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坦途如此震盪,恰如死後仍在接受唾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坦途與唾棄:寫給房思琪》

有些坦途如此震盪,

如同被貼上「優秀」與「光明」的膚色, 卻在每一步碎裂脛骨。 妳走在別人稱頌的路上, 跌落的,卻是無人可說的深井。

當所有的崩壞都必須語言化,

而語言已被傷害的雙手掐住, 妳只能說出別人的話—— 說自己是自願的,是愛的,是詩的。 妳寫出自己的辯詞,卻成為對妳的指控。

死後仍在接受唾棄,

因為這世界唾棄那些不合邏輯的痛, 唾棄那些沒有及時逃走的孩子, 唾棄那些在舌頭上燒出傷痕的證詞。

那不是審判,是一種禮貌的暴力,

以「社會理性」為名, 要求創傷者交出完美的敘事, 完美的時間點,完美的反抗, 最好還有完美的饒恕與遺忘。

但創傷不是戲劇,沒有第三幕。

它卡在第一幕的窗簾後,

無法落下。 卡在「面對」與「接受」之間, 如門縫中的影子, 站在所有說「這很正常」的人中間, 一直站著。


房思琪式邏輯,是一種創傷語言的崩壞結構——她無法以社會期待的方式敘述受害,於是選擇用「愛」包裹暴力、用「自願」合理化壓迫。這不是逃避,而是被逼進語言極限後的求生之道。

她沒有選擇裝作不知道,而是選擇讓知道本身變得扭曲,使它變得能被活下來使用。這是創傷經驗中極其常見的一種心理結構,卻也因此讓倖存者被二次誤解、唾棄、甚至怪罪。社會往往要求「正確」的受害方式,但真實中的受害者,從來無法乾淨整齊地「符合敘述邏輯」。

當一個人被奪去反抗的權利,甚至被奪去定義現實的能力,那麼她剩下的,就只是一種逼近瘋狂的語言嘗試——如同林奕含自己說的:「我不是不說,我只是說不出。」

而在這樣的困境中,社會的冷靜審視往往演變為冷酷裁判,最終讓一條生命即使死去,也無法獲得赦免。

這不是悲劇,是暴力的延續;不是偶發個案,而是系統性噤聲的結果。


文獻註腳(按文中提及順序):

  1. Judith Herman(1992). Trauma and Recovery. Basic Books.
    → 本書首度系統性提出「創傷記憶如何崩解語言與自我」,並強調面對創傷的三階段:安全、記憶重建、重拾連結。
  2. Ronen Gradwohl, Post-Traumatic Narrative Breakdown and Repair. In: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2016).
    → 闡述創傷語言的「非連貫性」與記憶錯亂如何並非虛構,而是創傷本身的證據。
  3. Slavoj Žižek(1991). Looking Awry: An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MIT Press.
    → 提出「社會超我命令(superegoic injunction)」會在表面寬容下強化羞辱與壓迫,呼應死後仍受唾棄的邏輯。
  4. 林奕含專訪,《報導者》,2017年4月(與楊貴智醫師對談)
    → 她親口談到語言的崩壞、「說不出」的邏輯,以及受害者如何被逼迫「合理說出自己的受害」。
  5. Bell Hooks(1989). Talking Back: Thinking Feminist, Thinking Black.
    → 探討弱勢女性在語言、階級與性別的交織壓迫中,如何失去說話權,卻又被要求完美發聲。

延伸閱讀建議: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著(2017)
    → 若讀者尚未完整讀過此書,建議通讀原文,並留意敘述中的語言重組與認知崩裂現象。
  • 《情緒勒索》,周慕姿著(2017)
    → 從心理諮商角度剖析權力不對等關係中的操控與受害者的自我否定。
  • 《創傷不是病》,Gabor Maté(中譯版,2023)
    → 醫學與心理學融合,解釋創傷如何改變大腦與行為模式。
  • Podcast 推薦:《重塑創傷 Rescripting Trauma》(Apple / Spotify)
    → 專訪心理師與倖存者,探討如何在創傷後重新定義自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ldif28315
11會員
269內容數
犬と猫化けとして、人を鳴らす.
@gldif28315的其他內容
2025/07/13
盆景與克蘇魯:當國家機器被刻意妖魔化的時候 政府,本是一盆精心修剪的盆景。 它不該蔓生,也不能傲然; 它必須小巧、可控、美觀,安置於人民的窗台之上,接受四季日光的審視與修剪者的節制。這正是民主體制下國家機器的理想模樣——受制憲法與人民,服務公眾而非統治他人。 然而,當某些人開始對這盆盆
Thumbnail
2025/07/13
盆景與克蘇魯:當國家機器被刻意妖魔化的時候 政府,本是一盆精心修剪的盆景。 它不該蔓生,也不能傲然; 它必須小巧、可控、美觀,安置於人民的窗台之上,接受四季日光的審視與修剪者的節制。這正是民主體制下國家機器的理想模樣——受制憲法與人民,服務公眾而非統治他人。 然而,當某些人開始對這盆盆
Thumbnail
2025/07/04
在當代語境中,「八卦」通常指閒言碎語、八卦新聞,尤其是那些關於個人隱私、醜聞或神秘事件的傳聞……
2025/07/04
在當代語境中,「八卦」通常指閒言碎語、八卦新聞,尤其是那些關於個人隱私、醜聞或神秘事件的傳聞……
2025/07/04
矯正主義造就的世界裡會有很多的時空坍縮狀況, 畢竟罪惡是被人諱莫如深的事情,對喜歡神秘未知與刺激的人群特別友善。
2025/07/04
矯正主義造就的世界裡會有很多的時空坍縮狀況, 畢竟罪惡是被人諱莫如深的事情,對喜歡神秘未知與刺激的人群特別友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碎石子路踩出沙沙聲響 彷彿踩碎了什麼 其實連磨損都很難 人應該活著老化還是 奮力做些什麼而死呢 可以安樂死多美好 像脫下體重刑具 彷彿離開監獄裡可以遮風避雨
Thumbnail
碎石子路踩出沙沙聲響 彷彿踩碎了什麼 其實連磨損都很難 人應該活著老化還是 奮力做些什麼而死呢 可以安樂死多美好 像脫下體重刑具 彷彿離開監獄裡可以遮風避雨
Thumbnail
首先,讓我們一起試著去接受在這條路上,自己並不是心目中最耀眼,走在最前面而能夠被許多人看見的人。甚至試著去接受自己還無法受到矚目,還沒辦法得到最喜歡的星光,追不上在這條路上所憧憬的人。 然後,回過頭來,看見自己有屬於自己的航道,有屬於自己的光芒。
Thumbnail
首先,讓我們一起試著去接受在這條路上,自己並不是心目中最耀眼,走在最前面而能夠被許多人看見的人。甚至試著去接受自己還無法受到矚目,還沒辦法得到最喜歡的星光,追不上在這條路上所憧憬的人。 然後,回過頭來,看見自己有屬於自己的航道,有屬於自己的光芒。
Thumbnail
當命運的手將你推向巍峨的懸崖前,你要縱身躍下,這無盡的深淵;讓凜冽的寒風,刺入骨髓;給支離破碎的心,最痛的傷痕。因為命運,要你在失重中憶記,在虛空中覺悟,在深淵的谷底,發現自己,長出了堅韌的翅膀。那原本軟弱的軀殼,正在堅強。請你,奮力一搏;翱翔,向那金色的夕陽最後,在暮色中幻滅,譜寫生命最壯美的篇章
Thumbnail
當命運的手將你推向巍峨的懸崖前,你要縱身躍下,這無盡的深淵;讓凜冽的寒風,刺入骨髓;給支離破碎的心,最痛的傷痕。因為命運,要你在失重中憶記,在虛空中覺悟,在深淵的谷底,發現自己,長出了堅韌的翅膀。那原本軟弱的軀殼,正在堅強。請你,奮力一搏;翱翔,向那金色的夕陽最後,在暮色中幻滅,譜寫生命最壯美的篇章
Thumbnail
妳無法負責別人的人生,也沒有人該負責妳的人生。
Thumbnail
妳無法負責別人的人生,也沒有人該負責妳的人生。
Thumbnail
寫作的路上,從學生時期的強說愁,到現在有了個人風格,是跌跌撞撞的。 直至今日,或許我的文字仍稱不上是狹義的詩;但我仍然任性的覺得,詩的文體該是廣義而包容的,於是斷斷續續的執筆。
Thumbnail
寫作的路上,從學生時期的強說愁,到現在有了個人風格,是跌跌撞撞的。 直至今日,或許我的文字仍稱不上是狹義的詩;但我仍然任性的覺得,詩的文體該是廣義而包容的,於是斷斷續續的執筆。
Thumbnail
高山低谷/你掙扎著 想攀越愛恨情愁的磨難 無一可成 遍體鱗傷/已然 忘卻我安靜地 包容著/等待 你~心的復原
Thumbnail
高山低谷/你掙扎著 想攀越愛恨情愁的磨難 無一可成 遍體鱗傷/已然 忘卻我安靜地 包容著/等待 你~心的復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