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投資與人生智慧 - 2025 年 7 月 12 號 00522 週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本週課程概述

在本次課程中,James 老師的核心觀點從單純的投資策略延伸至了人生哲學與心態修煉,特別強調了「反脆弱」思維的重要性及其在投資與生活中的應用。他不僅重申了針對不同經驗程度的投資者,應採取更為細緻與個人化的資產配置建議,避免新手盲目「all-in」帶來的市場恐懼,更深入剖析了槓桿型ETF的固有風險及報酬特性。James 老師鼓勵學員追求內心的平靜與無憂無慮的狀態,並將投資視為實現此種人生目標的工具,而非全部。他強調學員應拿回人生的掌控權,並理解快樂與富有是天賦人權,無需受外界或他人期待的困擾。

raw-image

本週課程重點

反脆弱思維的應用與實踐

James 老師指出,理想的資產配置應追求「反脆弱」的境界。這意味著即使市場歸零,投資者仍保有一定比例的現金,足以應對極端風險。他以電子電路中「震盪器與電流」的協同作用為例,闡釋了現金與市場震盪是資產「增壓器」的概念:市場波動提供增值機會,而現金則像電流,能在每次震盪時投入,持續推升資產價值。老師進一步將「反脆弱」概念擴展到人生層面,認為人生中的逆境是培養反脆弱性的機會,而過於順遂的人生反而可能導致脆弱。他舉例說明,如受雇於人的勞工相較於Uber司機可能更脆弱,並以AI技術的進步為例,強調未來「各行各業的專業」將比單純的程式編寫能力更為重要,鼓勵人們發展專業以提升個人反脆弱性。

依據投資者經驗與風險偏好調整資產配置

James 老師強調,雖然從期望值來看單筆「all-in」買進是最佳策略,但這僅適用於像他一樣在市場歷練數十年的資深投資者。對於新手或大部分資金剛進場的投資者,老師建議採取分批買進的策略:例如,將資金分為三等份,一份立即市價買進,一份每月分批買進,另一份則保持現金。他用「吃牛肉麵加辣」的生動比喻 說明資產配置應像加辣椒一樣循序漸進,個人能承受多少辣度應由自己決定,而非詢問他人。老師特別指出,他對新手的建議通常是從50%資金投資、50%現金的「清燉牛肉麵」開始,最高也只會建議到70%投資、30%現金。

槓桿型ETF的風險與特性詳解

James 老師透過具體公式和數值範例,詳細解釋了槓桿型ETF(如TQQQ)在市場波動中可能面臨的「磨損」特性。他比較了QQQ與TQQQ在連續下跌後再上漲的情況,證明即使QQQ創新高,TQQQ仍可能因其高槓桿特性而無法回到原點。老師指出,這類基金的部位不應過大,特別是對於退休人士或大筆資金的投入,因為長期且深度下跌可能導致資產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甚至可能「腰斬」,導致資金歸零或無法退休。他強調,投資者必須謹慎評估自身能否承受此類風險,並再次提醒「有現金才是反脆弱,沒有現金就是脆弱」。

人生價值與快樂的追尋

James 老師在課程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學,強調快樂是人權。他鼓勵學員思考「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終點,是否有遺憾?」。若有遺憾,應立刻彌補,不讓遺憾留到明天。老師認為,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亮度」,如同煙花般的高峰體驗。他指出許多人擔心的風險其實不存在,比被隕石擊中還低。老師強調,要達到內心的平靜和幸福,需要做到「無憂無慮,不被任何事物困擾」,對事物能做到「無所謂、沒關係」。這需要透過「看破」來滋養靈性,理解物質、財富、身體、關係等都非絕對重要。最終,人們應拿回人生的掌控權,堅定地決定「我要」或「我不要」,不受他人眼光影響,因為「我們的人生不需要別人幫我們打分數」。

學員問答精選

1. Bruce: 投資哲學與資料獲取

Bruce 分享他從個股轉向不動產再轉向老師投資哲學的歷程,並提到巴菲特「慢富即快」的觀點。他表示已將老師的「聽到、知道、了解、相信、執行、堅信」納入日常提醒。他主要的問題是,在手機上下載老師提供的「九個狀況」相關資料時,文字與數字疊加導致無法正常閱讀。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推測手機顯示問題可能是學員個人設備問題,建議尋求年輕人協助處理。他進一步強調,無論是房產、債券還是股票,只要能夠長期持有不賣,都是一種投資。然而,在資本主義的產業鏈中,不動產和原材料屬於「原料」,其總體報酬率上限無法超越作為「終端產品」的指數基金,就如同代工廠獲利無法超越品牌公司。他鼓勵學員多觀看頻道影片以獲取更深入的理解。

2. Natal Waln (張東張樂): 中國ETF費用差異與改變父母投資觀念

學員首先對中國區納斯達克ETF的管理費用差異(0.8% vs. 0.6%)感到困惑,認為長期將導致巨大收益落差。隨後,他詳細描述了父母因過去投資失敗(高風險融資、被親戚虧空)而極度厭惡風險、只相信銀行定存和房產的情境,即使他自己已實踐老師的投資理念,父母仍堅決抗拒任何基金或債券投資。他詢問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勸說父母。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首先指出,市場是極為有效率的,長期而言不會有額外的利潤因費用差異而產生巨幅落差。針對改變父母觀念的問題,老師表示無需強求改變。他理解父母因坎坷經歷而形成保守的金錢觀,認為從他們的角度看,銀行可能是最穩妥的選擇。老師建議學員專注於管好自己的財富,努力成為一棵「大樹」,讓自己的資產達到數億規模,屆時父母的幾千萬在眼裡將微不足道。他強調,讓父母高興、不為他們擔憂,比試圖改變他們更重要。

3. Washington 德國城瓦神瓦生堂: 接受他人觀點與世代傳承

學員表達了對老師關於「改變他人很難」這一智慧的感謝與認同。他認為,重要的不是去改變他人,而是自己能做好,並將正確的觀念傳承給下一代,而非執著於改變長輩既有的看法。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再次肯定這種觀點,並分享自己家族的經歷:即使父親曾虧損數億資產,他也從未試圖改變父母的投資方式,而是專注於自己賺錢,並將財富用於父母及家人的享樂。他強調,個人應成為財富的「大樹」,有能力照顧家人,不需為他人的投資決策感到困擾。老師提到,「活在快樂的思維中」很重要。

4. 盧小姐 (小如): 自我負責的投資心態與老師的成長

學員觀察到老師今天的語氣較為低沉,好奇是否受到學員問題的影響。她分享了自己將投資視為創業項目、紮實學習一年多的經歷,強調「自我負責」的重要性。她還觀察到許多老學員雖追隨老師多年,但實際操作與老師的理念並不完全一致,而她自己完全遵循後則感到心態安定。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解釋語氣低沉是刻意為之,代表著看透事物後的內心平靜,是「非常好的狀態」。他強調自己是「無情的人」,不受他人影響,認為學員需自我學習與修煉,才能真正理解其投資哲學。他以「不要跟豬打架」和「從洞穴爬出來才能看到藍天白雲」的比喻,說明無需與無法理解的人爭辯,因為每個人的理解層次不同,需要自己去經歷和體悟。老師肯定學員的心態安定,指出這是實踐其理念的結果。

5. 開心: 感恩、助人與人生新方向

學員分享了自己住院期間對生命的體悟和對老師的感恩,她向醫護人員傳授投資理財知識,體會到財務安全重要但並非唯一。她反思賺錢後卻可能因健康問題無法享用,並詢問退休後除了投資教育,還有何新方向可探索,例如她目前嘗試幼兒教育卻容易生病。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感謝學員的分享,稱讚她聰明理智,並鼓勵她透過Email進一步溝通。他肯定傳播投資理財知識是件快樂且應做的事。老師分享了一個Uber司機抱怨因房貸壓力不敢生小孩的例子,再次強調「寧願養小孩也不要養房子的」的觀點。他理解醫護人員的辛勞,並提到許多醫生學員因投資成功而提早退休。老師強調,在美國,個人的經濟狀況有時能從一口牙齒的好壞看出,提醒大家要「踐行」感恩。

6. J金妹: 融資高風險操作的反思與現金配置問題

學員回顧自己四月份市場下跌時,曾滿倉甚至融資加碼買進,雖最終獲利,但坦承當時感到恐懼。目前她已將部分資金按433比例配置,並將現金流出。她詢問這筆流出的現金(例如投資BOXX等貨幣市場工具)是否應隨時市價買進,還是有適當的買入時機。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明確指示,所有流出的現金都應立即單筆市價買進,無需等待任何時機。他再次強調,現金與市場震盪是資產的「增壓器」。然而,老師嚴厲告誡學員過去融資滿倉的行為風險「極高」,並非聰明之舉。他提醒,若遇到市場持續腰斬,這種操作可能導致破產。老師再次強調「絕不能融資」,且在任何市場情況下,即使市場跌到零,也必須保有足夠現金,因為「有現金的人才是反脆弱,沒有現金的人就是脆弱」。

7. IM: 人生核心意義與內在修煉

學員聯想到James老師開場白中關於「最終賺得什麼最重要」的問題,並反思過去對物質的追求。他困惑地詢問,除了可見的資產,人生是否有更「恰當」的路徑,以及內心究竟在探討什麼?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認為內心的平靜是最高境界的幸福,即「無憂無慮,不被任何事物困擾」。他解釋其低沉語氣正是這種「頻率很低」的平靜狀態。老師指出,要達到此狀態需「看破」物質、財富、關係等外在事物,滋養靈性。他強調,人擁有無限的「權利去Say No」,應拿回人生的掌控權,不應受他人眼光或情感勒索的影響。他以婚姻中的「I do」為例,強調任何選擇都應是發自內心的快樂意願。

8. 六皇 (Wu Wang): 借貸風險分類與「不還本金」的理解

學員分享自己過去對「借錢」的誤解,未能區分融資、質押、信貸等不同借貸方式的風險層次。他現在理解了老師「借錢永遠不用還本金」的原則,並實踐了信貸借出還質押的操作。他感謝老師澄清了這些關鍵觀念。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肯定學員的理解,並強調務必釐清何種資金是安全,何種是危險。他再次重申「借錢永遠不用還本金」的原則,特別針對股票質押借款。老師指出,若能確保在沒有風險的狀況下進行質押借款,就「不應該還本金」;如果在低點被迫還債,則代表一開始的風險控管或個人投資心理素質未到位。

9. Y (Yu): 質押借款的具體操作與成本調整

學員對於股票質押的利息計算方式(是否根據總資產)、券商如何評估利率,以及「不用還本金」是否意味著仍需支付利息等細節感到困惑。此外,他也詢問了Roth IRA轉化為一般券商帳戶時,股票是否可直接轉移,以及轉移後成本價如何調整。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表示,質押借款的利息確實不用還,它會自動滾入本金,使用者無需額外操作。他提供了券商網站的連結,說明利息會依個人券商帳戶資產級別和家庭總資產給予不同折扣。至於借款額度,可透過券商提供的工具查詢特定股票的可質押比例。老師強調,「借2%」的邏輯並非單純因為長期報酬率高於利率,而是綜合考量整體資產配置與風險承受度,避免短期下跌導致的破產風險。對於Roth conversion,老師確認股票可直接轉移,券商會依轉移時的市價自動調整成本價。他鼓勵學員回看去年關於質押的專題影片(特別是004和005)。

10. JF: 資產配置、借貸頻率與Roth Conversion

學員詢問當前633(應指433)的資產配置加上額外現金是否安全,以及股票借貸應一次性借出還是一個月借一次。他也再次確認Roth conversion後,股票轉入普通券商帳戶時是否需賣出,以及成本價的調整方式。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肯定保有額外現金(如433組合外的10%)會讓投資更加安全。關於股票借貸,他建議按月或按週使用需求來借款,只借當月或當週所需的金額,不建議一次性借出一年所需的款項。對於Roth conversion,老師再次確認股票可以直接轉移,無需賣出,且券商系統會根據轉移時的市場價格自動調整成本價。

11. 麥克: 市場觀點與中國市場潛力

學員分享了自己實踐老師投資理念後,財富輕鬆增長、時間充裕的心得。他提到「宏觀洞察」節目中有人引用巴菲特「永遠不要看空美國」並補充「永遠不要看空中國」的說法,希望老師能進一步闡釋。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解釋,這觀點是指美國仍是投資首選,但也不應看空中國。他認為中國成長迅速且人才輩出,不可能倒退,其發展是必然的。老師認同亞當斯密的「鄰居變好對自己也有好處」的觀念,認為全球共同進步能帶來更多分享與互利。他進一步指出,隨著AI發展,各行業專業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印證了投資於科技指數(如QQQ)的價值。

12. Sandy: 從個股轉向指數基金的成功經驗與心態轉變

學員分享了自己從盲目投資個股(甚至虧損)到聽從老師建議轉投QQQ及槓桿基金的經歷。她提到今年四月市場大跌時,她果斷清掉垃圾股,趁機加碼好資產,三個月內實現75%的帳戶回報。她強調小白聽從老師建議買指數基金反而能賺錢,並對親友執著於買房而非股票投資感到不解。她感謝老師讓她的投資心態變得更成熟與淡定。

老師回覆摘要:

James 老師讚揚學員的心態成長,稱之為達到了「此處心安是吾鄉」的投資境界。他再次強調投資成功需要「堅韌、忍耐、信仰」這三項心理素質。老師指出,有些學員自稱遵循其教導,卻實際操作與理念相悖(如炒毛票股),導致虧損。他提醒學員,資金若沒有至少15年以上的閒置時間,則不應投入投資,且「永遠不賣」才是最理想的長期策略。老師重申「長持」對所有投資者都有效,並非要求不吃不喝,而是將可投資的餘錢用於長期持有。

留言區精選回覆

新手學員詢問QQQ指標、買賣時機及如何學習投資

James 老師歡迎新朋友,建議他們從頻道影片00451開始學習,並強調頻道內有上千部影片可供學習。他提醒,若長時間未觀看影片跟上進度,可能會因觀念落差而無法理解最新內容,鼓勵持續學習。

學員詢問錢多錢少在投資方法上是否有區別

James 老師認為「錢多錢少,投資方法都應該是一樣的」,強調「眾生平等、眾股平等」的理念。他進一步指出,所有觀點都有兩面性,關鍵在於個人選擇的站位,並分享了每日成長、將成長視為複利的心得,強調每天都要有進步。

年輕人剛開始收入不多,如何平衡投資與日常生活消費,包括買房、結婚和各種高消費?

James 老師解釋,他並非要求年輕人不吃不喝地投資,而是建議計算好自己何時(例如20-30年後)退休,每月撥出固定比例的錢進行投資,其餘資金可盡情用於消費。例如,每月可省5000元,可花費4000元,將1000元用於投資,平衡當下生活品質與未來儲蓄。

學員詢問不同資產配置比例(如662、646、442)適合哪類人,或是否適合自己

James 老師重申,資產配置比例的選擇應基於個人情況,例如 00646(元大標普500基金)通常適合已退休且資產不足的人。他再次以「吃牛肉麵加辣」的比喻強調個人風險承受度與偏好應由自己決定,而非詢問他人。核心觀念仍是「長期持有」對所有人都有效,買了不賣是基本觀念。


免責聲明: 本週報所包含的任何資訊僅供 個人學習與參考 之用, 不應被視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專業意見或決策依據 。投資涉及固有風險,可能導致本金損失。任何依賴本週報內容進行的投資或其他行為,其 最終風險與責任完全由使用者自行承擔 。CLEC 投資理財頻道及其相關人員對於因使用或依賴本週報內容所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 概不負責強烈建議您務必觀看完整的課程影片、參閱講義,並進行獨立的思考與判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非官方) CLEC 投資理財頻道週報
8會員
13內容數
本週報節錄 James 老師課程要點與提問摘要,供學員複習參考與交流使用。歡迎留言討論課程內容,若有錯誤,請透過私訊協助指正,將會儘速更新。
2025/07/06
本週課程聚焦於指數投資的長期致富策略,強調無視市場波動、堅持忍耐信仰的核心思維。課程深入剖析短線交易的高額虧損陷阱(如台灣當沖慘賠),並揭示富人透過股權質押借貸消費以實現免稅的財富管理智慧。最終目標為實現不為金錢所困的真富有,強調穩健的資產配置與現金流管理,並利於財富的世代傳承。
Thumbnail
2025/07/06
本週課程聚焦於指數投資的長期致富策略,強調無視市場波動、堅持忍耐信仰的核心思維。課程深入剖析短線交易的高額虧損陷阱(如台灣當沖慘賠),並揭示富人透過股權質押借貸消費以實現免稅的財富管理智慧。最終目標為實現不為金錢所困的真富有,強調穩健的資產配置與現金流管理,並利於財富的世代傳承。
Thumbnail
2025/06/29
James 老師在本週課程中強烈重申市場長期上漲的堅定信念,強調投資應專注於那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QQ)等長期被動投資,不受短期震盪與國際局勢影響。課程深入解析市場總市值與GDP的存量/變量關係,駁斥市值過高即是泡沫的常見誤解,指出這是企業累積效率與持續產出的體現。
Thumbnail
2025/06/29
James 老師在本週課程中強烈重申市場長期上漲的堅定信念,強調投資應專注於那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QQ)等長期被動投資,不受短期震盪與國際局勢影響。課程深入解析市場總市值與GDP的存量/變量關係,駁斥市值過高即是泡沫的常見誤解,指出這是企業累積效率與持續產出的體現。
Thumbnail
2025/06/22
本週 James 老師課程重點在於財富自由不僅是資產累積,更包含個人內在修養;課程涵蓋人生哲學、質押借款資產配置風險管理、長期投資心態和紀律,並針對學員提問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說。老師強調「無聊」的被動投資,並反覆強調「打死不賣」的投資策略,以及保持充足現金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6/22
本週 James 老師課程重點在於財富自由不僅是資產累積,更包含個人內在修養;課程涵蓋人生哲學、質押借款資產配置風險管理、長期投資心態和紀律,並針對學員提問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說。老師強調「無聊」的被動投資,並反覆強調「打死不賣」的投資策略,以及保持充足現金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股市投資中,只有少數異能人士才能真正成為贏家,發現其思維模式是相對高維的存在,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則處於高危、高度危險的韭菜中。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負責、誠實、善良、踏實的思維模式,讓每位投資者都有機會跨越維度,成為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在股市投資中,只有少數異能人士才能真正成為贏家,發現其思維模式是相對高維的存在,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則處於高危、高度危險的韭菜中。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負責、誠實、善良、踏實的思維模式,讓每位投資者都有機會跨越維度,成為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損益估值模型固然能幫助理解框架構成後的每日盈虧變化,但無法真正為策略定性定量,機動的策略調整更是讓策略產生了無窮的潛力。 同學們可以這樣理解...【策略是有生命的】。
Thumbnail
損益估值模型固然能幫助理解框架構成後的每日盈虧變化,但無法真正為策略定性定量,機動的策略調整更是讓策略產生了無窮的潛力。 同學們可以這樣理解...【策略是有生命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交易波動大的股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並提出了一套操作架構和規則。透過控制虧損在一定範圍內,以及選擇持續上漲趨勢的股票,提高勝率、降低損失、並實現高回報。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交易波動大的股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並提出了一套操作架構和規則。透過控制虧損在一定範圍內,以及選擇持續上漲趨勢的股票,提高勝率、降低損失、並實現高回報。
Thumbnail
作者塔雷伯想要傳達的核心概念很具原創。我可以接受他的觀念。因為了解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非對稱性、非線性價格走勢、隨機但非常態分配的厚尾現象(跳躍式的大波動)、極端風險等,況且我也讀過塔雷伯的《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這兩本書,對於他寫作風格已略能習慣,所以比較能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論點。
Thumbnail
作者塔雷伯想要傳達的核心概念很具原創。我可以接受他的觀念。因為了解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非對稱性、非線性價格走勢、隨機但非常態分配的厚尾現象(跳躍式的大波動)、極端風險等,況且我也讀過塔雷伯的《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這兩本書,對於他寫作風格已略能習慣,所以比較能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論點。
Thumbnail
長期持有指數型ETF或大多數正常的股票,一定會是贏家;短期間,失敗則是正常的,甚至都會失敗,特別是剛開始投資時,暫時被套是一定的,因此初期必須有承受失敗的堅強心智。經驗不足的投資人一定會自我懷疑,很快就不願意忍受心理的煎熬,放棄投資並離開股市,或是假「停損」之名謀求心理的慰藉,造成資金永久的損失。
Thumbnail
長期持有指數型ETF或大多數正常的股票,一定會是贏家;短期間,失敗則是正常的,甚至都會失敗,特別是剛開始投資時,暫時被套是一定的,因此初期必須有承受失敗的堅強心智。經驗不足的投資人一定會自我懷疑,很快就不願意忍受心理的煎熬,放棄投資並離開股市,或是假「停損」之名謀求心理的慰藉,造成資金永久的損失。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這節講座介紹了『有驚無險流』策略的中心思想為何。
Thumbnail
這節講座介紹了『有驚無險流』策略的中心思想為何。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這篇文章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時候帶給了我很多不同思考面向的啟發,給使到今天我也都還是把這九字真言放在心中「專注風險,不追求風險」,只要你想在金融市場長期存活就不得不去面對風險管理的問題,尤其是在這幾天動盪這麼大的時刻更值得學習深思。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這篇文章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時候帶給了我很多不同思考面向的啟發,給使到今天我也都還是把這九字真言放在心中「專注風險,不追求風險」,只要你想在金融市場長期存活就不得不去面對風險管理的問題,尤其是在這幾天動盪這麼大的時刻更值得學習深思。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市場波動中的投資智慧,強調了在恐懼中買進並持有的重要性。同時突破傳統思維,提出了投資的企業家精神觀點,並強調了觀察價值與未來展望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市場波動中的投資智慧,強調了在恐懼中買進並持有的重要性。同時突破傳統思維,提出了投資的企業家精神觀點,並強調了觀察價值與未來展望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反脆弱最基礎的重點 很多人看書都會眼花撩亂 1.脆弱>害怕波動,焦慮市場隨機的傷害 2.堅強>不怕劇情,對隨機無感3.反脆弱>喜歡波動,從隨機中獲利 大概我認為就最基礎的三點 也是市場常見的三種人存在 去年3月講解威盛總經理說過的反脆弱經典名言後 就只看威盛就知道
Thumbnail
反脆弱最基礎的重點 很多人看書都會眼花撩亂 1.脆弱>害怕波動,焦慮市場隨機的傷害 2.堅強>不怕劇情,對隨機無感3.反脆弱>喜歡波動,從隨機中獲利 大概我認為就最基礎的三點 也是市場常見的三種人存在 去年3月講解威盛總經理說過的反脆弱經典名言後 就只看威盛就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