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觀察】淺談立法院改革 | 公開透明 | 就事論事 | 公司化治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對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台灣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個人對立法院改革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立法效率:

目前對立法院的運作效率低下,經常陷入黨派惡鬥,導致許多重要法案無法順利通過。對立法院改革希望能透過制度設計的改善,提高立法效率,讓對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長年的惡鬥,實非國家之福,就立法部分,要增加論述。誰提議改甚麼,為甚麼改,如何改,哪時改。都要清楚,這樣能夠明白其中的差異。也才能知道誰能力好誰能力不好。


降低政治角力:

對立法院目前是台灣政治角力的重要舞台,藍綠白多黨陣營經常在對立法院上演攻防戰,導致許多法案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對立法院改革希望能降低政治角力,讓對立法院能夠回歸理性問政。立法院的立委,領錢拿薪水不是來吵架的,而是議事,討論事情。現在一堆人在那裡吵,永遠說以前怎樣,議事不就是議現在的事,搞一堆統包投票,誰知道過什麼,改的人知道,坦白說絕大多數人民搞不清楚。


提升民意代表素質:

對立法院目前有不少民意代表素質低落,缺乏專業能力,甚至涉嫌貪腐。對立法院改革希望能透過制度的改善,提升民意代表素質,讓對立法院能夠更有公信力。罵、擠、爭、搶,沒有必要,依據制度來,每位立委的論述都要記錄好,讓大家知道。立委間相互評比,地區想選立委的人去監督當選的人,逼現在在任的立委做好他的職責。包括地方人民也可以批評,建議,討論。


強化監督力量:

對立法院是負責監督行政部門的重要機構,但近年來立法院的監督力量明顯弱化。對立法院改革希望能強化對立法院的監督力量,讓對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監督行政部門。同時不要動不動刪預算,要有理有據,這樣大家心平氣和地討論才會有益改革。


透明公開機制:

現在立法院資訊很多,讓人眼花撩亂,儘可能的用視覺化的設計,讓大家能參與,譬如就事件熱度有事件圖可點選,點入分兩個畫面就立法事項,原條文是什麼,誰提怎麼改,哪幾個版本,哪時開會,誰發言,誰討論,誰辯論,法界意見,人民意見,一層一層逐項分列,每月統計表,季度統計表,自然會一清二楚。預算事項,總預算多少,分預算多少,部會預算多少,有何預算,審的人就逐項審,逐項增減,為何增,為何刪,都要給行政部門一個說法,也給人民一個交代。不是一開口就要幾千億。然後要人去編。債留子孫不好。


公司化治理:

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可以借鑒私有公司治理的經驗,建立健全的制度,以促進自身的有效運作。例如,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可以設立由雙方代表組成的聯合委員會,定期進行溝通協商。此外,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還可以建立公開透明的決策機制,讓公眾監督其運作。例如電子簽核方式,取代所謂的即問即答,讓人沒日沒夜的猜立委你會問甚麼,然後行政部門做教案,預演,實在沒必要。想問多少問題沒關係,上簽,幾天回覆,幾天質疑,再回覆,再質疑。這樣不是很融洽嗎?


國會沒有改不了的,只看想不想改,請數位部建個系統給大家用不難,資料都有,只是分散各地。整合起來就行。拜託立法院能想辦法改善。現在的制度是要改革的。亂。難。吵。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2會員
3.9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台灣要達成全民皆兵的目標,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1. 強化全民國防教育: 從小扎根: 將國防教育融入各級學校課程,培養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責任感。 擴大社會參與: 透過媒體、網路等管道,加強對民眾的國防宣導,提升全民國防意識。 辦理體驗營: 定期舉辦全民國防體驗營,讓民眾親身體驗軍事訓練,了
Thumbnail
2025/04/19
台灣要達成全民皆兵的目標,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1. 強化全民國防教育: 從小扎根: 將國防教育融入各級學校課程,培養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責任感。 擴大社會參與: 透過媒體、網路等管道,加強對民眾的國防宣導,提升全民國防意識。 辦理體驗營: 定期舉辦全民國防體驗營,讓民眾親身體驗軍事訓練,了
Thumbnail
2025/04/16
強化全民國防教育是台灣達成全民皆兵目標的關鍵步驟,以下將詳細論述如何落實您提出的三個面向: 1. 從小扎根:將國防教育融入各級學校課程,培養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責任感。 課程設計: 在小學階段,透過故事、遊戲等方式,培養學生對國家、土地的認同感。 在國中階段,增加歷史、地理等課程中與國防相關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16
強化全民國防教育是台灣達成全民皆兵目標的關鍵步驟,以下將詳細論述如何落實您提出的三個面向: 1. 從小扎根:將國防教育融入各級學校課程,培養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責任感。 課程設計: 在小學階段,透過故事、遊戲等方式,培養學生對國家、土地的認同感。 在國中階段,增加歷史、地理等課程中與國防相關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14
根據最新的新聞報導,台灣總統賴清德近期公布了所謂的「拒統17條」或「國安17條」,旨在反制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滲透和威脅。這些措施涵蓋了國防、內政等多個層面,主要針對中國大陸被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後,台灣所面臨的五大國安威脅。 以下是根據新聞報導整理的「拒統17條」的主要內容(由於各家媒體報導側重點
Thumbnail
2025/04/14
根據最新的新聞報導,台灣總統賴清德近期公布了所謂的「拒統17條」或「國安17條」,旨在反制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滲透和威脅。這些措施涵蓋了國防、內政等多個層面,主要針對中國大陸被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後,台灣所面臨的五大國安威脅。 以下是根據新聞報導整理的「拒統17條」的主要內容(由於各家媒體報導側重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臺灣國會擴權法案的爭議,以及民主行動與制衡的重要性。包括覆議的憲法法律依據與發動與原理、覆議的流程、行政院認為法案窒礙難行的情況、憲法訴訟的介紹等內容。透過這些討論,讓讀者對臺灣的民主與制衡有更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臺灣國會擴權法案的爭議,以及民主行動與制衡的重要性。包括覆議的憲法法律依據與發動與原理、覆議的流程、行政院認為法案窒礙難行的情況、憲法訴訟的介紹等內容。透過這些討論,讓讀者對臺灣的民主與制衡有更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國會改革」法案吵嚷了兩個多月,立法院於5月28日完成三讀後,行政院隨即提出覆議案。據今天各家媒體報導,將於本(6)月21日進行記名投票表決。本篇文章是對於已往13件覆議案提供回顧說明。
Thumbnail
「國會改革」法案吵嚷了兩個多月,立法院於5月28日完成三讀後,行政院隨即提出覆議案。據今天各家媒體報導,將於本(6)月21日進行記名投票表決。本篇文章是對於已往13件覆議案提供回顧說明。
Thumbnail
立法院甫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在近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討論,更引起對於我國憲政體制下,各機關權力分立、制衡的論爭。究竟新法有哪些問題值得深思?讓我們簡單從權力分立的視角出發來瞧瞧!
Thumbnail
立法院甫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在近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討論,更引起對於我國憲政體制下,各機關權力分立、制衡的論爭。究竟新法有哪些問題值得深思?讓我們簡單從權力分立的視角出發來瞧瞧!
Thumbnail
立法院轟轟烈烈兩個多禮拜,「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還是強勢完成三讀了!這次我們想談的是這兩項權力到底可能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造成什麼影響?群眾擔憂的,有無道理?
Thumbnail
立法院轟轟烈烈兩個多禮拜,「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還是強勢完成三讀了!這次我們想談的是這兩項權力到底可能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造成什麼影響?群眾擔憂的,有無道理?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五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這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調查權與聽證權、人事同意權等相關條文。
Thumbnail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五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這五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調查權與聽證權、人事同意權等相關條文。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