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 | 台灣最高層級的政治格鬥場:為何立法委員必須在混戰中修訂法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I真的好有才華好會畫

AI真的好有才華好會畫


不溝通直接表決 v.s 不給表決除非先溝通,誰勝誰負?

如果我們試著拆解台灣憲法確立的立法院運作原則及程序框架,可以整理出兩個立法關鍵:

  1. 進行方式:在立法院召開會議進行表決。
  2. 判定方法:全體立法委員過半數表決通過。

在立法過程中,我們往往過於關注過半數表決通過這個必要條件,而忽略了召開會議進行表決這個充分條件

立法的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

多數決原則(必要條件):法案要通過,需要過半數的立法委員贊成。

議事程序(充分條件):法案的通過還需要在正式的會議上進行表決,這是確保表決結果合法有效的條件。

​藍白: 只要投了就一定贏,我就是要投起來。
綠: 只要投了就一定輸,我就是不讓你投。

不溝通就投、不溝通就不給投,誰比較合法?

在現行的憲法體系下,對於立法委員來說,這兩種行為都是合法的,這是為什麼?

  1. 立法院內部規定《立法院組織法》與《立法院議事規則》其實也是立法委員們全體協商制定的。
  2. 不管內部規定如何懲處,破壞議事程序都不會造成立法委員失去憲法賦與的投票表決權

這代表憲法賦予立法委員們在立法上極大的權力和自主性:只要不違反憲法框架,立法院可自行決定開會頻率、會議主持人選、表決方式等。無論是藍、綠、紅、白各黨派,在立法院內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議事的本意應該是理性、協商和溝通,最後投票表決,接受結果。然而在台灣,我們總是能玩出自己的特色。

大亂鬥的合理性 : 破壞程序、製造輿論、煽動群眾

台灣立法院一年只召開兩次定期會:

  1. 第一次定期會:每年2月1日開始,5月31日結束。
  2. 第二次定期會:每年9月1日開始,12月31日結束。

在野黨的進攻壓力

立法院會期有限再加上立法委員每四年一次的改選周期,即使在野黨在表決中擁有過半席位的絕對優勢,但法案推動的過程是緩慢且耗時的。

因此,迫於時間的壓力,在野黨積極利用表決優勢來主動推動立法、加速表決,是合理且易於理解的策略。

執政黨的防守優勢

相反地,執政黨面對進攻時,採用拖延表決作為核心防守戰術,當然也是非常合理的反制手段。

然而,總的來說,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方,雙方都無所不用其極,充分利用制度漏洞、政商關係和媒體輿論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標。

他們遊走在規則的邊緣,積極利用各種工具和資源來保障自身的利益和增加政治影響力。

從政治博弈的策略角度來看,這些行為雖然骯髒、難看、令人質疑卻又同時合情合理。

不能說的秘密

對於執政黨而言,面對有疑慮的法案,除了佔領主席台這種破壞議事程序的極端手段外,還有其他幾個法定的解決方案。

  1. 總統有權利選擇不簽署有疑慮的法案,可以將法案連同理由退回立法院重新審議。
  2. 若該法案在重新進行二讀和三讀的表決後再次通過,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對於該法案仍有違憲或是程序上的疑慮時,均有權請求大法官進行釋憲。

至於為什麼不採用這些法定途徑,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政治行動經常受到輿論戰場的影響。

在全開放的輿論環境中,政治決策常常偏好能夠迅速回應公眾情緒的策略,而非長時間的法律程序。

當政治目的成為唯一的追求時,就沒有程序正義和民主素養的事了。

民主的本質 : 混亂、醜陋、緩慢

立法院的大亂鬥看起來既混亂又令人尷尬,然而這種情形恰恰直接展示了民主政治中多元意見權力分散的特點。

也正是這種難以掌控的混沌狀態,確保沒有任何個人或集團能夠完全控制一切。不僅展示了民主制度的自我調節能力,更彰顯其核心價值:

通過公開辯論和衝突,達成更平衡和公正的政治決策。

看似的無序的混沌其實是一種有力的防護機制,防止權力集中和濫用,確保各種政策、想法和改革提案都必須經過廣泛討論和審視,才能被實施。

此外,正是中華民國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才使得政治操弄、利益勾結以及權力鬥爭這些醜陋的行為得以存在,一切都是民主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民主制度旨在保障公共利益能夠緩慢且穩定地進步,確保推進過程和平進行,但它從未承諾這一過程會是光鮮亮麗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我們在立法院中仍能看到各種不同聲音和激烈的辯論,代表台灣的民主制度仍在積極運作。

這樣的公開辯論是健康民主的標誌,因為它展示了透明性和多元意見的存在。

相反的,如果有一天立法院變得異常和諧,各方看似無任何分歧,我們反而應該擔心是否政黨間已經達成了某種背後的共識共同瓜分利益。

真實的民主素養 : 反操弄的免疫力

民主從來不是一個具有標準答案的結果,而是一串又臭又長又緩慢的漸進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政治人物常利用信息不對稱,散布不實謠言、製造對立、販賣恐慌,不擇手段地擴張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對我們這些非政治專業的普通市民來說,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政客的謊言欺騙,甚至無意識地成為牠們鬥爭的棋子。

雖然面對諸多挑戰,但唯有深入理解民主的運作原則、清楚認知自身的權利與責任,持續關注社會議題,並培養批判性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學會適時接受過程中的不完美,我們以及下一代才能培養出對政治操弄的免疫力、實現真正民主的社會。


我們持續關心、積極參與,堅決反操弄。
內容總結
國會改革,你怎麼看?
0
/5
24會員
14內容數
區塊鏈著名的三角悖論 : 去中心化、可擴展性、安全性三者無法兼得。 這種顧此失彼的困境像極了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虐童致死 立院應修法嚴懲近日狠心保母虐幼童致死案,我不禁質疑,刑法第二八六條關於凌虐兒少致傷害之刑罰,卻跟普通傷害罪相差無幾,還有機會緩刑或易科罰金;凌虐兒少致死,不得判處死刑,刑罰竟比普通殺人罪還輕。法院實務也多認定,凌虐兒少是(重)傷害而非殺人的犯意,因此不會以殺人罪論處凌虐兒少致死。
Thumbnail
avatar
Unikitty
2024-03-14
立院龍頭爭奪戰落幕 三強鼎立國會新變局2月1日,113位立法委員終於正式就職為第十一屆立法委員,並且選出國民黨籍的韓國瑜先生和江啟臣先生擔任第十一屆的立法院正副院長。自此台灣國會正式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 我們呼籲政黨放下自身的見解與利益,應該以國家大局、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為重,彼此相互配合、抵禦外侮。如此才能守住對抗共產的第一防線。
Thumbnail
avatar
成楓
2024-02-07
立院龍頭之爭 賴清德籲民眾黨第二輪支持最好人選新一屆立法院正副院長明天選舉,民進黨主席、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今天向民眾黨喊話,第二輪投票「應該要支持最好的人選」,如果認為游錫堃最好,那就支持游錫堃,如果認為韓國瑜比較好,那就請支持韓國瑜,這個才是社會支持民眾黨給予民眾黨8席關鍵席次,最主要的期待。 第11屆立委2月1日報到,並將選舉立法院正副
avatar
Param Saini
2024-01-31
立院龍頭戰 民眾黨自提黃珊珊角逐立法院長民眾黨關鍵8席立委牽動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結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昨天與8位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開會討論立法院長投票意向,柯文哲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大家都把焦點放在立法院正副院長的投票,反而忽略了國會改革。民眾黨首先公布黨團三長,由黃國昌任總召、黃珊珊任副總召、陳昭姿任幹事長。 關於立法院正副院長
avatar
Param Saini
2024-01-31
立院三讀通過租賃專法 住宅租約全面適用《消保法》立法院1/12三讀通過「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表示,這次修法主要是明定住宅租賃契約全面適用消保法規定,以周延租屋保障;同時增訂包租業的轉租案件,應納入申報實價登錄,擴大租屋資訊揭露透明。 內政部說明,目前租屋市場之房東普遍為經常反覆出租住宅,其所訂定租賃契
avatar
5168_E. Grey
2023-02-03
為何立院修法 再度確立交通階級(一)2021年10月7日這天早上不分朝野,在紅樓召開的交通委員會共同限縮檢舉人可以檢舉的項目。不像環保署會針對環保違規編列獎金預算,警政署當了25年的免費仔,但因為政治的關係即將終止服務。 中華民國 85 年(1996年) 12 月 31 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七條之一橫空出世,當時立法精神是為了彌
Thumbnail
avatar
林柏勛
2021-10-10
為何立院修法 再度確立交通階級(二)2021年10月7日這天早上不分朝野,在紅樓召開的交通委員會共同限縮檢舉人可以檢舉的項目。不像環保署會針對環保違規編列獎金預算,警政署當了25年的免費仔,但因為政治的關係即將終止服務。 中華民國 85 年(1996年) 12 月 31 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七條之一橫空出世,當時立法精神是為了彌
Thumbnail
avatar
林柏勛
2021-10-10
立院纏鬥陳菊案番外篇 范雲控訴國民黨的性壓迫文化【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昨日為阻止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至立法院議場備詢,國民黨及民進黨立委一早就守在議場大門,準備大門一開就要衝進議場搶佔主席台,結果發生推擠事件,民進黨立委范雲指稱,自己遭國民黨立委陳雪生「用肚子頂她至少三次」,陳雪生則表示搶佔過程肢體接觸很正常,反擊范雲拿自己身體作秀,這件
Thumbnail
avatar
清訊新聞chinxunnews
2020-07-15
立院拉扯是殺人行為?談國民黨的拋棄式人權看到洪孟楷聲淚俱下的控訴他在立院遇到的拉扯是「殺人」,實在不知道該哭還是該苦笑。
Thumbnail
avatar
林艾德
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