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千人指揮掌》為調兵遣將之術,則《混沌靜心訣》便是心法之道——行走亂局之中,內不驚;身處重責之前,氣不亂。無章可尋,唯憑定力與仁心貫穿始終。
懷德初練此訣,正逢青玄府首次主辦「全州部族運動會」之際。此會乃中央層級競賽,規模宏大、規格嚴謹,選手遍及全州各部族,賽事含括傳統體技、文化展演、住宿交通,與其說是運動會,毋寧是一場結合族群、政治、文化的武林大會。
他觀上屆主辦府方分享經驗之時面有難色,心中猜想,莫不是此局難以善終?隨即閉關三日,潛心研修前案資料、中央來函、族群建議紀錄。他發現問題不在賽事,而在於「多聲無主」——部會有制、族群有訴、地方有壓,三方未能共構一氣,造成諸事推演皆如逆水行舟。他遂施《混沌靜心訣》第一式:「亂中取脈」。此式講求觀勢於迷霧之中,捨大象而取氣脈。他不急定會議日程,而先召集部族、府內體育、文化、教育等各門各派代表,逐一訪談,將每方「真正在意之事」分為三類——儀式主導權、文化展演比重、選手保障機制。再製一張「訴求交集氣圖」,以三圈同心標示,明其一致處、可談處、必爭處。此圖一出,化三方混聲為可理之音。
接著施第二式:「靜中布局」。他召開「圓桌聯策會」,主張一府主導、各派響應。議程簡明,討論原則明確:「文化為骨、賽事為表、族群為主、地方為基」。會議中他不發言多語,只記錄要點,於會後整理為「共識手冊」傳予各方,反覆確認。此舉贏得信任,有長老暗中相傳:「此人雖不出聲,卻可定心。」
活動前十日,忽傳中央部族代表將突派視察,要求現場即見進度。眾人倉皇,文化場地仍未設完、展演流程尚未定稿,懷德即施第三式:「無聲化形」。他於會前一夜設「夜間燈演排練」,不為練習,只為營造「一切就緒」之氣場;並安排「文化工作坊即席進行」,邀中央代表親自參與,成為「進度」之一部分。
視察結果竟獲高度評價,長官轉述中央來語:「此會雖無喧囂,卻見底蘊。」
活動當日,天候多變,然流程穩定;場地零碎,然氣場統一;選手歡聲未斷,族群風采盡展。賽畢,部族耆老讚其「合諸聲為一氣、持千務而不亂」。
夜晚,懷德倚坐營帳邊,將手邊總策筆記合上,於末頁寫下:「局大非為難,聲多非為亂;惟心浮則萬事難調,心靜則萬事可行。」
段師姊閱後回一句:「此訣為無形之劍,既不出鞘,卻能斷亂。」
此後,每逢多方交織之務、中央與地方互涉之局,懷德皆以《混沌靜心訣》為心法根本——先定己氣,再調諸聲,最終化形於無聲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