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五月底開始,因為興起在捷運紅線周邊買房的念頭,於是好奇台北市的房子到底有什麼行情可以一坪破百萬。
第一次看房不小心進去奇岩站的接待中心,以為是新成屋,沒想到是重劃區的預售屋。一坪開價要120萬,簡直是在搶錢。我說預售屋這麼貴,實在傻眼。建商回說再等下去只會更貴,因為輝達要在北士科設立分公司。我才不信這種煙霧戰的行情,聽完之後完全沒有想買。
果然,二週之後,代銷人員說降價了,有沒有興趣考慮一下?
之後看了二間5年之內的新成屋,分別是北投及劍潭捷運站走路10分鐘以內抵達。室內坪數都是14坪、權狀是21坪。雖說是二房,但小房間簡直只能當倉庫,真的放一張床之後,感覺實在有夠壓迫。北投站的一坪開價105萬、劍潭站的開價一坪118萬。北投的代銷人員說:「因為是台北市的門牌,才會有這個開價!」。
如果我才要買人生第一間房,一定會開始懷疑人生。不禁覺得十五年前的買房決定是明智之舉!
或許是因為我沒有住過老公寓,老舊公寓的探索之旅也是挺嚇人的。
圓山站周邊在孔廟旁的老公寓,同一棟樓就有二樓、五樓同時在賣,二個物件都是15坪左右。二樓全新裝璜要價1588萬、五樓沒有頂加也沒隔間也要1188萬。
這次是我們全家一起去看房,四個人都很滿意五樓的感覺。但下決定之前,問了關聖帝君,給了下下籤,叫我們不要急,不然會人財二傷。
從30歲開始就習慣詢問關聖帝君的意見,我這次還是會乖乖聽話,不要太衝動。
滑著不同的房仲平台,意外發現台北車站樓上有「地上權」的物件,可以使用到民國143年,所以還有將近30年可以住。以飯店式管理的規劃,室內坪數超級小,大概只有6-7坪,一坪要50萬,總價看起來很低,但算一算每個月要支付的管理費、一年要付的地租及房屋稅等,一個月也要2萬元。
左思右想,「地上權」的物件還是作罷。
總結天龍國的房價,實在是太可怕。如果沒有地利之便、學區或彰顯地位的誘因,似乎也不用為此當房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