乾脆的三權分立總統制。至於國會增席,就充實各委員會而言,並不是毫無道理。目前監院閒置,不妨在三權架構的修憲藍圖,將其轉型為人數較少、代表縣市平衡的國會一院,讓立院菁英集中到此處培養聲望與專業,改善國會整體形象,則上下兩院仍將有一百五十到兩百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