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讀完這本書後,內心百感交集,完全不敢想像幼小的于如承受了如此大的痛苦,因為原生家庭的緣故影響了她日後人生當中的諸多選擇,雖然她最後以無期徒刑入獄,不過受憂鬱症之苦而日漸消瘦的她,依然願意提筆寫下她的人生故事,很感謝作者願意將于如的故事公諸於世。
本書以女性的視角來描述事件本身,在於過去傳統社會女性的角色定義不但要溫良恭儉讓,更是要勤儉持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于如自小生在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裡,看著大男人主義且控制愈強大父親酗酒家暴,再到被親生哥哥性侵而不敢說出來求救,都透露著她的性格總是習慣性地默默「承擔」一切而不反抗。

她的控制狂先生劉宇航,為了預防兵變禁止她出門工作賺錢所以選擇欺騙母親的錢約80萬,只為了替他的不安全感買單,這一件事情反而變成于如內心的羈絆,渴望家庭的她為了劉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願離開劉宇航主要原因是她覺得對於婆家有所虧欠,她將自己困在這一段有毒的婚姻關係中,只因為她認為自己必須承擔,先生為了和她在一起而做出的所有不好的選擇,包含劉宇航下藥謀殺母親。

然而長期受到先生暴力的對待總有受不了的一天,于如選擇以她先生謀殺媽媽的方式,在劉宇航的點滴當中注射藥物進去使昏迷的他逐漸失去生命跡象,作者在書裡提到此轟動一時的連環殺人案,在當時的新聞標題皆是「驚世媳婦為了保險金狠心殺夫害婆的惡毒女人」但是大家都忽略了這樁殺人案的背後是一連串長期精神上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