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場館規劃之術,非但築牆鋪地、設柱起頂之工,更在於理氣合勢、應形導意之道。教育門中傳有一絕學,名曰《破空凝實陣》,講求「虛處布形,實中留勢;應民意而不亂,納外援而不損道」,專破空間再造之難局,化無形為有形,令形制與心意皆可落地。
懷德初修此陣,便遇一場險戰——青玄府將於南方公園新建一座半開放式多功能場館。此館由地方員外親捐六千萬元,建築高十三丈,占地三千六百平方公尺,設計結合薄膜與鋼構,可遮風避雨,亦為居民雨天運動之所。然善意未傳達於江湖,疑聲先起於林野。網路有言:「此館將毀南方公園之原意!」、「落羽松旁築鋼筋怪物,豈不折綠地之氣脈?」更有民眾群起而信,開設粉絲團,發動千人一信請願阻止,甚至地方議員揚言「不惜街頭對決」。
懷德接手此案之時,興建計畫已陷於沉寂。民眾激烈反對,謠言四起,府內士氣渙散,原捐資方亦態度保留,案卷壓在案牘山底,難再前進半步。他未急著召開說明會、亦未貿然提案,而是獨自踏查城鎮腹地,查地籍、問土壤、看通風日照,終於在一處遠於景觀主線、且鄰近既有體健設施之地,覓得一塊合宜新址。該處避開落羽松根系延伸範圍,地勢平整、交通便利,仍保留與原構想相同之公共連結性。此乃破局之可行一點。地勘報告初審過關、技師初步評估亦稱可行後,他方施展《破空凝實陣》第一式:「以虛應實」。此式之妙,在「實中藏虛」。他選擇重啟民眾說明會,場地就設於預定地旁,名為「羅東樂活空間新選址共識會」,並不強調建館意圖,只說明「計畫初步重整,尚無定案,誠徵意見」。說明會當日,地方代表、環團志士、里民鄉親齊至。眾人本抱防備之心而來,然見懷德所示新址圖、綠地模擬影像、設計草案,以及「無砍伐、無移樹、全開放」三項原則,言語漸和,氣氛漸緩。懷德不言利、不談績效,只淡淡陳述:「此館本為雨天能動之地,非與松為敵之物。今日所示,僅為草案,願以實心納眾議,以共識為根本。」
會末,有人提問:「那員外還願意捐嗎?」他點頭道:「願意,而且在知道我們願傾聽之後,願再加碼,為此場館添設幼兒遊戲、長者照護機能。」眾人默然,不再語帶針鋒。此役雖未定局,卻已破僵。正如《破空凝實陣》第一式所言:「欲成實形,先解虛氣;欲破強阻,先生轉機。」
那夜,他於筆記寫下:「民情若霧,不可硬開;須以實藏虛,引風過身,方能破空而凝實。」
段師姊閱其策劃手冊,只評一句:「此陣之成,非巧匠為功,而是誠意為形。」
此後,凡遇空間規劃、場館興建、民意波折之事,懷德皆先看地氣、再問人情,最後才提筆論形、起工動土。他知,《破空凝實陣》之真義,不在圖紙之上,而在人心與自然之間,築一物,穩一局,養一氣,傳一意。這,就是他以空間為筆、以誠心為墨,寫下的場館篇章。