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去國外旅行或參展,唯一的紀念品就是購買當地的「旅行遊記」,每次都讓行李箱差點超重。我蒐集了很多法國的遊記書,也跟作者交流,得到了幾點重點想法,它們讓法國的遊記跟一般的行程紀錄真的不一樣,它比較像一本有痕跡、有溫度的手繪筆記本。我分享我的心得重點:
1.現場感一定要有
法國人很在乎「真實在場」。所以你要畫、要寫,一定要有你真的走到那裡去。
不是只看 Google 圖片,而是要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聞、用手去摸。
你畫一間南法的咖啡店,畫得再美,如果沒有畫進去那天的光線、空氣、甚至你旁邊那杯咖啡的味道,就少了一層現場感。
2.文字跟圖像要呼吸在一起
法國的 Carnet de voyage,最美的地方就是圖文交錯,互相留白、互相補充。
字不用太長,像筆記、對話、甚至是你自己碎碎念都很好。畫不用全畫滿,留一點空白,讓讀的人有呼吸的空間。
有時候票根、花瓣貼進去,就多了一個真實的痕跡。
3.要觀察,要對比
法國人很會把旅行當鏡子看自己。
所以不是只有畫「我看到了什麼」,還要畫「這跟我原本認識的有什麼不同」。
有時候你畫一條巷子,順便寫一句「這個巷子跟台北的巷子有什麼像、不像」,這樣就有意思了。
4.要有小故事,不要變流水帳
我常說,流水帳沒有記憶點,看了就忘。
反而是一個小插曲最容易記得。
像是你走錯路、問路問錯人、跟陌生人聊到一個笑話、吃到很奇怪的麵包,這些都是好素材。
這些故事就是你的現場痕跡。
5.抓住「在路上」的感覺
旅行最美的就是在移動中。
所以不要只畫終點,要畫過程。
火車上畫一張,巴士裡畫一張,等車的月台也畫一張。
這些零碎的片段,湊起來才是一個活的旅行筆記。
6.要有你自己的味道跟留白
最後一個重點,留白跟痕跡都是你的語言。
字醜沒關係,線條歪也沒關係,反而比太工整還珍貴。貼票根、貼花瓣、留一塊空白給回憶自己慢慢補,都很好。看得出來是你現場留下來的,這就對了。
所以我常跟人家說,法國遊記的重點就是:親身、圖文、觀察、故事、在路上、你的味道。
只要抓到這六個,你的旅行筆記就不只是行程表,而是一個真正活的「Carnet de voyage」。
不過雖然說了很多,找機會真的帶著筆記本出去走,邊走邊畫邊寫,這樣才是最有味道的旅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