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脆上弄個簡單調查,調查結果如附圖
先來個客觀的數據呈現
調查題目:
當你已經看到一本想要買回家的書,無論理由
以下四個選項,哪一個會是你第一順位的直覺反應
👍書店優先者>19%>52人中的10人
✌️價格優先者>17%>52人中的9人
👌體驗優先者>31%>52人中的16人
🤟爽度優先者>33%>52人中的17人
接著是我對於數據的判讀(僅代表我個人意見)
意外的是,價格優先者比我想像中的少
甚至是整個調查中人最少的,
或許代表,非多數人把價格放在第一?
但價格優先者跟書店優先者不分軒輊
或許也反映,要支持書店,還是追求折扣
這兩件事,是一直在拉扯
而書店優先者+價格優先者=36%,約佔總人數三成
是否代表吵最兇的這兩群人,其實只是少數?
(我不知道,我看數據判讀的XD)
值得注意的,看當天心情買書的消費者是最多數(33%)
佔了三成左右,是否也象徵,有一大部分的人
根本不太在乎書店或書價,完全就是一種隨機消費
(有可能是偶爾買書的非核心消費者?)
另外還有三成很在乎體驗,勝過書店跟書價
也是調查中,人數次多的一個族群
而這三成是否也對應書店往第三空間靠攏後
逐步衍生出來的族群?(也有可能是作者粉?)
抑或是習慣了書店一定要有講座跟活動的消費者?
那這四個選項的佔比比例約=1/6:1/6:1/3:1/3
如果把前面兩個算在一起的話
選擇書店or書價的人,很重視購書體驗的人,隨機看心情消費的人
呈現一種三足鼎立的情形,猛的一看,也覺得是蠻有趣的分布
不過先跟大家說,這個調查只是一個單純好玩的調查
沒有任何的學術基礎,也不一定能反映真實情況(畢竟母數只有52人)
但我覺得從結果中去作一些判讀,似乎能讓我察覺到一些有趣的眉角
最後感謝願意動動手指的脆友們,感謝各位一起完成了這次的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