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女珍妮-直播-25.07.14
**川普關稅策略與談判進展
*川普以高額關稅作為談判手段,先喊出誇張數字來逼各國談判。*已徵稅國家如巴西(50%)、加拿大(35%)、越南(20%)為主要施壓對象。
*歐盟、墨西哥初始稅率為20%、25%,8/1起將提高至30%,作為遲遲未開放市場的懲罰。
*川普要求開放市場、降低貿易壁壘,並要求墨西哥更積極打擊芬太尼毒品問題。
*新稅制不適用於汽車與鋼鐵特定項目。
**歐盟與墨西哥的反應與談判立場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強調持續協商,並延後原先預定的反制關稅至8/1。
*歐盟主張已是全球最開放經濟體,但若美方堅持將採報復行動。
*談判爭議集中於:1)農產品關稅應維持10%以下,2)汽車稅與投資抵免機制仍無共識。
*歐盟原擬對美反制措施包括211億歐元商品清單與720億歐元擴大方案,但未真正執行,僅具威脅意義。
**市場對關稅的反應與投資人情緒
*初期市場對關稅政策反應劇烈,但隨事件重複出現,投資人已習以為常。
*投資人視關稅為短期波動、拉回即買點,美股因此續創新高。
*後續財報發布成為關鍵,企業展望將主導市場情緒與經濟前景解讀。
*若企業展望悲觀,可能代表實質衝擊,也可能反制川普以促其讓步。
**台美關稅協商與台灣立場
*台灣尚未公佈具體稅率,代表談判仍在進行且可能較順利。
*台灣擁有談判籌碼,包括半導體供應鏈角色與赴美設廠投資。
*台美已完成三輪面對面協商,第四輪預計8月前進行。
*台灣可望擴大採購美國農產、能源與工業品,以及加碼對美投資,回應美方對於貿易逆差的關切。
*台美協議可能初步內容有限,但至少可換得正面市場回應。
**關稅對金融市場的實質影響
*股市因風險資產偏好仍創新高。
*債券市場則因通膨預期升高而殖利率上升(10年期由4.34%升至4.41%;2年期由3.85%升至3.91%)。
*聯準會成員如古爾斯比表態:新關稅可能延後降息。
**美元、台幣與避險資產表現
*美元雖因關稅與通膨議題反彈,但整體仍處2022以來低點區間。
*美元指數單週上漲0.9%,來到97.87,但市場空頭部位仍持續累積。
*台幣強勢造成台灣企業匯損,美企則因海外營收受益於美元貶值。
*避險資產如黃金(+28%)與比特幣(+26%)今年表現亮眼,主因為通膨與避險需求。
**國際市場表現與下半年投資觀察
*非美股市如EAFE與新興市場今年漲幅(+13%、+19%)優於美股(納指+9%)。
*若美國財報轉佳,仍有望帶動S&P500與納指走強。
*科技股表現分化:輝達、微軟、Palantir亮眼,但特斯拉、亞馬遜、蘋果疲弱。
*傳產與金融類股受惠於景氣回升,如工業、公用事業與銀行股上半年表現優異。
**波音股價修正與後續反彈機會
*波音因印度航空空難一度股價下跌,但最新調查發現問題為燃料管遭切斷,疑似人為疏失而非飛機本身瑕疵。
*市場對波音轉趨正向看待,認為飛機需求仍大於供給,有助營收前景改善。
**AI類股表現強勁,消費電子較弱
*AI相關公司持續吸引資金,但消費電子產業表現相對平淡。
*政府政策有利產業如半導體、國防工業(稀土、無人機)獲得扶植,基礎建設投入也支撐半導體發展。
*醫療產業受政策補貼減少而展望轉弱,建議暫不積極投入。
**企業獲利展望轉弱,整體市場較保守
*S&P500第二季預估獲利年增率僅2.5%,為2023年中以來最低。
*11大產業中有6個預計將出現獲利衰退,全年獲利成長預估由9.4%下修至7.1%。
*淨利率恐創2024年以來新低,結束5季連續上升。
*市場已預期財報不佳,若實際優於預期,將成為進場機會。
*此次財報催化劑恐集中於特定產業,非全面性共榮。
**零售產業恐受關稅衝擊,需留意財報後獲利了結壓力**
*若近期零售股已先上漲,財報公布後恐成獲利了結點。
**AI投資動能持續,科技巨頭為主要獲利來源
*S&P500整體獲利成長將由科技七巨頭(如Apple、Amazon、Nvidia、Alphabet等)帶動,預估年增率達14%。
*排除這些巨頭,其餘成分股多面臨利潤縮水壓力。
*大型科技公司資本支出持續增加,顯示成長信心。
高速成長產業支撐資本支出,並未因經濟壓力縮減規模。
**美元走弱助攻美企財報表現,匯率利得成為新動能
*美元今年下跌10%,使海外營收佔比高的公司如Meta、微軟等受惠,匯率貢獻可帶來數億美元營收成長。
**市場隱含相關性低,進入選股時代
*S&P500成分股表現差異擴大,整體市場共振性降低,個別股票機會上升。
*選股勝於選市,需辨識產業趨勢與個股基本面強弱。
**建議策略:鎖定高獲利與政策受惠產業
*挑選營收與現金流仍穩定上升、基本面強健的企業。
*優先聚焦有政策扶持與景氣利多的產業,例如AI、半導體、國防工業。
*財報季為觀察選股關鍵期,多頭不改但輪動劇烈。
*市場仍在高檔震盪,整體趨勢未變,重點轉向類股與個股輪動。
*高檔續強需大量資金支撐,但類股輪動仍提供波段獲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